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云气穿越定渊峰的云雾,缓缓降落在天机殿前。与离开时的肃杀凝重不同,此刻的定渊峰,虽依旧笼罩在护山大阵的朦胧光晕中,山脚下却已是另一番景象。原本略显荒僻的静渊湖畔,此刻竟自发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坊市雏形,帐篷、简易木屋错落有致,人流往来,虽不及万法仙城万一,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机与喧嚣。
无数道目光,带着与万法仙城中截然不同的热切、好奇、甚至是一丝朝圣般的虔诚,追随着云芷一行人的身影。他们中,有在仙城亲眼目睹了那“言出法随”一幕、心神震撼难以平复的修士;有听闻消息后、不远万里从各地赶来的散修与不得志的小家族子弟;更有许多眼神麻木、衣衫褴褛的凡人,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规则,却隐约听说此地有一条不看重资质出身、只看重心志的新路。
“云真人回来了!”
“那就是言出法随的云芷真人!”
“天机阁的道友们回来了!”
欢呼声、议论声如同潮水般涌起,汇成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石猛等人看着这迥异于前的景象,一时间竟有些恍惚。离开不过旬月,定渊峰外,已然换了人间。
云芷对此并无意外,她神色平静,目光扫过那些聚集而来的人群,在那一张张充满渴望与希冀的脸上短暂停留,随即收回,步履从容地步入天机殿。
殿内,萧景珩与袁天罡早已等候在此。见到云芷安然归来,两人明显松了口气。
“云芷,万法仙城之事,已传遍天下。”萧景珩上前一步,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与一丝忧虑,“言出法随,引动通天塔共鸣,惊动三大圣地……你此番,可是将天都捅了个窟窿。”
袁天罡亦是抚须长叹,眼中异彩连连:“老朽活了大半辈子,从未想过能亲眼见证‘言出法随’之境!云真人,你如今……怕是已半步踏入了那传说中的境界了吧?”
云芷微微摇头,寻了主位坐下:“不过是对自身之道的一点运用,距离真正超脱,还差得远。”她语气平淡,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外界反应如何?”
萧景珩神色一正,沉声道:“反应剧烈。护道盟七宗经此一役,声望大跌,内部已现裂痕,短时间内应无力再组织大规模针对。但暗流汹涌,不少传统宗门对你及元炁之道忌惮更深,恐有更阴损手段。至于三大圣地……”他顿了顿,眉头微蹙,“态度暧昧。紫霄道宫对外未发一言;戮仙剑阁有弟子放言,欲试你元炁之道能否挡其戮仙剑锋;大雷音寺则只是广传法旨,言‘静观其变’。他们……似乎在等待什么。”
袁天罡补充道:“此外,每日前来定渊峰欲拜师求学之人,络绎不绝,鱼龙混杂。其中不乏他派探子,或心术不正之辈。长此以往,恐生事端。”
云芷静静听完,指尖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片刻后,开口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此乃必然。既然避不开,那便无需再避。”
她看向侍立一旁的石猛五人,以及闻讯赶来的文渊阁几位负责日常管理的执事弟子。
“传我法旨。”云芷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自即日起,定渊峰外,设‘求道崖’。凡欲闻元炁之道者,皆可于崖下听讲,无需禀报,来去自由。”
“石猛、赵铁柱,你二人负责维持求道崖秩序,甄别心怀叵测者,依规处置。”
“韩立、周文渊,于求道崖设‘解惑台’,每日定时为听讲者解答引炁之惑,宣扬我道正理。文渊阁需加快整理修行心得、规诫案例,刊印成册,置于解惑台,供人免费取阅。”
“阿草,你心思纯净,带领巡山弟子,密切关注新来者中是否有身负隐疾或特殊天赋者,可酌情引荐。”
“另外,”她目光转向萧景珩与袁天罡,“烦请朝廷与钦天监,协助在定渊峰外围,划定区域,建立简单的居所与交易集市,规范管理,一应花费,由我天机阁承担。”
一条条指令清晰明确,瞬间勾勒出一幅开放、有序却又壁垒分明的传道蓝图。不求者拒之门外,求者予其门径,至于能走多远,全凭自身。既最大程度普惠众生,又牢牢掌控着道统核心与主动权。
萧景珩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道:“妙!如此一来,既可满足天下向道之心,缓解压力,又能将潜在风险置于明处,便于管控。更可借此,筛选出真正心志坚定、与我道有缘者!云芷,此策大善!”
袁天罡也连连点头:“开源疏流,明暗有序。云真人深谋远虑,老朽佩服。”
石猛等人亦是精神振奋,齐声领命:“弟子遵命!”
法旨传出,定渊峰上下迅速行动开来。
不过数日,静渊湖畔的“求道崖”便已初步成型。那是一片被稍稍平整过的巨大山崖,正对着云雾缭绕的峰顶天机殿。崖下开阔,足以容纳数千人。没有华丽装饰,只有简朴的石台与蒲团。
第一日,云芷亲自于求道崖开讲。
她没有施展任何神通,只是平静地坐在石台上,声音却清晰地传入崖下每一个人的耳中,无论远近。她不再局限于引炁之法,而是从天地自然、人世百态讲起,阐述元炁之道的核心理念——力量源于自身,道在方寸之间。
崖下,黑压压一片,坐满了人。有修士,有凡人,有老有少。他们屏息凝神,眼神专注,仿佛饥渴的旅人终于遇到了甘泉。
随着讲道持续,崖下开始出现点点微光。一名老农因怀着让村里孩子不再挨饿的纯粹念头,指尖萦绕起土黄色的光点;一名残疾的军士,因不屈的斗志,引动了带着锐金之气的元炁;甚至一名懵懂孩童,因救助受伤小鸟的善念,周身泛起了充满生机的柔和绿意……
种种异象,虽微弱,却真实不虚,与万法仙城中那被规训的灵气景象截然不同,充满了野性的生机与无限的可能。
求道崖外,由朝廷修士协助维持秩序的新建坊市也日渐热闹起来。人们在此交易着来自各地的物资,交流着修行见闻,虽依旧有探子窥视,有宵小之辈混迹,但在石猛等人强有力的监管与天机阁日益增长的威望下,倒也维持着基本的稳定。
定渊峰,仿佛一个巨大的漩涡,开始源源不断地吸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水流”。有寻求希望的,有窥探秘密的,有心怀鬼胎的,亦有真心向道的。
云芷坐于峰顶,俯瞰着下方那日益兴盛、却也暗流涌动的景象,右眼之中,那圈黑暗纹路幽深如故。
她知道,开放门户,意味着更多的机遇,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三大圣地的沉默,传统宗门的敌视,内部可能滋生的隐患,都如同悬顶之剑。
但,这就是她选择的道路。
万流归宗,始于微末。她将以这定渊峰为基,纳天下之水,淬炼己道,也淬炼这方天地。
而在这股席卷天下的洪流真正成型之前,一些隐藏在暗处的眼睛,已然开始闪烁起冰冷的光芒。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