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宴”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渭水河畔回荡,启明城的建设却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当最后一块象征着城垣合龙的巨石,在数万民夫和士兵的号子声中,由项羽亲自拉动绞盘安放到位时,整个工地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成了!
这座从毁灭的废墟和阿房宫的残骸上拔地而起的新城,这座融汇了旧秦根基、楚汉活力与百家智慧的都城,终于在这一天,宣告落成!
消息如同燎原之火,瞬间传遍联邦疆域。嬴政随即颁下诏令:半月之后,举行“启明大典”,既是庆贺新城落成,亦是华夏帝国联盟正式立鼎之仪!全民欢庆,与民同乐!
(一) 筹备大典的“甜蜜烦恼”
诏令一下,整个联邦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却也闹出了不少令人莞尔的“甜蜜烦恼”。
总调度萧何的案头,文书堆积如山。度支尚书不仅要确保大典各项用度,还要平衡各方诉求。政务区、学宫区、各大广场的布置,仪仗、宴席、赏赐…每一项都需要精打细算。
“萧尚书!项大元帅那边报上来,参与阅武的江东子弟兵需新制三千套仪仗铠甲,要镶金边的那种!”一个属官急匆匆跑来。
萧何眼皮都没抬:“驳回。告诉他,国库之金,乃民脂民膏,非为炫目。按标准制式铠甲,擦亮即可。”
属官刚走,另一个又来了:“萧尚书!沛公…刘副执政说,庆典市集需额外拨款五千贯,用于搭建彩楼、雇佣杂耍百戏,还说…‘气氛搞不起来他负责’!”
萧何揉了揉眉心:“给他三千贯,告诉他,若能用两千贯办出五千贯的效果,剩下的一千贯算他商业部的额外奖金。”——他太了解刘邦了,不给点甜头,这家伙能想出更多名目来要钱。
典客尚书张良则忙于接待四方来客。不仅联邦内部的诸侯代表、百家掌门陆续抵达,连刚刚建立联系的瓯骆等百越部落,乃至西域一些小国、草原上一些观望的部族,都派来了使者。安排馆驿、拟定觐见礼仪、协调各方关系,忙得这位智囊团团转。
最让他头疼的是瓯骆首领桀骏,他带了几十个部落勇士,住进驿馆第一件事就是问:“哪里能试你们那种…一下能砸扁铁疙瘩的大锤?(指水锤)”张良只好哭笑不得地派人带他们去匠作区参观,并严令格物院看好自己的宝贝器械。
庆典仪程的制定,更是引发了一场小小的风波。以范增为首的国策顾问团,坚持大典应“依古礼,显庄重”,主张以祭祀、颂歌、阅武为主。而刘邦和一部分年轻官员则认为,应该“与民同乐,显活力”,建议加入百戏、杂耍、甚至民间斗酒等环节。
双方在筹备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范增吹胡子瞪眼:“成何体统!邦国大典,岂是市井庙会?”
刘邦翘着二郎腿:“老爷子,光绷着脸有啥意思?老百姓高兴,才是真的好!”
眼看僵持不下,端坐于上的嬴政淡淡开口:“可兼而有之。阅武显威,百戏呈欢。至于顺序…子房,你来定。”
张良领命,巧妙地将庄重的立鼎、阅兵放在上午,而将欢乐的游街、市集、百戏放在下午和夜晚,既保全了礼制,又满足了民意,双方这才偃旗息鼓。
然而,又一个难题出现了:帝国行军总管韩信,被安排代表军方,在立鼎仪式后发表简短致辞。这可难坏了这位“兵仙”。让他排兵布阵、奇袭绝杀,他眼都不眨;让他当着数十万人的面念那些文绉绉的颂词,简直比让他去打一场必输的仗还难受。
他拿着张良给他准备的稿子,找到刘邦:“沛公,帮个忙。”
刘邦一看乐了:“韩大将军,也有你求到俺老刘的时候?念个稿子而已嘛!”
韩信面无表情:“要不,换你去?”
刘邦连忙摆手:“别别别,这是露脸的好事!”他眼珠一转,凑到韩信耳边如此这般一番。韩信将信将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二) 万民空巷启明典
半月时光倏忽而过。启明大典之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
崭新的启明城内,万人空巷。主干道“华夏道”两旁,挤满了从各地赶来的民众,人人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好奇。穿着新衣的孩童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小贩们兜售着应景的“启明饼”和小旗子,空气中弥漫着节日特有的喧嚣与甜香。
上午,立鼎阅武。
城中心广场,元老院前的巨大广场上,九尊象征着华夏九州、镌刻着《大秦宪章》核心条款的青铜巨鼎,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由嬴政亲手点燃鼎内的“文明之火”(特制的长明油脂火盆)。火焰升腾,预示着联盟的根基如同这鼎器般稳固,文明之火生生不息。
随后,嬴政身着简约而庄重的玄色礼服,并未戴冠,只是以一枚玉簪束发,立于高台之上。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面向万民,清晰而沉稳地宣布:
“自今日起,华夏帝国联盟,立!”
