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15日上午九点,康安市政府大礼堂内,一场备受瞩目的市长提名宣布会准时召开。礼堂正前方悬挂着“康安市市长提名宣布会”的红色横幅,台下整齐坐着市政府班子成员、各区县主要领导及市直部门负责人。前排就座的副市长们神色各异,有人翻看文件掩饰情绪,有人凝视桌面若有所思,空气里浮动着一种微妙的紧绷感——尽管省委常委会的决定已传至基层,但当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刚带着两名工作人员走进会场时,后排仍传来几声压低的议论。
“听说李部长亲自来宣布,规格不低啊……”
“那肯定,市长提名可不是小事。”
“可秦宇轩才36岁,比咱们有些副市长的孩子都大不了几岁,能挑得起省会这副担子?”
坐在主位左侧的常务副市长谢意江微微抬眼,目光掠过台上那抹藏青色的身影。他今年52岁,在康安任职已有十二年,从副市长到常务副市长,分管过工业、财政、城建多个核心领域,是公认的“康安本土实力派”。此刻他穿着熨烫妥帖的藏蓝色中山装,袖扣闪着暗光,双手交叠放在膝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眼神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李刚部长站定后,先环视了一圈会场,随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红头文件,声音沉稳而清晰:“同志们,今天受省委委托,我代表省委组织部宣布一项重要人事任命——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提名秦宇轩同志为康安市人民政府市长候选人,按程序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台下响起零星的掌声,但前排几位副市长的表情各异。谢意江轻轻咳嗽一声,率先鼓掌,可那掌声短促而克制,指尖甚至微微蜷缩了一下,像是刻意控制着情绪。
“秦宇轩同志1963年出生,今年36岁。”李刚翻开文件,目光扫过台下众人,“他1994年9月到康安工作,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至今已经六年。在这六年里,他在反腐攻坚、重大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查办杨明礼案中,他顶住匿名威胁,身负重伤仍坚持追查保护线索,协致追回资产数十亿元,为17户被暴力侵害的群众讨回公道;牵头制定《康安市工程质量终身追责办法》《涉黑涉恶线索举报奖励机制》等制度,使康安涉黑案件发案率在1995 - 1999年间下降78%。在产业与扶贫领域,他对接世行贷款乡村振兴项目,争取到3.2亿美元专项资金,带动30万群众受益,其中18万山区群众年均增收超2500元,920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4个贫困乡提前一年摘帽。此外,他在应急处置、工业发展、教育民生、财政招商等多领域均有亮眼实绩——1994年刚到任就参与抗洪救灾,驻守堤坝11天转移群众1.2万人;分管财政招商连续三年全省前三,推动中小企业计量体系合格确认,带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提升;选派120余人支教基层,促成2所职校升级,保障镇坪、旬阳‘两基’验收通过。”
李刚话音未落,后排便传来窸窣的议论声。坐在第三排的谢意江微微倾身,向前排的市政府秘书长低声说了句什么,随后缓缓站起身,脸上挂着礼貌却疏离的笑:“李部长,我有个问题想请教。秦宇轩同志确实年轻有为,但康安作为省会城市,市长岗位责任之重、事务之繁杂,远非一般地市可比。他任常委、常务副市长六年,虽参与过一些重点项目,可从未独立主持过全市全局工作。我们这些在康安扎根二三十年的同志,对城市的产业布局、各方利益关系乃至历史遗留问题,都有着更深刻的了解。从统筹协调的全面性来看,是否也该给更熟悉市情的同志一个机会?”
礼堂内瞬间安静,连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声都清晰可闻。秦宇轩坐在第一排,神色平静地抬头看向谢意江,目光坦然且坚定。他今年36岁,1963年出生,15岁考入大学,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86年给省委林书记当秘书,投身基层调研,对陕西有关惠农政策的制定、落实起到了旁人无可替代的作用;88年至94年康南县工作6年,扎根农村,制定并落实了一系列政策,让康南县的面貌得到了改善,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在县里享有极高的声望。94年9月至今在康安这片土地上扎根六年,岁月在他眉宇间沉淀出沉稳与坚毅。
李刚微微蹙眉,语气依然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谢副市长,省委的提名是经过充分讨论和慎重研究的。秦宇轩同志在复杂局面下的担当与实绩,正是组织考量的关键因素。查办杨明礼案时,他面对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人身威胁,毫不退缩,甚至身受重伤;推进世行项目时,他跑遍28个山区乡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抗洪救灾时,他驻守堤坝七天七夜,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这些经历,恰恰证明了他具备应对复杂局面、统筹全局工作的能力。”
“能力固然重要,但市长一职需要的不仅是局部突破的‘尖兵’,更是驾驭全局的‘统帅’。”谢意江嘴角的笑意淡了几分,目光扫过台下其他副市长,“比如当前康安正面临传统工业转型的关键期,老城区改造与新区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也亟待破题。这些工作不仅需要冲劲,更需要对康安历史脉络、各方利益格局的深刻洞察。秦宇轩同志年轻有冲劲是好事,但有些‘功课’,不是六年就能补全的。我们这些在康安工作多年的同志,或许更能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坐在谢意江旁边的副市长陈立伟(分管城建)微微点头,眼神里带着认同;财政局长老周则低头翻着笔记本,指节敲了敲纸面,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开口。
秦宇轩终于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谢副市长,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我想先说明两点——第一,‘全局协调能力’不是在办公室里推演出来的,而是在一线啃硬骨头磨出来的。1994年我刚到康安就遇上特大洪灾,驻守堤坝11天转移群众1.2万人、抢修河堤30公里;查办杨明礼案时,我带队暗访20个在建项目,被匿名威胁过三次,但该拆的违建一平米没留;推进世行项目时,我跑遍28个山区乡镇,就是为了搞清楚30万群众到底需要什么。这些经历,让我对康安的‘脉络’有自己的理解——它不仅是历史积淀的老城,更是30万山区群众用汗水浇灌的希望之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干部:“第二,年龄从来不是能力的标尺。我或许比各位少了些资历,但多了份‘把事办到底’的狠劲。1996年我33岁,分管财政招商时带领团队实现考核全省前三;1997年我34岁,推动世行项目落地见效,让山区群众喝上了干净水、用上了稳定电。如果省委认为我能扛起这份责任,我秦宇轩在此承诺:未来五年,康安的每一条产业路都要经得起暴雨检验,每一笔民生资金都要晒在阳光下,每一个承诺都要给群众兑现——至于‘能不能胜任’,请同志们用时间来检验。”
礼堂里响起细碎的议论声,有人低头私语,有人抬头打量着台上这对“新老交锋”的干部。李刚适时总结:“同志们,省委的决定是基于康安长远发展的全局考虑。秦宇轩同志担任代市长后,希望市政府班子团结一心,支持他的工作。接下来,各区县、各部门负责人留一下,秦市长要和大家开个简短的见面会,明确近期重点工作。”
会议结束后,谢意江站在礼堂门口,看着秦宇轩被一群干部围住交谈,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眼镜腿。他身旁的秘书低声道:“谢市长,要不我去跟秦市长聊聊?毕竟后续工作还得配合……”
“不必。”谢意江摆摆手,抬眼望向窗外——秋日的阳光穿过梧桐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远处市政府大楼顶端的国徽熠熠生辉。他沉默片刻,最终只是轻声说了句:“走吧,该去开班子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