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伦遗址的黎明,带着海雾与失望的寒意。项羽一夜未眠,眼底布满血丝,如同困守领地的受伤雄狮,在临时指挥所内焦躁地踱步。石壁上那些古老的刻痕,此刻在他眼中仿佛都变成了无声的嘲讽。
项明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手中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完毕的、厚厚的报告。
“大帅,汇总好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所有搜索记录、土着交流细节、石刻分析结果……都在这里。”
项羽停下脚步,目光落在那一沓纸上,却没有伸手去接。“直接说,联邦那边……接通了吗?”他的声音低沉,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一丝希冀。
“正在尝试连接,受距离和环境影响,信号不太稳定,需要时间。”项明答道,他看着项羽紧绷的侧脸,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大帅,兄弟们确实快到极限了,连续的高强度搜索和一次次失望……士气需要提振。是否考虑……”
“不考虑!”项羽猛地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项明,你跟了老子这么久,什么时候见老子在任务完成前撂过挑子?帧没找到,说什么都是屁话!接通联邦,老子亲自汇报!”
项明无声地叹了口气,知道劝不动,只能转身去催促通讯小组。
几个时辰后,在临时架设、依靠星纹能量强化的通讯阵中心,项羽站在闪烁不定的光幕前,项明手持报告站在他身侧。光幕那头,是联邦高层模糊而严肃的虚影。
“联邦高层,这里是项羽舰队。”项羽的声音透过杂音,带着压抑的焦灼和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在图伦遗址,撞了南墙!”
他言简意赅,却字字沉重:
“石头翻遍了,林子钻透了,能问的土着也问了!除了些破陶烂瓦和看不懂的鬼画符,屁都没找到!那帮土着就会念叨什么‘神弃之地’,还有个没影的‘流星’传说,指了个西边大山的方向,连个路标都没有!”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胸中的憋闷尽数吐出:
“兄弟们累得跟死狗一样,士气也他娘的低落!但老子把话放这儿——帧没到手,谁也别想撤!就算把这岛犁一遍,老子也认了!”
光幕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进行内部沟通。随后,一个沉稳的声音传来(经由项明转述以确保清晰):
“项羽大帅,你们的艰难,联邦知晓。你们的坚持,联邦感佩。”
“目前搜索方向,基于现有情报,并无根本性错误。但需调整策略,从‘广撒网’转为‘深挖潜’。”
“建议如下:第一,深化与土着的互动。派遣精干小队,携带更具吸引力的、能切实改善其生存状态的物资(如优质粮种、基础医疗包、高效工具),尝试建立更稳定的沟通渠道,甚至……可以有限度地展示我们非攻击性的‘力量’(如精准的医疗技术、高效的建筑修复能力),获取更深层信任,撬开他们的嘴。”
“第二,重新审视遗址细节。那些‘看不懂的鬼画符’,或许正是关键。集中格物院力量,不要局限于寻找能量反应,而是从数学、天文、甚至建筑力学的角度,解读其背后可能隐藏的、超越时代的知识体系。星纹,未必以你们想象的形式存在。”
“第三,资源支持。联邦将紧急调配一批高精度环境探测仪和深海探测设备,由最近的补给舰队送往你们的大致海域。注意接收。”
“记住,星火虽微,可聚燎原。勿因一时困顿,失却探索之心。”
通讯结束,光幕黯淡下去。
指挥所内一片寂静。联邦的指示清晰而具体,没有责备,只有支持与更高层面的指引。
项羽站在原地,咀嚼着联邦的话语。“深挖潜……超越时代的知识体系……”他喃喃自语,眼中的焦躁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思索取代。
“项明!”
“在!”
“按联邦指示办!立刻准备一批‘厚礼’——最好的粮食种子,常用的伤药,结实的斧头锯子!让衡山君和季布再去会会那些土着,这次,可以适当‘露点真本事’,比如帮他们修修漏雨的茅屋,或者给受伤的人看看病!但要把握好分寸,别吓着他们!”
“是!”
“项庄!”
“在!”
“把你的人和格物院的酸儒们都叫到一起!别光盯着探测器了!给老子重新研究那些壁画和石刻!用尽你们所有的学问,看看这些玛雅人到底在石头上刻了些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算数、星星、房子怎么盖得稳……都给老子往深里想!”
项庄眼中重新燃起斗志:“明白!我们一定掘地三尺……不,是掘石三寸!”
“龙且!”
“在!”
“防御给老子再加一道锁!联邦的补给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这期间,绝不能出任何岔子!”
“大帅放心!保证万无一失!”
新的指令迅速转化为行动。营地再次忙碌起来,但与之前漫无目的的搜索不同,这一次,行动有了更明确、更深入的方向。
衡山君和季布带着满载实用物资和几名懂些粗浅医术的士兵,再次造访土着村落。他们没有急于追问传说,而是先帮助村民修复了被风雨损坏的棚屋,用携带的药物处理了几个困扰村民已久的伤口和疾病。这种实实在在的帮助,明显削弱了土着的戒备。村落里的长老,那位一直沉默寡言的老祭司,看着联邦士兵高效的动作和神奇的药粉,浑浊的眼中第一次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不再是纯粹的敬畏和疏离。
项庄则将所有技术官和学者集中到那面刻满复杂几何符号的石墙前。他们不再仅仅将其视为图案,而是从数学比例、天文坐标对应、甚至建筑承重结构的角度进行疯狂推演和计算。争论声、计算用的炭笔在石板上的划动声、以及偶尔因发现某种巧妙对应关系而发出的惊呼声,持续到深夜。
项羽没有再去催促,他只是默默地巡视着营地,检查防御工事,拍拍疲惫士兵的肩膀,将省下来的干净饮水递给受伤的兄弟。他那沉默而坚定的身影,本身就成为了一种无声的鼓舞。
第三天傍晚,两方面几乎同时传来了突破性的消息。
衡山君和季布带回了一个关键信息:在与老祭司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借助大量手势和实物演示的艰难交流后,老祭司似乎终于被他们的“诚意”和“能力”打动,他指向西方,不仅再次确认了“流星”坠落于“高山”的传说,更含糊地提到了一个词——“流动的石头”和“会呼吸的金属”。并且暗示,想要到达那里,需要穿过“死亡丛林”和“巨蛇盘踞之地”。
而项庄那边,几位精通数理和力学的学者,在近乎癫狂的计算后,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那面石墙上复杂的点阵和几何结构,如果将其视为一种三维立体结构的二维投影,其核心部分的力学模型,竟然与他们所知的、星纹残卷中某种关于能量传导与结构稳定的基础理论,存在着高度抽象的、原理层面的相似性!这并非直接的科技造物,而更像是……一种对某种底层物理规则的、原始的、直觉性的认知与表达!
消息传到项羽耳中时,他正站在“降神殿”的断壁残垣上,望着最后一抹夕阳沉入海平面。
“流动的石头……会呼吸的金属……”
“原理的共鸣……”
他反复咀嚼着这些词语,眼中原本深沉的迷茫,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潭水,开始剧烈波动,继而迸发出一道前所未有的、锐利如闪电的光芒!
他猛地转身,海风吹得他衣袂狂舞,声音如同劈开暮色的惊雷,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狂喜与更加坚定的决心:
“老子明白了!”
“这玛雅人的石头里……”
“藏的不是帧本身……”
“是造帧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