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星期一,9点半左右,林场来了一个车队,四辆吉普,两辆卡车。林鸿彬赶紧带人迎了上去。
第一辆吉普车上下来的是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蔡德海同志,县民政局局长陈正身同志,“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傅海平同志。
第二辆吉普车上下来的是林业管理局长郑瑞清同志,还有3位老同志,都是男的。
搞这么大的阵仗?
第三辆吉普车上下来2位老同志和2个年轻人,都是男的。
第三辆吉普车上下来的是4位年轻人,也是男的。
后面卡车也下了两个女青年,这卡车明显是供销社的车。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林鸿彬快步上前,热情地迎向众人。待寒暄片刻,他又看向蔡德海,略显歉意地说道:
“蔡副书记,办公室太小了,要不我们去餐厅?”
“行!”蔡德海点头应允,随即补充道,“对了,安排人把卡车上的行李给卸了。”
郭子好转身去安排了。
餐厅那由4张八仙桌子拼成一排,弄成一个大会议桌。蔡德海当然坐在上首,县领导坐一排,后面跟着年轻人。林鸿彬被蔡德海拉着坐在他下首,后面跟着老同志坐一排,郭子好陪末座。
林场的茶壶、茶杯都是竹子的,是陈友林雕磨出来的。为此,林鸿彬还奖励他一张鸡票。
负责茶水的是林巧玲和陈晓庆,还是自家的妹子好使唤,还有就是他们不会紧张怯场。
刚坐下来,蔡德海的目光便被桌上的竹制茶具吸引,伸手拿起一只茶杯摩挲着,笑着对林鸿彬说:
“小林,这套茶具是你们自己做的吧?等会给我包好,我带走。会客室正缺一套。”
“领导,这是用过的?”
“我不嫌弃!”蔡德海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匪气。
林鸿彬第一次见这么匪气的蔡德海。也可能是给在座的其他人看的,特别是那些老领导。他这是暗着给林鸿彬撑腰。
“我们开始吧。我来介绍一下,林鸿彬同志,24岁,出身革命家庭,也是烈士之后,军校毕业的高才生,转业前是某部队的副连长,今年1月起任青云山知青林场场长,今年上半年已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嘉奖,并立二等功一次。”
立二等功?什么时候?场长这么懒的人什么时候干过惊天动地的事?郭子好、林巧玲和陈晓庆三个人满头问号。
二等功?好厉害啊!今天来的年轻人则是满眼崇敬。这可是和平年代,而且是在林场上班后的事,立二等功可难了。
老同志们就稳重多了,功劳什么的他们见多了,甚至他们自己都有,不稀奇。
“你们可能不知道为什么把你们带来这里学习?我给你们介绍下林场在这短短半年的功绩。”
“一月份,发明劈柴器,劈柴效果提高数倍,现在在各林业单位大量使用;同样是一月份,收集整理并完善虫子养鸡技术,并在三月份开始大规模养鸡,并培育出优良的鸡种,已经为其它单位提供三万余只鸡苗、八千多只成鸡、数万枚鸡蛋。”
话音刚落,会场便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声。这数量太惊人了,没想是一个小小的知青林场短短数月做到成果,在场的大部分都“哇”了一声,包括部分县领导和老干部。
除了寥寥数人,其它人都不知道林鸿彬以林场的名义捐了两次鸡蛋。
“5月,林场撰写的管理手册得到县委的重视,并准备在县里做推行;”
“6月,饲养野兔获得成功,并繁育出下一代;人工培育出数种能食用的菌种;发酵饲料试验初步成功,并已经实际使用在养殖上,把鸡粪、甘蔗渣、芦苇、桑叶等变废为宝。并开始饲养野猪、兔子、竹鼠等野生动物。”
这些东西在工作汇报上都写的清清楚楚的。
“还有,林场的这些房子,除了那排老房子,也都是林场自己花钱修的。”
“这就是林鸿彬同志来林场短短半年的工作成果,可以说表现的非常优异。”
蔡德海的声音清晰有力,传遍整个食堂。
掌声突然的响起,林鸿彬赶紧站起来致谢!
林鸿彬这几天没刮胡子,看着稍微成熟一些。
林鸿彬心里清楚,蔡德海这番话看似是介绍成果,实则传递了两层意思:场长林鸿彬有靠山,想动他得考虑后果;林鸿彬工作能力很突出,领导们很重视。这些主要是说给来学习的这些年轻人听的,当然也有告诫几位老同志的意思。
接着,蔡德海才开始介绍5位老同志和8位年轻人。
5位老同志分别是陈建思、林智理、吴正威、徐国宥、陈敏谯,其他的没介绍。
8位年轻人分别是:
陈楠,女,25岁,65年知青,党员;
曹丽芳,女,25岁,65年知青,党员;
潘建设,25岁,65年知青,党员;
许启雄,24岁,66年知青,党员;
冯志强,24岁,66年知青,党员;
邹学斌,27岁,转业军人,党员;
陈维汉,28岁,转业军人,党员;
林庆跃,27岁,转业军人,党员。
县里65年66年的知青基本是自己申请的,人数不多,在当时起了很好的带头做用,现在也该给人家交代了。
这些来的都是党员,应该是县里培养的对象。
介绍完安排在林场的人,蔡德海说道:“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带这些同志来林场,顺便考察一下。由于台风的关系,这个行程被推后了几天,但好事不嫌晚,今天正正好。
正身同志、海平同志,把资料交接一下,然后我们去参观下林场。鸿彬同志,把住宿先安排一下。”
郭子好站起来招呼5位老同志和8位年轻人:“同志们,请跟我走。”
留下来的领导们则和林鸿彬开始交接。
陈正身给了林鸿彬几位老同志和转业军人的一些资料,就是资料,档案不可能给林场的。“四个面向”办公室主任傅海平也给了林鸿彬8名老知青的一些资料。
林鸿彬在交接单上认真的核对,其他领导则和负责倒茶的林巧玲和陈晓庆聊起来。
“林丫头、陈丫头,几个月不见都快认不出来了。”
“您是说我们变精神了吧?我们是不是变的英姿飒爽了?”林巧玲可不管是不是领导,自夸道。
“脸皮更厚倒是真的。”
陈正身一脸慈爱的看着自家闺女。这林场确实能养人,闺女丰润许多,脸上有肉了,并洋溢着红光,气色真足,还高了一些。数月没见了,怪想的。前几天陈晓庆回家一趟可没有碰到陈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