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穿过云层,洒在院子里的石板路上,将昨夜雨后的水渍晒得微微发烫。谢怜刚推开窗,就见隔壁阿婆扛着竹耙走过,竹筐里装着刚收割的稻谷,金黄的谷粒在阳光下泛着光。
“怜怜啊,今天天气好,要不要来帮我晒谷?”阿婆笑着打招呼,“你阿叔昨天把稻谷收回来了,正好今天晒一晒,免得受潮。”谢怜连忙点头:“好啊,阿婆,我这就来。”
转身回屋,花城已将两人的粗布短衫放在床头,还温好了粥。“阿婆喊你晒谷?”花城递过毛巾,笑着问。谢怜接过毛巾擦了擦脸:“嗯,咱们一起去帮忙吧,人多快些。”墨尾蹲在床边,见两人要出门,立刻摇着尾巴跟了过来,蹭了蹭谢怜的裤腿。
三人一猫到了阿婆家的晒谷场时,阿婆已将竹席铺好,阿叔正弯腰把稻谷倒在席上。“三郎也来啦?正好,这竹耙你用得顺手,帮着把谷粒摊匀些。”阿叔笑着递过竹耙,花城接过,手腕轻转,竹耙在席上划过,金黄的谷粒便均匀地铺展开来,看得阿婆连连称赞:“三郎这手艺,一看就是干过活的,比我家阿叔强多了。”
谢怜则蹲在席边,把混在谷粒里的碎稻草捡出来。阳光渐渐升高,晒得人浑身暖洋洋的,谷粒的清香随着风飘过来,带着丰收的暖意。墨尾蹲在晒谷场边,时不时用爪子拨弄一下散落的谷粒,却不敢踏进席子,显然还记得上次踩坏阿婆菜苗被教训的事。
没过多久,小阿弟背着书包跑了过来,身后跟着几个村里的孩子。“怜怜哥哥!三郎哥哥!我来帮你们晒谷!”小阿弟冲进晒谷场,拿起小竹耙,学着花城的样子摊谷,却不小心把谷粒扫到了地上,引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
阿婆笑着说:“你们这些小家伙,别添乱就好。”谢怜却摆摆手:“让他们试试吧,正好学学怎么干活。”说着,他拿起小竹耙,手把手教小阿弟摊谷:“手腕要轻,顺着一个方向划,这样谷粒才匀。”
小阿弟学得认真,没一会儿就掌握了窍门,还帮着其他孩子纠正动作。花城则坐在晒谷场边的树荫下,看着谢怜教孩子们干活,眼底满是笑意。阿叔提着水壶走过来,递过两碗凉茶:“歇会儿吧,太阳大了,别中暑。”
谢怜接过凉茶,喝了一口,清甜的茶水驱散了燥热。“阿叔,今年的稻谷收成怎么样?”他问道。阿叔笑着点头:“挺好的,比去年多收了两担,够吃一整年了。”阿婆也凑过来说:“等谷子晒干了,给你们装些新米,新米熬粥最香。”
晒到正午,谷粒已晒得半干。阿婆留众人在家吃饭,桌上摆着新煮的玉米、炒青菜,还有一碗咸蛋——正是上次和老水手一起捡的鸭蛋做的,蛋黄流着油,香得孩子们直流口水。墨尾也分到了一小块玉米,蹲在桌下慢慢啃着,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饭后,孩子们不肯走,围着谢怜叽叽喳喳地问:“怜怜哥哥,你会读书吗?能不能教我们写字?”谢怜笑着点头:“好啊,咱们就在院子里教你们写自己的名字好不好?”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阿婆连忙找出家里的粗纸和炭笔,铺在桌上。
谢怜握着小阿弟的手,一笔一画地教他写“阿明”两个字。炭笔在粗纸上划过,留下黑色的痕迹,小阿弟学得认真,眼睛紧紧盯着笔尖,生怕写错。花城则坐在旁边,帮其他孩子削炭笔,偶尔纠正他们握笔的姿势。
“怜怜哥哥,这个字怎么读啊?”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纸问,纸上写着谢怜刚教的“山”字。谢怜蹲下身,指着字说:“这个读‘山’,你看,像不像咱们村后的山?有高有低的。”小女孩点点头,拿起炭笔,歪歪扭扭地写了起来,虽然笔画稚嫩,却格外认真。
