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59分,吴升低头看了看手中那枚温润的七号木牌,指尖轻轻摩挲过其边缘。
目光一转,落在那扇紧闭的房门上。
厚重的实木门板,雕工繁复,云纹如烟似雾,层层叠叠。
“吱呀”一声,门从内侧被缓缓拉开。
一位约莫三十岁的男子走了出来。
他面色苍白,眼神黯淡,眉宇间满是难以掩饰的挫败与失落。他低着头,脚步匆匆,仿佛不愿与任何人对视,只一瞬便与吴升擦肩而过,身影很快消失在楼梯转角。
吴升心中了然:“看来,这位与江师姐的谈话,并未如他所愿。”
他收敛心神,在侍者无声的示意下,缓步踏入房间。
室内比想象中更为宽敞,约莫四十平方,陈设古朴而考究。
每一件家具的材质、位置,乃至其上纹饰,都似遵循着某种隐秘而森严的礼制。
紫檀木办公桌居于中心,背后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典籍卷宗整齐如列阵,墙角几盆绿植生机盎然,墙上山水画意境悠远,墨色淡雅,似有云气流动。
整间屋子庄重而不失清雅,俨然是江临月处理要务的专属之所。
而吴升的目光,刚一进门,便不由自主地落在办公桌后那位端坐的女子身上。
她身着素色便装,无一丝繁饰,却自有一股清贵之气。
乌发如墨,松松挽成低髻,几缕碎发垂落颈侧,衬得肌肤如雪。
她坐姿端正,脊背挺直却不僵硬,双手自然交叠于案上,指节修长,指甲修剪得干净利落。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右眼眼角下方那颗小小的泪痣。
如墨点雪,清冷中透出几分难以言喻的神秘,是照片无论如何也捕捉不到的灵韵。
“她是个美人。”吴升心中默念。
而在她身后稍侧的位置,还坐着一位年轻女子。
那姑娘坐得极正,双手规规矩矩搁在膝上,眼神专注中带着一丝紧张,仿佛正在观摩一场无声的教诲。
吴升猜测,或许是江临月的助手,或是按规矩需在场的见证人。
他神色平静,在客椅上从容落座。
江临月抬起眼眸,目光如清泉掠过吴升的面庞,快速而礼貌地打量了一瞬。
她翻了翻手边的日程簿,看到“城主陈均海介绍”一行字时,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显然,她未曾料到,这位看似年轻的访客,竟能得城主亲自引荐。
但那丝波动转瞬即逝。
她神色如常,语气平和却自带沉稳:“你好,不知今日前来,有何事需要我帮忙?”
声音清亮,不疾不徐,字字清晰,如珠落玉盘。
吴升开门见山:“江师姐,我此来观星阁,是想寻一套适合我后续修行的功法。”
他简明扼要地列出要求。
体系完整,可自七品或六品起修,直通高阶。
不限兵器,不惧难度,唯求潜力与实战威力俱臻极致。
江临月听完,白皙的指尖在案上微微一顿,眼中再次掠过一丝意外。
这般直指巅峰、不设退路的要求,在她经手的访客中实属罕见。
她并未立刻作答,而是微微侧首,似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迅速检索。
那一刻,她眉目沉静,唇线微抿,整个人仿佛与这间书房融为一体,清雅而专注。
片刻后,她重新望向吴升,目光多了几分认真:“依你所求,我推荐一套剑法。”
“其名为《云罡剑典》。”
她顿了顿,语气郑重:“此剑典源自已覆灭的云剑宗,观星阁内收录完整,自六品灵脉境巅峰起修,可一路贯通至四品乃至更高。”
“其路数不走轻灵,反以势压人,以力破巧。”
“剑招大开大合,罡气如雷,练至大成,一剑可裂山断江。”
“修炼难度,评定为传奇。”
“威能潜力,亦为传奇之色。”
她说完,静静凝视吴升,似在等他权衡。
吴升微微颔首,心中已有决断。
枪也好,剑也罢,不过是通向武道巅峰的路径,他所求,从来只是极致二字罢了。
正欲起身告辞,江临月却忽然开口:“且慢。”
声音依旧平稳,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劝诫。
吴升驻足回身。
只见她轻轻向后靠入宽大的椅背,修长十指交叠于腹前,脖颈线条如白鹤引颈,优雅而从容。
她目光沉静,语气却带着过来人的慎重:“虽与你素昧平生,但既受人所托,便多言一句。”
“此剑典,建议你只作参考,浅尝辄止,不必强求。”
她自问自答,语调微沉:“因我曾亲自尝试修炼,苦修半月,竟连入门都未能达成,最终只得放弃。”
她坐直身体,一字一句道:“此剑典入门之苛,近乎天堑。”
“需六品灵脉巅峰修为,且体魄强度,不得低于一万点。”
声音落下,她身后那位年轻女子瞳孔骤缩,下意识捂住嘴,满脸惊骇。
六品境界,体魄一万点?
寻常武者能达七千已属天才,此等要求,简直匪夷所思!
吴升眸光微闪,心中迅速盘算。
自己六品巅峰,体魄已达1.59万,接近1.6万?
