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前训练营的第二天,埃尔塞贡多训练基地的空气里,前一天那种久别重逢的轻松气氛已经迅速被一种更为严肃和专注的氛围所取代。
白色的战术板被推到了场地中央,上面画满了复杂的线条、圆圈和箭头,迈克·布朗教练和他的助教团队,开始将新赛季的战术理念,如同编程般,细致地注入这支志在四连冠的球队。
战术板的进化:为“核心林”预留接口
“我们的基础体系不会大变,依然是内外结合,强调防守和篮板。”布朗教练用马克笔敲打着战术板,“但是,新赛季,我们需要更丰富的进攻发起方式,更不可预测的进攻点。”
他重点讲解了几套新的战术发起套路。
林昊敏锐地注意到,在这些新战术中,他不再仅仅是一个站在弱侧等待机会的接应点,或者是一个过渡球的工具。许多战术的初始发起,甚至二次进攻的策动,都明确地标注出了他的跑位路线和接球选择。
“林,”布朗教练特意点名,“在这个‘Floppy’战术变种中,你利用保罗(加索尔)和罗恩(慈世平)的双掩护绕出,接球后,你有三个选择:第一,直接跳投,如果对方绕防慢;第二,突破攻击篮筐,利用你的速度;第三,吸引协防后分球给顺下的保罗或者弱侧的科比。”
布朗教练详细解说着,语气中带着明确的期待:“你的决策,将决定这次进攻的最终流向。我需要你更果断,更具备攻击性。”
这意味着,战术体系已经开始为“核心林”预留接口,他的个人攻击能力,被正式纳入球队的常规武器库。这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压力。
(天帝之眼(中级)熟练度+20!基于对复杂战术体系的快速理解与自身角色定位的精准把握!)
实战跑位:从理解到执行
理论讲解结束,便是枯燥但至关重要的实战跑位演练。球员们如同精密仪器上的齿轮,在一次次的重复中,试图找到最完美的契合点。
林昊全身心投入其中。【天帝之眼(中级)】不仅让他能快速记忆复杂的跑位路线,更能让他“看”到战术设计的本质——如何利用掩护制造错位,如何拉扯防守阵型,以及自己在每个节点上,所能创造出的最优可能性。
在一次“牛角位加背掩护”战术演练中,林昊借助拜纳姆在肘区的掩护兜出,接到加索尔的传球。按照战术板,他应该将球传给借助慈世平背掩护空切篮下的科比。
但就在接球的瞬间,【天帝之眼】捕捉到了一丝转瞬即逝的机会——负责换防他的球员脚步迟疑了半步,而篮下的协防者被科比的空切完全吸引!
攻击!
林昊脑海中闪过科比的要求和系统的任务。他没有丝毫犹豫,一个极快的投篮假动作点起换防者,随即压低重心,如同猎豹般从对方身侧掠过!虽然不是完整的【高速运球】,但那瞬间的启动爆发,依然干净利落!
他直杀篮下,在补防到来之前,轻松擦板得分!
“阅读得好!”场边的首席助教忍不住喊了一声。这次进攻完全超出了战术板的预设,但却是最合理、最致命的选择。
科比看着林昊,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地说:“下次动作再快零点一秒,他连反应的机会都没有。”
拜纳姆则嘟囔了一句:“球传得还行。”不知道是指加索尔的传球,还是指林昊最后的处理球。
防守端的磨合:沟通与轮转
防守端的磨合同样重要。布朗教练强调无限换防和更积极的协防轮转。
“沟通!沟通!我需要听到你们的声音!”布朗在场边大声提醒。
林昊在这方面拥有先天优势。【天帝之眼】让他总能提前察觉到对手的进攻意图和传球路线。
“ 左侧掩护!”
“换防!”
“协防!”
他的提醒总是及时而准确,像是一个球场上的预警系统。几次成功的防守轮转,都源于他提前的呼喊和指挥。
“嘿,预判者,跟你一起防守真是轻松,你都快把答案写在脸上了!”马特·巴恩斯在一次成功的协防后,笑嘻嘻地拍了拍林昊的屁股。
连新来的安托万·贾米森也对林昊的防守意识赞不绝口:“年轻人,你的防守智商太高了,简直不像是二年级生。”
奥多姆的“系统兼容性”报告
训练间隙,拉玛尔·奥多姆又开始了他的“科研工作”。他拿着一个类似平板电脑、但屏幕上流动着无数绿色代码和战术符号的装置(道具),对着正在跑战术的队员们扫描。
“战术节点‘LIN’接入成功……响应速率提升15%……决策模块优化中……”
“与新节点‘JAmISoN’(贾米森)兼容性良好,无球跑动契合度78%……”
“核心节点‘KobE’与‘LIN’数据交互频率显着增加……新战术协议正在生成……”
“警告:检测到‘LIN’节点偶尔执行‘超纲指令’,但效率评估……优?疑似存在未定义的高级运算模块?”
奥多姆看着屏幕上关于林昊偶尔“超纲”进攻的评估结果,挠了挠头,最终在备注栏手动输入:“建议:给予‘LIN’节点更高战术权限,观察其‘未知算法’效能。”
他的行为虽然古怪,但那份“报告”却隐约指出了林昊在球队体系中正在上升的地位和独特的价值。
科比的单独点拨
在一次战术演练结束后,科比单独叫住了林昊。
“战术跑得不错。”科比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但记住,战术是死的。你的‘眼睛’看到的机会,往往比战术板上画的更真实。布朗教练给你设计的这些战术,是给你创造机会的工具,不是束缚你的枷锁。”
他指着战术板:“你要做的,是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然后,在合适的时机,跳出工具本身,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明白吗?”
林昊重重地点了点头。科比这是在鼓励他,在体系之内,更要发挥自身能力的独特性。这与系统任务“锋芒毕露”的要求不谋而合。
一天的战术磨合在高强度的奔跑和脑力消耗中结束。球员们汗流浃背,但眼神都更加清明。他们正在将教练的意图,转化为肌肉记忆和球场本能。
林昊感受着体内那因为不断尝试和思考而更加活跃的预览能量,对即将到来的队内对抗赛和季前赛充满了期待。
体系的框架已经熟悉,接下来,就是要在框架之内,乃至偶尔跳出框架,尽情展现他那即将破茧而出的“速之锋芒”与“诡之锋芒”了。
磨合,是为了更好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