随梦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550章:满宫欢颜报新生,盛世人口渐繁昌

洛阳宫的冬阳格外暖煦,透过勤政殿的菱花窗,在金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符祥瑞正陪着十三岁的柴宗训临摹《九成宫醴泉铭》,案几上的鎏金铜炉里,檀香燃得愈发醇厚,与窗外飘来的腊梅清香缠在一起,沁人心脾。

“母后,你看这句‘黄屋非贵,天下为忧’,儿臣写得可有进步?”柴宗训已然褪去幼童的稚气,身形挺拔了不少,仰着的脸上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澄澈,手中狼毫还沾着墨汁,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几分不甘示弱的认真——十三岁的他,早已不是需要母后时刻护在羽翼下的孩童,心中已然装着对家国的责任。

符祥瑞放下手中的书卷,俯身仔细端详,指尖轻轻拂过宣纸上工整遒劲的字迹,眼中满是欣慰:“进步极大,笔锋愈发沉稳,字里行间已有了几分治国者的气度。我儿十三岁便能体悟‘天下为忧’的深意,将来定能成为万民敬仰的明君。”

话音刚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却不失章法的脚步声,伴随着几个妇人的笑语喧哗,打破了殿内的宁静。符祥瑞抬眸望去,只见太医馆的张大嫂、李二婶、王三婆等人,正簇拥着一个襁褓,满面红光地快步走来,为首的张大嫂怀里抱着襁褓,走路都带着风,脸上的笑容快溢了出来。

这几位大嫂都是太医馆的资深稳婆,自显德七年符祥瑞临朝以来,便一直坐镇宫中负责接生事宜,这些年见证了无数新生命的诞生,也最懂民间生育的艰难。她们此刻这般兴高采烈,显然是有天大的喜事。

“娘娘!喜事啊!天大的喜事!”张大嫂一进殿门,便扬着嗓子喊道,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宫门外值守的陈校尉家的,就在方才,顺利生下个大胖小子!八斤重呢,哭声响亮得能传到御花园去!”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将怀中的襁褓递到符祥瑞面前,满脸都是藏不住的笑意:“娘娘您瞧瞧,这孩子多壮实,眉眼多周正,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符祥瑞心中一暖,连忙示意宫女上前接过襁褓,动作轻柔地掀开盖在婴儿脸上的薄纱。只见襁褓中的婴儿皮肤白皙,五官精致,闭着眼睛睡得正香,小嘴巴还时不时砸吧一下,模样憨态可掬。许是感受到了陌生的气息,婴儿忽然睁开眼睛,一双黑葡萄似的眸子滴溜溜转了转,随即咧开小嘴,发出了一阵咿呀的笑声,模样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柴宗训也好奇地凑上前来,学着母后的样子,轻轻探头打量着襁褓中的婴儿,脸上露出少年人纯真的笑容:“母后,他好小啊,哭声却这么响亮。”

“是啊,”符祥瑞摸了摸儿子的头,眼中满是慈爱,“陈校尉驻守边境三年,如今终于盼来这般喜事,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李二婶凑上前来,脸上带着几分感慨:“娘娘说得是呢!想当初显德七年那会儿,陈校尉刚成亲没两个月,就赶上契丹南下,他二话不说就披甲上阵,这一去就是三年,家里的媳妇独自支撑,吃了多少苦啊。如今可好了,不仅夫妻团聚,还添了这么个壮实的小子,真是老天保佑!”

王三婆抱着胳膊,脸上的笑容渐渐沉淀下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追忆:“说起来,这几年的变化可真大啊。还记得显德七年那会儿,咱们大周刚经历陈桥兵变的余波,又要应对契丹和北汉的联合入侵,边境战火纷飞,内地也因为连年战乱,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百姓。那时候,别说是生个壮实的孩子,能平安活下来就不错了。”

这话一出,殿内的气氛顿时沉静了几分。张大嫂也收起了笑容,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嘛!显德七年那一年,我记得最清楚。那会儿我还在民间行医,到处都是逃难的人,饿殍遍野,疫病横行。有一次我去乡下接生,产妇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得厉害,孩子生下来才三斤多,瘦得像只小猫,哭声细若游丝,我当时都以为这孩子活不下来了。还有好多人家,为了躲避战乱,不得不抛弃刚出生的孩子,那种场景,现在想起来还心里发堵。”

