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台州的试点在磕磕绊绊中前行。岩恩传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固沙蚓”和“缠石草”确实展现出了一定的效果,但推广到更大范围时,遇到了自然环境差异的挑战,需要不断调整培育方法和投放策略。“净水蛊”在监测水源污染上表现灵敏,为灾后防疫提供了宝贵的时间窗口,但培育不易,成本较高。“腐消蛊”和“沃土蛊虫”的试验则进展相对缓慢,效果尚未稳定。
林晚夕对此并不气馁,她知道任何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田野都会面临诸多困难。她与岩恩书信往来频繁,共同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萧承烨也顶住了朝中部分保守官员要求暂停试点的压力,给予了她毫无保留的支持。
这一日,林晚夕正在凤仪宫的小书房内批阅漳台州送来的最新报告,眉心微蹙,思考着如何解决“沃土蛊虫”与本地作物根系兼容性的问题。突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隐隐的喧哗。
“怎么回事?”林晚夕抬起头,问道。
贴身宫女玉漱匆匆进来,脸色有些发白,回禀道:“娘娘,是……是长春宫那边出事了。抚养皇长子殿下的李贵人,派人紧急来报,说皇长子从今晨起就一直昏睡不醒,期间还伴有抽搐,太医院的太医们都过去了,却……却都诊不出个所以然来!”
“什么?”林晚夕猛地站起身,手中的朱笔掉落在奏报上,染红了一片字迹。皇长子萧承稷,虽是庶出,但身为陛下登基后的第一个皇子,聪颖伶俐,颇得萧承烨和太后喜爱,是宫中极为重要的子嗣。他若出事,绝对是震动朝野后宫的大事。
一种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林晚夕的心脏。嗜睡?惊厥?太医束手无策?这症状……为何隐隐让她觉得有些不安?
她立刻放下手头的一切,沉声道:“备轿,去长春宫!”
“是!”
凤舆很快准备好,林晚夕带着玉漱和几名心腹太监,匆匆赶往长春宫。一路上,她心中念头飞转。皇长子身体一向康健,怎会突然患上如此怪病?是急症?还是……人为?
想到后者,林晚夕的心猛地一沉。后宫争斗,殃及皇嗣,并非没有先例。若真是人为,谁会如此胆大包天?目的又是什么?
抵达长春宫时,宫门外已聚集了不少闻讯赶来的嫔妃和宫人,个个面露忧色,窃窃私语。见到皇后驾到,众人连忙跪拜行礼,让开道路。
林晚夕无暇他顾,径直走入殿内。一股浓重的药味扑面而来。只见内殿之中,萧承烨早已赶到,面色铁青地站在床榻边,太后也被惊动,正坐在一旁,手持佛珠,脸色极为难看。几位太医院院判、院使跪在地上,冷汗涔涔,身体微微发抖。
床榻上,年仅五岁的皇长子萧承稷双目紧闭,脸色是一种不正常的潮红,呼吸微弱而急促,小小的身体偶尔会不受控制地痉挛一下,看得人心揪。
“参见陛下,太后。”林晚夕上前行礼。
萧承烨看到她,紧绷的神色稍缓,但眼中的忧虑和怒火并未减少:“皇后来了。你看看承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太医院这群废物,竟无一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
太后也看向林晚夕,目光复杂,带着一丝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皇后,你精通医理,尤其擅治疑难杂症,快给稷儿看看。”
林晚夕应了声“是”,走到床榻边,先仔细观察了一下萧承稷的面色、呼吸和偶尔的抽搐,然后轻轻拿起他的小手,搭上脉搏。
指尖触及脉搏的瞬间,林晚夕的眉头就紧紧蹙起。皇长子的脉象极为古怪!时而沉细微弱,似有若无,如同油尽灯枯;时而又突然滑数躁动,紊乱不堪,仿佛体内有多股力量在激烈冲撞。这绝非寻常病症的脉象!
她凝神静气,尝试将一丝极其细微的灵力探入萧承稷体内。她的灵力源自《净雪蛊经》,对生命气息和异常能量尤为敏感。然而,当她的灵力刚刚进入皇长子经脉,立刻就感受到一股阴寒、晦涩的力量盘踞在其心脉附近,不断侵蚀着他的生机,并与她的灵力产生了隐隐的排斥!
这感觉……并非普通的病灶,更像是一种……毒?或者某种邪异的能量!
林晚夕心头巨震,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她收回手,看向跪在地上的太医们:“诸位太医,皇子殿下的病情,你们有何看法?”
