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磊离去后,伏羲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他的心智经玄丘道长点拨,又得岩磊这般良友交流,已非昔日可比。结绳记事之法被他运用得越发精妙,不仅记录部落事务,更开始尝试记录自己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与思考。
然而,随着思考的深入,他心中的困惑不减反增。
他观察日月运行,发现其轨迹虽大致固定,却仍有微妙变化;他记录星辰方位,发现它们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遵循着某种更宏大的规律;他研究四季轮回,察觉其中阴阳消长、寒暑交替的奥妙,却始终无法参透其背后的根本法则。
那些绳结越来越复杂,记录的内容越来越抽象,可真正的天地至理,似乎总是隔着一层薄纱,看得见,摸不着。
这一日,他独坐黄河之畔,望着滚滚东去的河水出神。夕阳将河水染成金红,波光粼粼中,他仿佛看到了天地间无数规律的碎片,却始终无法将它们拼凑成完整的图案。
“天地之数,究竟何在?”他轻声自问,眉宇间凝结着化不开的迷茫。
就在他沉思之际,玄顽子在混沌道场中缓缓睁开了双眼。他感知到伏羲已到了悟道的关键时刻,那些零散的观察和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只差一根主线就能串联成璀璨的项链。
“是时候了。”玄顽子微微一笑。
他心念微动,引动了得自帝俊的先天灵宝——河图洛书的一丝本源气息。这气息玄妙非常,虽只是一缕,却蕴含着宇宙星宿、天地变化、阴阳五行的至高道理。
此时此刻,黄河与洛水之畔,正值朝霞初现。
突然,黄河之水无风起浪,水面从中分开,一匹神骏非凡的龙马自河心跃出!这龙马马身龙鳞,蹄踏祥云,周身笼罩在朦胧道韵之中,背上负着一幅闪烁星光的图案。那图案看似简单,却仿佛包含了周天星辰的运行轨迹,日月交替的玄机,正是 “河图” 虚影!
几乎同时,洛水之畔霞光万道,一只巨大的神龟自水中浮现,龟甲上天然生成玄奥纹路,那些纹路仿佛在不停变化,演绎着天地万物的生克变化、阴阳消长,正是 “洛书” 虚影!
龙马长嘶,神龟低吟,两股浩瀚的道韵弥漫开来,将整片天地都笼罩在一种玄妙的氛围中。霞光万道,瑞彩千条,虚空中仿佛有大道之音在回响。
这惊天动地的异象,恰好被正在黄河之畔沉思的伏羲亲眼目睹!
他猛地站起身,瞳孔骤缩,整个人如遭雷击。
那龙马背上的图案,不正是他日夜思索的星辰轨迹吗?那神龟甲上的纹路,不正是他苦寻不得的阴阳变化吗?
这一刻,他脑海中所有的困惑、所有的观察、所有的思考,仿佛都被这两幅图案点亮了。那些散落的珍珠,终于找到了串联的主线。
他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眼中只剩下那两幅在不断变化的图案。河图演绎着空间的秩序,洛书阐述着时间的流转,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天地至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伏羲喃喃自语,整个人陷入了一种痴迷的状态。他盘膝坐下,目光死死锁定着空中的异象,手指不自觉地在地上划动,试图模仿那些图案的变化。
远处的山岗上,玄顽子隐去身形,满意地看着这一幕。岩磊也悄然出现在他身后,低声道:“师父,这异象……”
“无妨,这是他的机缘。”玄顽子淡淡道,“河图洛书乃天地至宝,今日显化虚影,正是要助他悟道。”
伏羲这一坐,就是七天七夜。
他不饮不食,不眠不休,整个人都沉浸在那两幅图案的奥妙中。河图的方正结构,洛书的圆转变化,在他脑海中不断碰撞、融合。
他看到了阴阳如何在河图中对立统一,看到了五行如何在洛书中相生相克,看到了天地人三才如何在其中各安其位。
那些曾经零散的观察——日月运行、星辰轨迹、四季轮回、万物生长——此刻都在河图洛书中找到了对应的规律。
然而,越是深入,他越感到这两幅图案的深奥。它们就像两座永远也探索不完的宝库,每次观察都能发现新的奥秘,却也带来新的困惑。
到第七日黄昏,伏羲的眉头越皱越紧。他感觉自己仿佛触摸到了什么,却又总是差那么一点点。那种感觉就像隔着一层薄纱看东西,明明近在眼前,却始终看不真切。
他的脸色开始苍白,气息也开始紊乱。过度的心力消耗,让他的身体快要支撑不住了。
岩磊在远处看得心急如焚,正要上前,却被玄顽子拦住了。
“再等等。”玄顽子的目光深邃,“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就在这时,玄顽子化身的老道士玄丘,又“恰好”云游至此。他看到伏羲的状态,轻轻叹了口气,在他身边坐下。
“道可道,非常道。”玄丘的声音平和,却如晨钟暮鼓,在伏羲心间响起,“执着于形,反而失了神。”
伏羲猛地一震,迷茫地看向玄丘。
玄丘指着空中渐渐淡去的异象:“你看那河图,可曾有一笔是多余的?再看那洛书,可曾有一划是偶然的?”
伏羲若有所悟。
“至道不繁,至理至简。”玄丘继续道,“你观察天地这么久,可曾见过天地刻意而为?”
这话如一道闪电,劈开了伏羲心中最后的迷雾。
是啊,天地运行,何曾刻意?日月交替,何曾造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简洁。
他再次望向空中的河图洛书,这一次,他不再执着于每一个细节,而是感受其中蕴含的“意”——那种自然而然的秩序,那种无为之中的大智慧。
突然,他福至心灵,所有的困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他伸出食指,在虚空中缓缓划下——
一道横线,平直而坚定,如同天地初开,清浊始分。
这一画,看似简单,却仿佛耗尽了伏羲全部的心力。画出的瞬间,他整个人都瘫软在地,脸色苍白如纸,但眼中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明亮光芒。
就在这一画出现的刹那,天空中尚未完全消散的河图洛书虚影突然大放光明,与这一画产生了玄妙的共鸣。整个洪荒世界都为之震动,一股磅礴的人道气运冲天而起,仿佛沉睡了无数岁月的巨龙终于苏醒!
玄顽子站在山岗上,看着这一幕,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远处的娲皇宫中,女娲娘娘也睁开了双眼,望向黄河之畔的方向,眼中满是欣慰。
伏羲躺在地上,望着天空中渐渐消散的异象,嘴角勾起一抹释然的微笑。
他终于明白了。
天地至理,本就至简。只是世人总爱将其复杂化罢了。
而这一画的落下,标志着人族文明即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