墨尾蹲在桌下,看着孩子们写字,时不时抬头蹭蹭谢怜的手,像是也想凑个热闹。谢怜笑着摸了摸它的头,从兜里掏出一小块鱼干递过去:“乖乖等着,等教完他们,咱们就回家。”
不知不觉间,太阳已西斜。孩子们拿着写好名字的纸,蹦蹦跳跳地回家了,临走时还不忘说:“怜怜哥哥,明天我们还来学写字!”谢怜笑着答应:“好啊,明天咱们教新的字。”
帮阿婆把谷子收进粮仓,两人一猫才往家走。夕阳的余晖洒在路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谷粒的清香还沾在衣角,带着满满的暖意。墨尾跟在旁边,嘴里叼着孩子们送的小野花,时不时抬头看看两人,模样格外乖巧。
回到家,花城去厨房准备晚饭,谢怜则坐在院子里,把今天孩子们写的字铺在石桌上,看着那些稚嫩的笔画,忍不住笑出声。墨尾蹲在旁边,用鼻子嗅了嗅纸,又抬头看着谢怜,像是在夸赞孩子们写得好。
晚饭时,桌上摆着清炖鸡汤、炒青菜,还有一碗新煮的米饭。鸡汤是阿婆送的,鸡肉炖得软烂,汤里飘着几颗红枣,甜而不腻。谢怜盛了一碗汤递给花城:“今天晒谷累了,多喝点汤补补。”花城接过,又往谢怜碗里夹了块鸡肉:“殿下也多吃点,下午教孩子们写字,肯定费神了。”
墨尾蹲在桌下,看着两人互相夹菜,时不时“喵喵”叫两声,谢怜连忙夹了块鸡肉,撕成小块递过去,小家伙立刻叼住,慢慢嚼着,尾巴扫得地面“沙沙”响。
吃完晚饭,天渐渐黑了下来。两人搬着竹椅坐在院子里乘凉,墨尾蜷在谢怜腿上,渐渐睡着了。天上的星星格外明亮,月亮挂在树梢,像一个银色的圆盘。风里带着雨后的清新,还有淡淡的谷香,格外舒服。
“今天教孩子们写字,想起以前在仙乐国的时候,教宫里的小皇子读书。”谢怜轻声说,“那时候总想着,要是天下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就好了,现在看着村里的孩子们,觉得这样也很好。”
花城握住他的手,声音温柔:“殿下一直都没变,不管是以前的太子,还是现在的凡人,都想着让身边的人过得好。”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浅笑,“以后咱们可以在院子里设个小课堂,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让他们也能识文断字。”
谢怜眼睛一亮:“好啊!这样孩子们就不用跑老远去镇上读书了。”他靠在花城肩上,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满是期待,“等明天我就跟阿婆和村里的人说说,看看他们愿不愿意。”
墨尾似乎听懂了两人的话,蹭了蹭谢怜的手,尾巴轻轻摇摆。远处传来老水手的船歌声,调子轻柔,伴着虫鸣声,格外宁静。月光透过桃树的枝叶,洒在两人身上,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像是要把这份安稳的幸福,一直延续下去。
“三郎,”谢怜轻声说,“有你在身边,有这些可爱的邻里和孩子,这样的日子,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花城低头,在他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殿下想要的,我都会陪你一起实现。”
风里的谷香渐渐淡了,取而代之的是院角牵牛花的清香。这样的夜晚,没有纷争,没有离别,只有爱人相伴,小猫依偎,还有满院的烟火气。或许,幸福就是这样,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只要用心感受,就能发现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