“相较于一万,嗯,勉强达标。”
吴升自得一笑,实际神色未变,只微微躬身:“多谢师姐赠言,我会谨记。”
江临月凝视着他那张平静无波的脸,心中微动。
那双眼睛里,没有畏惧,没有犹豫,只有一种冷静的审视与笃定,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她轻轻一叹,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笑意,似无奈,又似欣赏:“我明白,如你我这般心高气傲之人,旁人劝得再诚,也终究要亲自试过,才肯信。”
说着,她从桌角便签本上撕下一页,提笔写下一行数字,递向吴升:“这是我的私人联系方式。”
“若你尝试后觉此剑典难以驾驭,可再来寻我,届时,我为你另荐稳妥之法。”
身后那年轻女子再度睁大双眼。
江师姐竟将私讯轻易予人?这可是前所未有之事!
吴升上前一步,双手接过便签,郑重收好,再次抱拳:“有劳师姐费心。”
言毕,转身离去。
门扉轻合,室内重归寂静。
江临月十指交叠,目光落在空荡的门口,眼中思绪流转。
她给出联系方式,不单因城主之托,更因方才那一瞬。
当她说出“体魄一万点”时,那男子眼中,竟无半分退意,唯有衡量与决断。
“……”
“不论如何,我却还是希望你能真正练成它。”
她低声自语,随即敛神,恢复公事公办的清冷姿态,对门外侍者淡淡道:
“下一位。”
……
离开江临月的办公室后,吴升径直前往了观星阁真正的核心区域。
那座藏书浩瀚如烟海的巨大图书馆。
图书馆内部空间开阔,穹顶高悬。
一排排古朴厚重的书架矗立,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特有的墨香与岁月感。
吴升来到一台查询终端前,输入了《云罡剑典》的名字。
屏幕上立刻显示出相关信息。
四楼,九区,甲字架。
他搭乘着无声运行的升降梯来到四楼。
穿过一排排密集的书架,沿途能看见不少步伐匆匆的武者,大家相视无言。
终于在九区甲字架的深处,吴升找到了那本《云罡剑典(六品卷)》。
书籍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触手微凉,上面用古朴的银灰色字体烙印着书名,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吴升小心地将书取下,随后按照指引,进入了一旁专为研读功法而设的静室。
静室不大,但隔音效果极好,内部只有一张书案和一把椅子,光线柔和而稳定。
吴升将身份牌在门侧的感应区一刷,计时开始。
作为大会长,他拥有十二个小时的免费研读时间,若中途离开,时间会自动暂停。
吴升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在书案前坐下,翻开了这本期待已久的剑典。
正如江临月所言,这本剑典的修炼门槛极高。
明确标注着“建议六品灵脉境巅峰修士尝试”,恰好契合他目前的修为境界。
而翻开书页后,吴升发现了一个与以往所修功法截然不同的地方。
这本《云罡剑典》,将修炼内容明确分为了“心法篇”与“外功篇”。
以往他所接触的功法,无论是《摧城枪法》还是其他,虽然也包含运炁法门与招式技巧,但二者通常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修炼时内外兼修,同步进行。
但这本剑典却不同。
它将心法。
即体内炁息在九条灵脉以及玉液湖中运行的特定路线、节奏与法门。
和外功。
即外在的剑招、身法、发力技巧。
彻底分离开来。
吴升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心法篇,是这套功法的根基与核心。
它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方式,引导体内磅礴的炁息在九条灵脉中时而如江河奔涌,时而如溪流交错,以一种极为复杂却又暗合天地韵律的方式循环往复。
其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经过特殊“锤炼”的炁息,汇聚于心脏附近的玉液湖之上。
而之所以要将心法与外功拆分,吴升推测,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资源消耗的考量。
如果只是单纯修炼心法,引动天地灵气入体淬炼,那么修士完全可以静坐不动,专注于体内炁息的运转即可。
这能极大程度地减少体力的消耗和对丹药等外部资源的依赖。
而一旦配合外功修炼,动静结合,消耗便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将选择权交给修炼者,可以根据自身资源情况灵活安排。
其二,宗门控制的惯用手段。
吴升来前,也翻阅过不少典籍,深知许多宗门为了防止核心功法外泄或被弟子轻易掌握,往往会采用这种“拆分”策略。
先传授心法,待弟子心法有成、对宗门足够忠诚后,再传授对应的外功。
这并非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宗门管理中的常见现象。
相比之下,一些世俗流传或学院公开的功法,则要“爽快”得多。
至于这套《云罡剑典》的核心运行逻辑,吴升仅仅通读了一遍心法篇,便已了然于胸。
其精髓,便在于书名中的“云罡”二字!
心法运转时,经过九条灵脉特殊方式锤炼、混合、冲刷后回归的炁息,并非直接沉入玉液湖,而是浩浩荡荡地升腾而起,在玉液湖的“湖面”之上,凝聚成一片氤氲磅礴的“炁云”!
这片由精纯炁息构成的“云层”,并非静止不动。
它会不断引动、吸纳天地间的灵气,如同自然界中云层汇聚水汽一般。
当“炁云”浓郁到一定程度,天地灵气纳入其中,与炁云在其中激烈碰撞、交融淬炼,最终便会如同云雾化雨一般,凝结滴落下一滴滴极为精纯、凝练的能量液滴!
这滴落的“雾雨”,便是这套功法最终要炼化出的、品质远超普通炁息的元罡!
“原来如此!”
吴升合上书卷,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与赞叹。
“以身为炉,以炁为云,引天地灵气为雨,凝练元罡,构思果然精妙绝伦啊!”
这套功法的修炼过程,简直像是在体内模拟一场小型的天地造化!
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对元罡品质的提升,也必然是惊人的。
他不再犹豫,将心神彻底沉入对心法篇的深入理解和记忆之中。
时间宝贵。
他必须在这十二个小时内,将这套艰深玄奥的功法彻底掌握,否则只能明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