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终端警报与叛逆者的轨迹
个人终端的提示音并非尖锐的警报,而是类似星尘摩擦般的低鸣,这是米凡特意为 “非紧急重要事件” 设置的提示音 —— 既不会打断深层思考,又能精准勾回注意力。他从悬浮式实验椅上直起身,脊椎骨发出细微的 “咔嗒” 声,这是连续七小时推导 “智慧个性耦合公式” 后,身体发出的疲惫信号。
屏幕在视网膜前展开半透明的全息界面,刘柳与文杰的监测报告以数据流的形式流淌其上。米凡的目光先落在文杰的行动轨迹上:从第七象限的工业舱到废弃的星舰维修站,再到深夜潜入的历史文献库,每一个坐标点都用淡蓝色的光点标注,连接起来的线条像一条慌乱游走的银蛇。而刘柳的轨迹则简洁得多,大多集中在居住区的小型实验室与公共数据终端前,但报告中用红色加粗标注的 “三次未登记数据传输”,却像刺一样扎进米凡的视野。
他抬手在空中虚划,调出刘柳三天前在公共终端前的影像记录。画面里,刘柳穿着密统帝国标准的浅灰色科研服,袖口沾着一点不易察觉的荧光剂 —— 那是只有接触过 “星核能量样本” 才会残留的痕迹。她的手指在终端屏幕上快速敲击,眉头微蹙,嘴角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在破解一个有趣的谜题,而非触碰帝国的禁忌。米凡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指尖在影像中刘柳的手腕处轻点,弹出她的神经波动监测数据:代表 “兴奋” 的 β 波频率达到了 12hz,远超普通科研时的 8hz,而代表 “恐惧” 的 θ 波几乎趋近于零。
“倒是比我预想的更勇敢。” 米凡轻声自语,指尖在终端面板上摩挲。他的个人终端内置了 “思维干扰程序”,只需输入指令,就能通过帝国的神经信号网络,向刘柳与文杰的大脑植入 “目标模糊化” 的潜意识 —— 让他们忘记自己的叛逆计划,甚至觉得之前的想法幼稚可笑。这个程序曾在第十二星域的叛乱事件中用过,成功率高达 99.7%,堪称 “无声的镇压利器”。
但他的手指悬在 “启动” 按钮上方,却迟迟没有按下。视网膜上突然闪过三年前的画面:在蓝顿星球的原始森林里,他亲眼看到一只刚出生的星羽鸟,明知前方有猎食者的巢穴,却依然执着地朝着光亮的方向飞。那时导师告诉他,“所有突破边界的力量,最初都藏在看似愚蠢的执着里”。米凡深吸一口气,收回手指,转而按下了 “深度监测” 按钮 —— 按钮按下的瞬间,屏幕上弹出一个复杂的星图图案,这是深度监测的专属标识,代表着这场 “实验” 将被记录进帝国最高级别的科研档案。
他想看看,当自己三个月前悄悄注入刘柳神经中枢的 “智慧因子”—— 一种能提升大脑信息处理速度的纳米级生物芯片,遇到她体内那股天生的 “负能量个性” 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就像在平静的星海中投入一颗双子星,是会引发毁灭性的星震,还是会形成新的稳定星系?这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旋了太久,而刘柳,恰好是最完美的实验样本。
2. 观测窗前的星图与人性挣扎
米凡起身走到实验室的观测窗前,脚下的悬浮地板自动调整到最适宜的高度,让他的视线刚好与窗外的蓝顿星球平齐。蓝顿星球是密统帝国的 “科研母星”,表面覆盖着 70% 的水晶森林,此刻正被双星系统中的主星 “炎阳” 照亮,大气层在星光下泛着淡紫色的光晕,像一层流动的薄纱。水晶森林反射的光芒,在星球表面形成无数道银色的溪流,从太空望去,宛如一颗镶嵌着光纹的宝石。
观测窗的玻璃是用 “记忆水晶” 特制的,能自动过滤强光,同时将星球的实时数据叠加在视野中。米凡的指尖在玻璃上轻轻划过,调出刘柳的神经波动图谱。图谱以三维立体的形式悬浮在窗前,红色的 “负面情绪” 波段与蓝色的 “智慧因子” 波段相互缠绕,形成一种类似 dNA 双螺旋的结构,但比 dNA 更加复杂 —— 红色波段时而膨胀,将蓝色波段包裹其中,时而又被蓝色波段切割,形成细碎的光点,就像两种不同频率的声波,在宇宙的真空里碰撞出无声的共振。