“朕,嬴政,受推举为文明守护者首席,依宪章而行,守护此火,仲裁纷争,解释法典!”
“帝国大元帅项羽!”
“持国执政冯劫!”
“副执政刘邦!”
……
他每念到一个职位和名字,被念到者便出列,面向巨鼎和民众,躬身行礼。当十个核心职位的成员全部亮相后,广场上响起了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这声音,不再是献给某一个独裁的帝王,而是献给这个新生的制度,献给这看得见的希望。
紧接着,便是项羽最为期待的阅武环节。战鼓擂动,号角长鸣。身着擦得锃亮铠甲的帝国士兵,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列队通过广场。江东子弟兵的悍勇,关中锐士的沉稳,以及由韩信一手调教出的多兵种混合阵列,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军威,令观礼的四方使者面色凝重,也让本国民众安全感倍增。
阅武结束,轮到韩信致辞。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展开稿纸…然后,在数十万道目光的注视下,他猛地将稿纸一合!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
只见韩信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将士,声音不大,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传开:
“诸位将士!”
“联盟已立!卫我疆土,护我文明,乃吾辈之责!”
“锋镝所向,即为联邦之疆!”
“诸君——”
他猛地拔出佩剑,斜指苍穹,声如雷霆:
“敢战!”
“能战!”
“战之——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台下数万将士如同被点燃的炸药,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杀气直冲云霄!
这突如其来的、充满铁血气息的“致辞”,让文官们目瞪口呆,却让所有武人和普通百姓热血沸腾!效果远比念一篇华丽冗长的颂文要好上一万倍!站在一旁的刘邦,偷偷冲韩信竖了个大拇指。
(三) 火树银花不夜天
庄重的仪式结束后,下午和夜晚,便彻底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庆典市集人山人海,刘邦果然没让人失望。来自天南地北的特色小吃、奇巧玩意、杂耍百戏应有尽有。有格物院展示的、利用水力自动跳舞的木偶小人;有瓯骆勇士表演的赤脚踩火炭;更有来自旧齐地的说书人,唾沫横飞地讲述着“始皇帝转世觉醒,拆阿房立宪章”的传奇故事,引得听众如痴如醉。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流水席”。在各大广场和主要街道旁,设置了长长的条案,上面摆满了由少府统一提供的、虽不精致却管饱的肉食、面饼和菜蔬,以及那度数不高的薄酒。民众可以随意取用,真正实现了“与民同乐”。项羽甚至一时兴起,在市集的角力场里,单手放倒了三个上来挑战的部落勇士,赢得满堂彩,自己也难得地开怀大笑。
夜幕降临,真正的压轴大戏上演。
在张良的精心策划下,无数盏格物院特制的、以透明鱼鳔胶蒙制的“启明灯”(简易孔明灯),从城中各处升起,缓缓飞向夜空,如同逆流的星河,美不胜收。
同时,在渭水河面和新城的深坑水库中,早已准备好的、装有特殊燃料和机关的木制“莲花灯”被点燃。刹那间,水面上绽放出千百朵璀璨的“火焰莲花”,与空中的启明灯交相辉映,将整个启明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不知是哪位文人情不自禁地吟诵出声。
百姓们仰头望天,俯首观水,发出阵阵惊叹,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光影,整个城池沉浸在梦幻般的欢乐之中。
嬴政与一众联盟核心成员,站在元老院最高的露台上,俯瞰着这座不夜之城。
脚下是万民欢腾,灯火璀璨。耳边是欢声笑语,丝竹管弦。
刘邦凑到嬴政身边,指着远处市集上他最得意的彩楼,嘿嘿笑道:“陛下,看俺老刘弄的,够热闹吧?”
萧何则在默默心算着今晚的花费,虽然肉疼,但看到眼前这片景象,也觉得值了。
张良轻摇羽扇,看着空中水中的灯火,若有所思:“灯火虽美,终有尽时。如何让这文明之火,如这启明灯般,永不坠落,方是吾辈长久之责。”
项羽抱着臂膀,看着城中那些欢呼的百姓,尤其是那些对着空中灯火雀跃的孩童,刚毅的脸上线条似乎也柔和了些许。
韩信依旧沉默,但他的目光扫过那井然有序的欢庆场面,扫过远处黑暗中隐约可见的、由他参与规划的城防体系,心中一片宁静。能战,方能止战,方能守护眼前的安宁。
嬴政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他的目光最终越过璀璨的灯火,投向南方百越的群山,投向北方广袤的草原,投向东方无垠的大海,也投向西方神秘的西域。
启明城已成,联盟已立。
但这只是开始。内部的治理,外部的挑战,潜伏的敌人…前路依旧漫长。
然而,今夜,且享受这片刻的欢愉吧。
他缓缓举起手中那杯薄酒,对着星空,对着灯火,对着这座属于所有人的新城,轻声说道,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位重臣耳中:
“敬启明。”
“敬华夏。”
“敬——未来。”
众人肃然,共同举杯。
星光、灯光、火光,与酒杯中荡漾的酒光交融在一起,映照着每一张充满希望与决心的面孔。
庆典的欢声,随着渭水,流向远方,也流向了充满无限可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