“不止民间,宫里也是一样。”李二婶接口道,“显德七年下半年,宫里有两位宫女生产,都是早产,孩子生下来没几天就夭折了。那会儿宫里的药材都优先供应前线将士,连给孕妇补身体的人参、当归都稀缺得很。太后您那时候临朝听政,一边要处理朝政,一边要安抚民心,还要操心前线战事,每天睡得比谁都晚,起得比谁都早,看着都让人心疼。”

符祥瑞闻言,心中也泛起了一阵感慨。显德七年,那确实是大周最艰难的一年。丈夫柴荣骤然离世,彼时柴宗训才六岁,懵懂无知,朝堂内外人心惶惶,外部又有契丹和北汉虎视眈眈,边境告急的文书如雪片般飞来。那时候,她不仅要稳住朝堂局势,还要调兵遣将抵御外敌,更要悉心教养幼子,肩上的担子重如泰山。

柴宗训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眼中多了几分凝重。他虽年幼时经历过那段艰难岁月,但彼时懵懂,如今听几位大嫂细细说来,才真正明白母后当年的不易,也知晓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来得多么珍贵。

“那时候,最让人揪心的就是人口。”王三婆缓缓说道,“先帝在位时,虽然励精图治,百姓的日子稍有好转,但连年征战,人口损耗极大。到了显德七年,天下大乱,人口更是锐减。我记得当时户部统计,全国的户数还不足三百万,很多州县都是十室九空,良田荒芜,连种地的人都没有。太医馆那会儿也忙得脚不沾地,不是去给受伤的士兵疗伤,就是去给染病的百姓诊治,接生的活儿反而少了,就算有,也大多是早产儿、弱胎,存活率低得可怜。”

张大嫂点了点头,补充道:“还有粮食问题。显德七年那会儿,好多地方都闹饥荒,百姓们吃树皮、挖草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宫里的粮食也紧张,太后您为了节省粮食,带头缩减膳食,后宫的宫女太监们也都跟着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粮食都运往灾区和前线。那时候,谁能想到,短短七年时间,咱们大周会变得这么好呢?”

说到这里,张大嫂的脸上又重新绽放出笑容:“也就是从显德八年下半年开始,情况慢慢有了好转。太后您力排众议,与辽国签订盟约,停止了边境战事,让百姓们终于能安心过日子。又推行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农耕,还把宫里的良田分给无地的百姓耕种,发放种子和农具,教大家改良耕作技术。到了显德九年,粮食就有了收成,百姓们终于能吃饱饭了。”

“是啊是啊!”李二婶连连点头,“我记得显德九年秋天,我回乡下探亲,看到田地里金灿灿的稻谷,家家户户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那种场景,我这辈子都忘不了。也就是从那时候起,生孩子的人家越来越多了,而且生下的孩子也越来越壮实。显德十年,太医馆接生的孩子就比显德七年多了一倍还多,而且存活率几乎达到了九成以上。”

王三婆掰着手指头算道:“显德十年,我接生了二十三个孩子,个个都壮实得很;显德十一年,更是接生了三十多个,还有好几个都是双胞胎呢!就拿这陈校尉家的孩子来说,他媳妇怀孕期间,家里粮食充足,还能时常吃到肉类和蛋类,营养跟得上,孩子自然长得壮。这要是放在显德七年,想都不敢想啊!”

符祥瑞听着她们的话,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显德七年的内忧外患,到如今的国泰民安,她和大臣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减免赋税、鼓励农耕、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与辽国停战通商……每一项政策的推行,都历经了重重阻碍,但最终都换来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如今,户部最新统计的户数已经超过了四百万,比显德七年增加了近百万户。”符祥瑞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各地的良田都得到了开垦,粮食产量逐年递增,不仅能满足百姓的口粮,还有了余粮储备。商路畅通,贸易繁荣,百姓们的收入也增加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这样一来,自然有更多的人家愿意生孩子,生下的孩子也能得到更好的照料,人口自然就越来越多了。”

柴宗训听得格外认真,握紧了拳头道:“母后,儿臣明白了。正是因为您和大臣们的努力,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才有这么多健康的孩子出生。将来,儿臣也要像您一样,守护好这太平盛世,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

符祥瑞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伸手抚上儿子的脸颊:“母后相信你,我的儿已经长大了,懂得为天下苍生着想了。”

“这都是太后您的功劳啊!”张大嫂由衷地赞叹道,“若不是太后您英明神武,力挽狂澜,稳住了局势,推行了这么多好政策,咱们大周也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百姓们都感念您的恩情,都说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呢!”