“频率差在 0.3hz 到 0.5hz 之间浮动,刚好处于‘临界融合区’。” 米凡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银色的金属板,这是他亲手制作的 “思维记录器”,表面刻着复杂的星图纹路。他将金属板贴在观测窗上,金属板瞬间与玻璃融合,图谱上的数据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流转。“智慧因子的信息处理速度在提升,每小时增加 0.2tb,但负面情绪的干扰率也在上升,从 12% 涨到了 15%。” 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低声分析,指尖在金属板上快速书写,留下的字迹会自动转化为数据流,存入帝国的科研数据库。
就在这时,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条红色的提示框,上面写着 “艾买尔星球最新报告:叛乱引发的能源泄漏已导致 300 名民众无家可归,5 名儿童因吸入有毒气体入院治疗”。米凡的指尖顿了顿,金属板上的字迹突然变得有些扭曲。他抬起头,望向观测窗的另一侧 —— 那里挂着一幅帝国的星图,艾买尔星球用一个小小的绿色光点标注,距离蓝顿星球有 12 光年的距离,此刻那个光点正在微微闪烁,像是在发出求救信号。
“伦理评估提醒” 的图标在屏幕上闪烁,发出微弱的红光。米凡的个人终端内置了帝国的 “科研伦理准则”,每当实验可能对民众造成伤害时,就会触发这个提醒。他伸手点开提醒框,里面弹出一行行冰冷的文字:“根据《密统帝国科研伦理法典》第 12 条,当实验对象的行为可能导致第三方伤亡时,应立即终止实验或采取干预措施,确保民众安全。”
米凡闭上眼,脑海里闪过 “自然科学无罪定律” 的条文 —— 这是他在帝国科学院的毕业答辩上提出的理论,核心观点是 “科学本身没有善恶之分,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目的”。那时他举了一个例子:星核能量既可以用来为星球提供能源,也可以制成武器,但不能因为武器的破坏性,就否定星核能量的科研价值。此刻,这些冰冷的文字像一剂镇静剂,缓缓注入他的大脑,压下了心底那股莫名的不安。
他睁开眼时,眼底的犹豫已被坚定取代。艾买尔星球的损失,只是这场 “伟大实验” 中不可避免的 “必要代价”。就像当年人类为了研究核能,也曾付出过伤亡的代价,但最终换来的是星际航行的能源革命。米凡抬手在终端上输入 “实验继续” 的指令,输入的瞬间,他的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 —— 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兴奋,就像即将揭开宇宙终极奥秘的前一刻。
屏幕上的神经波动图谱瞬间活跃起来,红色与蓝色的波段交织得更紧密,甚至出现了淡淡的紫色光点 —— 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现象。米凡的眼睛亮了起来,急忙将这些新数据记录下来,金属板上的星图纹路开始发光,仿佛在为他的发现欢呼。
3. 实验室里的意外与记忆闪回
米凡转身回到实验台,准备对新出现的紫色光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精密的仪器,其中最显眼的是一台 “神经信号模拟器”,主体是一个透明的玻璃罩,里面悬浮着无数根细如发丝的金属探针,这些探针能模拟不同频率的神经信号,用来测试智慧因子的稳定性。
他戴上特制的神经连接头盔,头盔上的金属触点与他的太阳穴贴合,瞬间将他的大脑与模拟器连接起来。视网膜上弹出模拟器的操作界面,他的意识直接进入数据世界 —— 眼前不再是实验室的场景,而是一片由数据流构成的星海,红色与蓝色的光带在星海中穿梭,紫色光点像星星一样点缀其中。
“开始分析紫色光点的成分。” 米凡在意识中下达指令,星海瞬间静止,无数道银色的分析光束从四面八方射向紫色光点。光点被光束穿透后,分解成无数微小的粒子,每个粒子上都带着独特的代码。米凡仔细观察这些代码,发现其中既包含智慧因子的 “信息处理序列”,又有负面情绪的 “能量波动代码”,更神奇的是,还多了一段从未见过的 “自我进化代码”—— 这段代码能让粒子自动调整结构,适应不同的环境。