为首的院判颤声回道:“回禀皇后娘娘,殿下脉象奇特,臣等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古怪的症候。初看似元气大伤之虚症,细查又有邪热内扰之象,用药温补则恐助邪热,用药清热又恐伤根本……臣等……臣等实在不敢妄下论断,方才商议的方子,也只是些安神定惊、平和调理之药,暂稳病情。”
另一名院使补充道:“而且,殿下发病突然,并无外感风寒、内伤饮食等明显诱因,这……这实在令人费解。”
他们的回答,印证了林晚夕的判断。这病,绝非寻常!
萧承烨听着,脸色更加难看:“不敢妄下论断?朕养着你们太医院,难道就是让你们在皇子危难之时,说一句‘不敢妄下论断’吗?!”
太医们吓得伏地不起,连称“臣等无能”。
太后的目光再次投向林晚夕:“皇后,你可有办法?”
林晚夕沉吟片刻,谨慎开口道:“陛下,太后,皇子的脉象确实异于常症,臣妾一时也难以断定病因。但观其症状,嗜睡、惊厥,脉象虚实夹杂,邪正交争,似有外邪入侵,扰乱了心神与气血。或许……并非普通病症。”
她的话说得含蓄,但“外邪入侵”四个字,却让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是一凛。在深宫之中,“外邪”往往有着更复杂的含义。
萧承烨目光锐利地看着她:“皇后之意是?”
“臣妾需要一些时间,仔细研究皇子殿下的病情。”林晚夕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请求道,“在此之前,请陛下和太后允许臣妾亲自照料皇子,并查阅所有近身伺候皇子之人的记录,以及皇子近日饮食、接触之物,细细排查。太医院的方子,可先用着,但需严密观察反应。”
她不能直接说出“中毒”或“中蛊”的猜测,那会引起巨大的恐慌,甚至可能打草惊蛇。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一切必须暗中进行。
萧承烨对她有着绝对的信任,闻言立刻点头:“准!即日起,皇后全权负责皇长子的诊治,太医院需全力配合,宫中一切人手物资,任由皇后调配!”
“臣妾领旨。”林晚夕肃然应下,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以及那隐藏在暗处的巨大危机。
太后的眼神在林晚夕和萧承烨之间转了转,最终也点了点头:“既然如此,就有劳皇后多费心了。务必保住稷儿的性命!”
帝后太后又嘱咐了几句,便先后离开了,将空间留给了林晚夕。萧承烨在离开前,深深看了林晚夕一眼,那眼神中充满了信任,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他并非对后宫阴私一无所知,皇长子的突然病重,太过蹊跷。
众人离去后,林晚夕立刻行动起来。她先重新为萧承稷做了一次更详细的检查,确认那阴寒力量盘踞的位置和特性。然后,她下令将长春宫暂时封闭,所有近身伺候皇长子的宫女、太监、乳母一律隔离审查,由她信得过的人逐一盘问。皇子近日的饮食清单、所用器物、玩耍的地方,全部封存待查。
同时,她秘密取了一小碗萧承稷的血液样本,带回凤仪宫。她需要借助《净雪蛊经》中记载的一些秘法,来检测这血液中是否含有未知的毒素或蛊的痕迹。
夜幕降临,凤仪宫内灯火通明。林晚夕屏蔽左右,只留玉漱在一旁伺候。她取出一个造型奇特的琉璃皿,将萧承稷的血液滴入其中,然后割破自己的指尖,挤入一滴蕴含着精纯灵力的鲜血。
这是《净雪蛊经》中记载的一种高等验毒秘术——“灵血溯源”。施术者以自身灵血为引,激发血液中潜藏的一切异常能量或物质,使其显现特征。
两滴血液在琉璃皿中缓缓交融。起初并无异样,但片刻之后,林晚夕的那滴灵血突然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光晕,而属于萧承稷的那部分血液中,竟隐隐浮现出几缕极其细微、如同黑色丝线般的物质,它们在金光中扭曲、挣扎,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阴冷气息!
“果然!”林晚夕瞳孔骤缩,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这绝非自然病症!皇长子是中了毒!一种极其阴毒、能够侵蚀心脉和精神,并能伪装成疑难杂症的神秘剧毒!
是谁?竟敢对皇嗣下如此毒手?这毒,又从何而来?
林晚夕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沈静姝那张温婉面具下可能隐藏的怨毒脸庞。是她吗?她有这个胆量?有这种手段?
无论是不是她,一场席卷后宫的风暴,已然因为皇长子的异常,拉开了血腥的序幕。而手握蛊医奇术的林晚夕,能否在阴谋彻底爆发前,找出解药,救回皇子,并揪出那隐藏在幕后的黑手?
她看着琉璃皿中那扭曲的黑色丝线,目光冰冷而坚定。无论对手是谁,无论手段多么阴毒,她都绝不会退缩。这不仅是为了救一个孩子的性命,更是为了守护她与萧承烨共同建立的信任,以及他们为之奋斗的那个清明未来的可能。
夜还很长,而危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