“是啊是啊!”其他几位大嫂也纷纷附和,“太后您不仅让百姓们能吃饱饭、穿暖衣,还让大家能安心过日子,繁衍后代,这份功德,真是比天还大!”

符祥瑞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大臣和百姓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臣们的辅佐,没有百姓们的辛勤劳作,就没有今天的大周。如今,人口越来越多,国力越来越强盛,这正是我和先帝所期望的。只要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天下太平,我所做的一切就都值得了。”

正说着,襁褓中的婴儿忽然又哭了起来,声音响亮而有力,仿佛在回应众人的话语。张大嫂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抱起婴儿,轻轻拍打着他的后背,柔声哄道:“乖宝宝,别哭别哭,咱们生在太平盛世,可是天大的福气呢!以后有吃有穿,有爹娘疼爱,还有太后娘娘和小陛下保佑,一定会健康快乐地长大!”

婴儿似乎听懂了她的话,哭声渐渐止住,又闭上眼睛睡了过去,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

殿内的众人看着这一幕,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身上,温暖而明亮。窗外的腊梅开得正艳,阵阵清香飘进殿内,仿佛在诉说着这太平盛世的美好。

符祥瑞望向身旁已然有了少年天子气度的柴宗训,又望向窗外万里晴空,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人口的增长是国力强盛的基础,而少年君主的成长,更是大周未来的希望。只要百姓们能继续安居乐业,柴宗训能传承治国爱民的初心,大周的人口会越来越多,国力会越来越强盛,终有一天,会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让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共享这太平盛世。

而此刻,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类似的喜事正在不断上演。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大周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十三岁的少年君主,正在母后的教导与盛世的熏陶下,逐渐褪去青涩,成长为能扛起家国重任的继承者。燕云古道上的商旅依旧络绎不绝,边境线上的百姓往来友好,草原与中原共生共荣,一幅国泰民安、人口繁昌、薪火相传的盛世画卷,正在缓缓展开。

随梦书屋推荐阅读:穿越种田之农家小妹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一缕幽香让你匡扶汉室,你去扶貂蝉蔡琰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不让江山我要做首辅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手握召唤系统闯不一样的三国铁血虎贲战大明红楼:每年一百万叫我怎么花?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汉末刘尨:现代魂掀乱世风云宋魂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最佳词作斗罗大陆之我能抽取无限武魂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明末:只允许一万人穿越大唐:长乐请自重,我是你姐夫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战贞观逍遥王养成记白嫖诗词我权倾朝野乱世枭皇:柴荣三国:我能趋吉避凶倒霉蛋回到古代当法官十日游戏,但全员皇帝穿越古代,穷屌丝的人生逆袭我成了宋朝最有权势的地主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贺平安一觉醒来变赘婿大乾九皇子贞观大闲人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这个武圣只想当官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逍遥六皇子,父皇恭请我登基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中兴之主穿越:我是老实农夫?你们想多了妃子令,冥王的俏新娘
随梦书屋搜藏榜:第八冠位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主角们你们玩吧,我要专心搞事业我在明末修仙警官,我是直男冒牌皇叔闭关锁国让大明领先世界数百年换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皇姐和亲,我在敌国杀疯了三国战神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孤才不要做太子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重生之太子归来我刷的短视频通古代,古人看麻了战争服务公司开局被退婚,路边捡个便宜小娘子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锦衣当国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苏宋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三国之我是皇太子三国:万倍返还,主公我绝不私藏东汉之我都成仙了,还当皇帝无限烽火:坦克大玩家唐砖军旅情路纯情小妞很霸道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星主三国水浒卧底朱元璋:从梁山开始,覆灭北宋!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我在古代的种田大空间重生:太子要造反计谋天下一品辣妻大唐第一村大姑爷小书生齐襄超级医道兵王喋血王妃:一怒倾天下明末皇太子宋韵流年带着枪炮去大宋
随梦书屋最新小说: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