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纳迦的首次袭击并成功进行水下侦察后,联合舰队短暂休整,但紧张的气氛并未缓解。恩佐斯的低语如同深海的水压,无孔不入,持续考验着每一位船员的意志。舰队内部,猜忌的种子在阴影中悄然发芽。
舰队的裂痕
一次夜间值班时,一艘库尔提拉斯巡逻艇与一艘暗矛侦查艇在迷雾中因误判航线险些相撞。虽然未发生实际碰撞,但紧张的对峙和充满火药味的通讯交流,暴露了联合行动中根深蒂固的不信任。库尔提拉斯水手指责巨魔“航行毫无章法”,而巨魔则反击人类“傲慢且盲目”。
类似的摩擦在小范围内时有发生。赞达拉的观察员们则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沉默,但他们的记录笔从未停歇,仿佛在评估着未来潜在的盟友或对手。
吉安娜和沃金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强行压下内部纷争,强调共同目标,但所有人都明白,一旦遭遇重大挫折,这脆弱的联盟可能从内部瓦解。
“心能虹吸”的确认与对策
对水下侦察数据的深入分析证实了最坏的猜想。那些遍布海床的紫色水晶和正在建造的黑曜石塔楼,构成了一个覆盖整个纳沙塔尔海域的巨型“心能虹吸矩阵”。这个矩阵正以惊人的效率抽取着海洋的生命能量,并通过那些较小的精密装置进行提纯和储存。
“它们不是在简单地制造‘坏死点’,”布莱恩(通过通讯参与分析)的声音带着恐惧,“它们是在搭建一个……一个面向整个艾泽拉斯的、规模空前的‘能量真空吸尘器’!纳沙塔尔只是第一个测试场,如果让它们完成并优化这个系统,整个星球的心能都可能被抽干!”
这一结论让所有知情者不寒而栗。必须摧毁这个矩阵的核心!
根据能量流向追踪和赞达拉提供的古老海图,联合指挥部将目标锁定在了纳沙塔尔海域中心偏南的一片区域,那里被标记为“艾萨拉之眼”,能量反应最为剧烈,很可能是整个矩阵的控制中枢和能量汇聚点。
深入险境,艾萨拉之眼
舰队调整航向,朝着“艾萨拉之眼”艰难前进。越靠近中心,环境越是恶劣。迷雾变成了粘稠的、阻碍视线的魔法瘴气,海流紊乱且充满攻击性,不时有巨大的、被腐化的海洋生物对舰队发起自杀式冲击。纳迦的抵抗也变得更加有组织,它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发动神出鬼没的骚扰攻击,企图将舰队引入暗礁区或能量乱流。
“不能这样耗下去!”沃金在联合频道中吼道,“我们的补给和士气都在消耗!必须找到一条快速接近核心的路径!”
这时,赞达拉的观察团团长,一位名叫泽拉尔的资深祭司,提供了关键信息。根据赞达拉最古老的卷轴记载,“艾萨拉之眼”附近存在一条被称为“女王遗弃的航道”的隐秘海沟,这条海沟因魔法乱流极其危险,且被艾萨拉视为不完美的“瑕疵”而废弃,但或许是避开纳迦主力防御、直插心脏的捷径。
风险与机遇并存。经过激烈争论,指挥部决定兵分两路:
· 主力舰队:由吉安娜和沃金直接指挥,继续从正面施加压力,吸引纳迦主力。
· 突袭分队:由最精锐的船只和人员组成,包括升级后的“海燕号”、几艘暗矛快艇以及赞达拉的一艘护卫舰,由里拉斯·风行者、石肤萨满、赞达拉祭司泽拉尔共同指挥,尝试潜入“遗弃航道”,直扑“艾萨拉之眼”。
“遗弃航道”内的生死时速
突袭分队的航行如同在地狱边缘跳舞。海沟内充斥着狂暴的奥术漩涡和空间裂隙,船只如同狂风中的落叶,随时可能被撕碎。导航几乎失效,只能依靠泽拉尔对古老记录的解读和石肤萨满对元素躁动的感知来勉强寻路。
他们遭遇了并非纳迦的敌人——那些被心能虹吸矩阵扰乱了栖息地而彻底疯狂的深海巨兽,以及一些迷失在航道内、被恩佐斯低语逼疯的古代亡灵水手。战斗短暂而残酷,突袭分队凭借高超的技术和强大的个体实力艰难前行。
在穿越一片尤其不稳定的能量乱流区时,赞达拉的护卫舰为了掩护“海燕号”,被一道突然出现的空间裂隙撕裂了船尾,不得不退出行动。牺牲和损失在不断累积。
“艾萨拉之眼”的真相
历经千辛万苦,突袭分队终于冲出了“遗弃航道”,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窒息。
所谓的“艾萨拉之眼”,并非一个地理上的眼睛,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在海床上旋转的能量漩涡!漩涡的中心,是一座由纯净奥术能量和活化珊瑚构筑的、美轮美奂却又散发着冰冷邪恶的水下宫殿——那无疑是艾萨拉女王的宫殿。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宫殿的正上方,漩涡的能量核心处,悬浮着一个他们寻找已久的东西——一个巨大的、结构复杂无比、由泰坦金属和闪烁水晶构成的圆环状装置。它正疯狂地抽取着从四面八方汇入漩涡的心能,并将其压缩、转化。
那正是——心能共振器!或者说,是恩佐斯和艾萨拉改造过的、用于大规模掠夺的心能虹吸器!
“他们……他们找到了它,并且扭曲了它的功能!”里拉斯通过望远镜看着那恐怖的造物,声音干涩。
就在这时,一个充满无尽威严与嘲弄的女性声音,直接在所有人的脑海中响起,冰冷而悦耳,却带着深渊般的寒意:
“欢迎,陆地的蝼蚁们。觐见的时刻到了。来见证……真正的永恒,如何诞生。”
宫殿的大门,在漩涡中缓缓开启。艾萨拉女王,以及她所侍奉的古老黑暗,正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深渊的回响已达高潮,最终的对决,就在眼前。突袭分队是选择毅然闯入这显而易见的陷阱,还是等待与主力舰队汇合?无论哪种选择,他们都已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