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月21日,县人民会堂前的红旗正迎风招展——康南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这里召开,最受关注的议程,便是县长选举。
会场内,代表们手中的选票被郑重投入票箱。当计票结果通过大屏幕公布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秦宇轩以全票当选康南县人民政府县长。他站起身,朝着台下深深鞠躬,目光扫过坐着农户代表的区域,老林正红着眼眶用力鼓掌,手里还攥着个没拆封的核桃酥——那是他特意带来,想等散会给秦宇轩的。
“感谢各位代表的信任,也感谢康南百姓的托付。”秦宇轩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未来我会继续把农产品产业做深做实,让更多山货走出大山,让更多农户的腰包鼓起来,绝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散会时,代表们围着他道贺,来自板栗种植村的王代表递上一份村民签名的心愿单:“秦县长,我们村想扩大种植规模,还盼着加工车间能早点覆盖到咱们那片哩!”秦宇轩接过单子,认真折好放进衣兜:“您放心,会后我就跟农业农村局和丰农公司对接,咱们争取下个月就去村里实地考察。”
刚走出会堂,县委办的小陈就快步跑过来,手里攥着份烫金的文件:“秦县长,市委的表彰决定也下来了!咱们康南县获评‘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县’,您个人还得了‘担当作为好干部’称号,下周要去市里领奖呢!”
消息像长了翅膀,没半天就传遍了康南的山山水水。老林领着几个农户代表,捧着刚烤好的核桃酥往加工车间赶,路过公示栏时,驻足看着红底黑字的经济数据——全县Gdp同比增长48%,农产品加工产业贡献率超六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三年前翻了一番还多。“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老林身旁的农户感叹道。
到了新建的农产品加工车间,正好撞见丰农公司的张总在指挥工人装卸设备。这是去年敲定的二期工程,专门加工香菇酱和板栗仁,投产后能带动周边五个村就业。“张总,这车间月底真能投产?”老林凑过去问。张总拍了拍他的肩,指着货车上的玻璃瓶:“省农科院的专家明天就来调试生产线,保证冬天就让你们的香菇摆进市里大超市!”
两人正说着,秦宇轩的车停在了门口。他刚从市里开完调度会,手里拿着新的合作清单:“张总,市里连锁超市要把咱们的核桃粉、香菇酱纳入‘助农专柜’,下周签约;老林,你们合作社的香菇规模得再扩五十亩,别耽误供货。”
老林笑着把核桃酥塞过去:“秦县长,尝尝新设备烤的!您放心,邻村都商量好了,开春就种新香菇!”秦宇轩咬了一口,醇香满溢,抬头望向远山——夕阳染金了山尖,公路上满载农产品的货车正驶向县城,车厢里装的是山货,更是农户们沉甸甸的希望。
“走,”秦宇轩拍了拍两人的肩,“咱们去车间再看看,争取第一批产品早点出厂。”车间灯光亮起,映着“政企同心,共富康南”的标语,窗外晚风携着花香掠过,仿佛在为这片土地的巨变喝彩。秦宇轩知道,当选县长、拿到表彰都不是终点,要让康南的好日子再上一个台阶,还得扎扎实实干下去。
山间的星星渐渐亮了,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静静照着这条通往富裕的路,也照着路上每一个为生活奋斗的身影。
我可以帮你把这一章里秦宇轩与农户、企业对接的具体细节,比如香菇种植扩产的时间节点、加工车间的投产流程等,再补充得更详实些,让情节更有画面感,需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