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县委办公楼,只有秦宇轩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老周坐在他对面,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那份举报信的复印件。信上的字是用打印机打的,但每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心上:
\"安置楼工地用的钢筋,晚上来的那几车和白天不一样......\"
\"混凝土搅拌站往水泥里掺煤灰,配比根本不对......\"
\"有人看见施工队老板和王志强的小舅子一起吃饭......\"
\"秦书记,这信上说的要是真的......\"老周的声音发干,\"那咱们白天的检查,不就是做样子给人看吗?\"
秦宇轩没说话,起身走到窗前。工地上的探照灯把夜空照得发白,打桩机的声音在深夜里格外清晰。
\"老周,你还记得咱们去建材市场看钢筋那天吗?\"
\"记得。施工队老板全程陪着,还主动让咱们取样。\"
\"太配合了。\"秦宇轩转过身,\"配合得不像他平时的作风。\"
老周猛地抬头:\"您是说他早知道咱们要去?\"
\"不止。\"秦宇轩拿起举报信,\"信里说,问题都出在晚上进场的材料上。这说明有人摸清了我们的检查规律,专挑我们不在的时候动手。\"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秦宇轩接起来,听了两句,脸色就变了。
\"什么时候的事?\"
老周紧张地看着他。
挂了电话,秦宇轩深吸一口气:\"送举报信的那个工人,刚才在回家路上被车撞了。人现在在医院,昏迷不醒。\"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巧合?\"老周的声音发颤。
\"太巧了。\"秦宇轩抓起外套,\"走,去医院。另外,通知纪委的小王,让他带人去搅拌站蹲守。记住,要穿便服,开私家车。\"
凌晨两点的县医院,消毒水味刺鼻。撞人的司机一口咬定是意外,说是夜里视线不好。但秦宇轩注意到,司机的手一直在抖。
伤者的工友悄悄把秦宇轩拉到一边:\"秦书记,他下午还跟我说,要是他出什么事,就让您去他宿舍床板底下找个东西。\"
宿舍是工地的临时板房,八个人一间。在伤者的床板底下,他们找到一个用塑料袋包着的笔记本。里面详细记录了这一个月来,每天晚上进场的钢筋规格、水泥批次,还有几张模糊的照片——照片上,搅拌车在工地外的一个偏僻角落,正往罐车里加灰色的粉末。
\"这是煤灰。\"随后赶到的建筑专家一看照片就认出来了,\"掺多了会影响混凝土强度。\"
老周气得手直抖:\"这不是拿老百姓的命开玩笑吗!\"
秦宇轩合上笔记本:\"现在发火没用。老周,你明天正常去工地检查,表现得和平时一样。我让质检局的人以'全县建材大检查'的名义,突击抽查所有工地的材料。\"
\"那要是他们又有准备?\"
\"所以我们要快。\"秦宇轩看了眼手表,\"现在离天亮还有三个小时,足够布置了。\"
第二天一早,老周像往常一样戴着红袖章走进工地。施工队老板热情地迎上来,但老周注意到,他的眼神不时往工地后门瞟。
与此同时,三辆质检局的车悄无声息地开进了搅拌站。工作人员直接封存了最近一批水泥的样品,还调取了配料间的电脑数据。
而在工地后门对面的一栋居民楼里,秦宇轩透过望远镜,清楚地看到几辆满载钢筋的货车正在掉头离开。
\"果然收到风声了。\"他放下望远镜,对身边的纪委干部说,\"去查查是谁报的信。\"
中午,初步检测结果出来了:水泥的煤灰掺量超标百分之三十,钢筋的规格比报备的低了一个等级。更严重的是,质检局在抽查其他工地时发现,这些问题材料不止用在安置楼项目上。
\"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纪委的小王汇报时语气沉重,\"问题材料从源头就被做了手脚,通过王志强小舅子的公司流向各个工地。我们白天检查时,他们就用合格材料应付,晚上再偷梁换柱。\"
秦宇轩站在工地前,看着那些已经建到三层的楼房。阳光照在混凝土墙面上,那些看似坚固的墙体里,可能已经埋下了隐患。
\"秦书记,现在怎么办?\"老周焦急地问,\"要不要马上停工?\"
\"停工会打草惊蛇。\"秦宇轩摇头,\"让他们继续施工,但所有关键部位都要偷偷取样送检。另外......\"
他压低声音:\"找几个信得过的老师傅,夜里轮流值班。我要知道,到底是谁在指挥这一切。\"
夜幕降临,工地上的灯光次第亮起。在无数光影交错中,一场看不见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