“这简直是…… 突破了现有的生物芯片理论!” 米凡的心脏不由得加速跳动,意识中的星海因为他的兴奋而泛起涟漪。他急忙记录下这段代码,准备将其输入 “智慧与个性交互理论” 的模型中,验证是否能完善理论的漏洞。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警报突然响了起来 —— 不是之前的低鸣,而是尖锐的红色警报,灯光也随之变成刺眼的红色。米凡的意识瞬间从数据世界抽离,摘下神经连接头盔,看到屏幕上弹出 “能源不稳定” 的提示。他快步走到能源控制台前,发现主能源的输出功率正在急剧下降,从正常的 100% 降到了 60%,而且还在继续下降。
“怎么回事?” 米凡皱起眉头,手指在控制台上快速操作,调出能源系统的实时数据。数据显示,主能源的 “星核晶体” 出现了异常的能量泄漏,泄漏点就在实验室的地下能源舱 —— 那里存放着为整个实验室提供动力的星核晶体,一旦泄漏失控,不仅实验室会被炸毁,甚至可能影响到蓝顿星球的水晶森林生态。
米凡抓起桌上的应急工具箱,冲向地下能源舱。奔跑时,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段碎片化的记忆:十年前,他还是帝国科学院的实习生,那时导师带着他参观地下能源舱,曾指着星核晶体说:“星核晶体就像宇宙的心脏,既能带来生命,也能带来毁灭,所以每次接触它,都要保持敬畏。”
那时的他,还不太明白 “敬畏” 的含义,只觉得星核晶体是一种强大的能源。直到三年前,他在一次实验中操作失误,导致星核晶体的能量波动异常,差点引发爆炸,是导师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失控的能量波,才保住了实验室。但导师也因此失去了一条手臂,从此再也无法进行精密的实验操作。
“这次绝对不能出错。” 米凡咬了咬牙,加快了脚步。地下能源舱的门是厚重的合金材质,此刻正闪烁着红色的警示灯,门上的显示屏显示 “内部气压异常,能量泄漏率 15%”。米凡输入自己的最高权限密码,门缓缓打开,一股灼热的气流扑面而来,带着星核晶体特有的硫磺味。
4. 能源舱内的危机与实验样本的关联
米凡走进地下能源舱,脚下的金属地板因为高温而变得发烫,即使穿着特制的耐高温靴,也能感受到阵阵热浪。能源舱的中央,存放星核晶体的透明容器已经出现了一道裂痕,淡蓝色的能量从裂痕中溢出,在空气中形成一道道扭曲的光带,触碰到金属壁时,发出 “滋滋” 的声响。
他快速打开应急工具箱,取出 “能量修复凝胶” 和 “纳米机器人控制器”。能量修复凝胶能暂时封堵裂痕,而纳米机器人则可以深入晶体内部,修复受损的结构。米凡戴上防护手套,小心翼翼地靠近透明容器,将凝胶均匀地涂抹在裂痕处。凝胶接触到能量的瞬间,发出淡绿色的光芒,裂痕处的能量泄漏速度明显减慢。
“纳米机器人准备注入。” 米凡按下控制器上的按钮,一个细小的针头从控制器中伸出,他将针头对准凝胶的中心,轻轻按下注射键。无数个肉眼看不见的纳米机器人随着凝胶进入裂痕,控制器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纳米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已到达受损区域,开始修复晶体结构,修复进度 10%……20%……”
就在修复进度达到 50% 时,控制器突然发出 “滴滴” 的警报声,屏幕上显示 “纳米机器人受到未知能量干扰,工作效率下降”。米凡皱起眉头,看向星核晶体 —— 晶体内部原本稳定的蓝色光芒,此刻竟然出现了红色的纹路,这些纹路与刘柳神经波动图谱中的红色波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难道是…… 刘柳的负面情绪能量影响到了这里?” 米凡的心跳不由得漏了一拍。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注入刘柳体内的智慧因子,其能量来源正是从这颗星核晶体中提取的 “纯净能量”。当时他认为,纯净能量不会与任何情绪产生关联,但现在看来,他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变量 —— 智慧因子与负面情绪结合后,产生的新能量,能够通过某种未知的 “量子纠缠”,影响到其原始能量来源。
他急忙调出刘柳的实时监测数据,屏幕上显示,刘柳此刻正在艾买尔星球的叛乱据点,她的神经波动图谱中,红色波段的频率突然飙升到了 20hz,而紫色光点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更可怕的是,她的大脑中,竟然出现了与星核晶体相同的红色纹路 —— 这意味着,她的意识正在与星核晶体产生某种连接。
“必须立刻切断这种连接,否则不仅星核晶体会彻底失控,刘柳的大脑也会因为能量过载而崩溃。” 米凡的额头渗出冷汗,他快速思考着解决方案。切断连接有两种方法:一是终止刘柳体内的智慧因子运作,但这会导致她的大脑功能受损,甚至变成植物人;二是找到能量连接的 “节点”,用反向能量波干扰连接。
米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他记得在帝国的古籍中,曾提到过 “能量节点定位法”—— 通过分析两种能量的共振频率,找到它们连接的中心点。他快速取出个人终端,调出星核晶体和刘柳的能量频率数据,开始计算共振节点的位置。
终端的屏幕上,无数个数据公式快速闪过,米凡的手指在屏幕上飞舞,额头上的青筋因为紧张而凸起。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星核晶体的裂痕又扩大了一些,能量泄漏率已经上升到了 25%,能源舱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他的科研服已经被汗水浸湿。
5. 共振节点的寻找与导师的箴言
“找到了!共振节点在艾买尔星球的叛乱据点,坐标(35.7°N,120.3°E),能量频率 45hz。” 米凡的眼睛亮了起来,终端屏幕上弹出一个清晰的坐标点,旁边标注着 “节点能量强度:8 级(危险级别)”。他立刻取出 “反向能量波发射器”—— 这是导师当年发明的装置,专门用来应对能量失控的情况,曾在多次危机中发挥作用。
米凡将发射器的频率调整到 45hz,对准星核晶体的方向。发射器的主体是一个银色的圆筒,表面刻着复杂的星图纹路,当频率调整完成时,纹路发出淡蓝色的光芒。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发射按钮 —— 一道淡蓝色的能量波从发射器中射出,穿过透明容器,进入星核晶体内部。
能量波与晶体中的红色纹路接触的瞬间,晶体发出强烈的光芒,整个能源舱都在剧烈摇晃。米凡紧紧抓住旁边的金属支架,眼睛死死盯着控制器的屏幕:“纳米机器人修复进度 60%……70%…… 红色纹路正在消失……”
就在这时,他的个人终端突然收到一条加密信息,发件人是 “文杰”。米凡点开信息,里面是一段视频:视频中,刘柳正坐在叛乱据点的中央,面前放着一个简陋的能量装置,她的额头渗出冷汗,双手紧紧握着装置的开关,而她的身后,站着十几个手持武器的叛乱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她。
“米凡博士,我知道是你在干扰能量。” 视频中的刘柳开口说话,声音因为痛苦而有些颤抖,“我体内的智慧因子一直在传递你的数据,我知道你在做实验,也知道艾买尔星球的民众因为我而受苦。但我没有选择,这些叛乱者抓住了我的家人,逼我用智慧因子的能量启动这个装置,摧毁帝国的能源网络。”
米凡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他看着视频中刘柳眼底的绝望,脑海里又闪过导师的话:“科学的目的是为了守护,而不是伤害。如果你的实验给别人带来了痛苦,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纳米机器人修复进度 90%…… 红色纹路完全消失,能量泄漏率恢复正常。” 控制器的屏幕上弹出 “修复完成” 的提示,能源舱内的警报声停止,灯光也恢复了正常的白色。但米凡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他关掉发射器,瘫坐在地上,看着终端屏幕上刘柳的视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他一直以为,这场实验是为了推动科学的进步,是为了探索智慧与个性的奥秘。但他却忽略了,实验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刘柳的叛逆,并非出于恶意,而是被逼无奈;艾买尔星球的苦难,也并非实验的 “必要代价”,而是他的 “科学傲慢” 带来的后果。
米凡缓缓站起身,走到透明容器前,看着里面恢复稳定的星核晶体。晶体发出柔和的蓝色光芒,像一颗平静的心脏,在宇宙的怀抱中跳动。他突然明白,导师当年说的 “敬畏”,不是对力量的恐惧,而是对生命的尊重 —— 每一项科学研究,都应该以守护生命为前提,否则再伟大的发现,也只会变成毁灭的工具。
6. 实验的反思与救赎的决定
米凡踉跄着撞开地下能源舱锈蚀的安全闸,金属舱门在身后发出濒死般的液压嘶鸣,仿佛巨兽闭合的獠牙。零下三十度的寒意瞬间穿透三层实验服,他颤抖着将冻僵的手指塞进嘴里呵气,指节处结着层薄霜,在应急灯幽绿的光晕下泛着冷冽的光。靴底碾碎地面凝结的冰晶,如同踩碎某种古老文明的骸骨,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的通道里激起阵阵回响。
转过三道安全门禁,米凡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实验服上的防辐射贴标,那上面的荧光绿纹路在幽蓝的应急灯下忽明忽暗。实验室观测窗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 —— 防护玻璃表面密布着蛛网般的裂痕,凝结的水珠如同被星核辐射污染的泪滴,顺着防冲击涂层的斜角蜿蜒而下,将窗外的蓝顿星球切割成无数个颤抖的碎片。
淡紫色的大气层正在第七次星核风暴的撕扯下悲鸣,监测数据屏上不断跳出的红色警告与现实场景重叠:大气密度以每秒 0.3% 的速度坍缩,电离层温度突破临界点,粘稠的流体状物质如同恶魔的涎液,在电离层中翻涌沸腾,裹挟着电离辐射形成致命的漩涡。他突然想起三天前的模拟推演,当时的预测曲线明明还在安全阈值内,此刻却如脱缰野马般失控。
原本在生态保护区规则排列的荧光植物群落,此刻被紊乱的电磁力场扭曲成扭曲的蓝色火焰。那些曾经温柔发光的藤蔓,如今像无数条被激怒的蛇,在永夜的天幕下疯狂扭动,将地表蚀刻成狰狞的末日纹路。其中一株千年荧光木正在痛苦地扭曲,树皮上渗出的荧光汁液在辐射作用下发出诡异的紫斑,宛如生命体在进行最后的哀鸣。
实验服口袋里的辐射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的蜂鸣,红色警报灯与窗外诡谲的光交织在一起,在米凡苍白的脸上投下不安的阴影。他颤抖着摸出检测仪,金属外壳还残留着昨夜加班时手心的汗渍,此刻却冷得像块冰。检测仪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字刺破最后的安全阈值,红色警示条几乎要撑破整个显示屏,数值已经突破最高警戒值。而更令人心悸的是,仪器显示屏右下角跳出一行冰冷的提示:「核心舱室压力平衡系统已失效」。
防护玻璃在剧烈的气压差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细密的裂痕如同蛛网般在透明材质上蔓延,每一道纹路都像死神的爪痕。远处隐约传来舱体结构撕裂的金属哀鸣,像是无数把钝锯在切割厚重钢板,空间站的金属框架开始扭曲变形,舱壁上的管线迸裂,喷射出刺目的电火花和幽蓝的冷却液,仿佛整个空间站都在为这场灾难奏响挽歌。悬浮在失重环境中的文件、实验器材开始疯狂舞动,与警报灯的红光相撞,在舱壁上投下扭曲的暗影,如同末日狂欢的群魔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