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芊芊离开司法天神府,返回百草园不过短短一夜。翌日清晨,当初升的仙晖刚刚驱散云海最后的朦胧,为司法天神府巍峨的殿宇镀上一层金边时,杨泽如同往常一般,踏着晨露与清风,走向正殿准备开始一日繁忙的公务。
就在他即将迈入那象征着三界法度核心的庄严殿门时,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瞥见了殿外不远处,那连接着回廊的一根蟠龙玉柱旁,立着一个纤细的身影。
是芊芊。
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有些发白的粗布裙衫,与周围身着光鲜仙袍、气息不凡的往来仙吏相比,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异常安静。她并没有东张西望,只是微微垂着头,双手捧着一卷看起来颇为古旧的基础《乙木养气诀》玉简,似乎正沉浸其中。晨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和那长而密的睫毛,整个人看起来专注又带着几分惹人怜弱的书卷气。
杨泽脚步微顿,心中掠过一丝讶异。这么快就回来了?而且……这么早?
似乎是感应到他的目光,芊芊适时地抬起头,脸上立刻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偶遇惊喜的恭敬笑容。她快步上前,在距离杨泽三步远处停下,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声音软糯:“芊芊见过小真君。”
“嗯。”杨泽点了点头,随口问道,“这么早在此,是有什么事?”
芊芊抬起那双清澈见底的琉璃眸,带着些许不好意思,将手中的玉简微微向前递了递,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回真君,芊芊昨日回去后,便想着真君的教诲,不敢懈怠,重新温习这基础法诀。只是……看到这‘气引百汇,灵归紫府’一句,与芊芊自身灵体运转似有微妙不同,体内乙木之气总觉滞涩半分,不知是芊芊理解有误,还是因自身……体质特殊所致?恳请真君点拨。”
她提出的问题,确实属于基础范畴,但切入点颇为巧妙,涉及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差异,并非无的放矢。杨泽本欲径直入殿,但看着她那认真求教的眼神,想到自己昨日那模糊的承诺,便停下脚步,略作思索,简洁地解释了几句关于不同灵体引气时的细微差别与适应性调整的法门。
芊芊听得极其专注,眼中不时闪过恍然之色,待杨泽说完,她再次深深一拜:“原来如此!多谢真君解惑,茅塞顿开!” 她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随即主动侧身让开道路,“不敢耽误真君处理公务,芊芊告退。”
杨泽看了她一眼,没再多言,迈步进入了正殿。只当这是一次偶然的请教。
然而,从第二天起,这种“偶然”就变成了常态。
每日清晨,无论阴晴,杨泽总能在殿外不远处的某个角落——有时是廊下,有时是假山旁,有时是仙植园入口——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她出现的时间精准得仿佛计算过,总能在他抵达正殿前的那一刻,恰好完成手中的事情(或是阅读,或是整理裙摆),然后“偶然”抬头,看到他,上前行礼请教。
问题依旧是修行上的,但明显能感觉到她在进步。从最初的基础引气,渐渐深入到法术微控、灵力属性转化、乃至一些低阶阵法的原理。她的问题往往看似简单,却总能触及到某个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显示出她不仅勤奋,更有极强的悟性和举一反三的潜力。更难得的是,她极会听讲,杨泽只需点拨一两句,她便能迅速领悟,并且能提出更深一层的疑问,让杨泽偶尔也会生出几分“孺子可教”的感觉。
不仅如此,杨泽很快发现,她的存在感并不仅仅局限于那片刻的请教。
她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在等待(或者说“制造”偶遇)的间隙,她会主动帮忙。起初是整理一些被风吹乱、散落在廊下的无关紧要的文书初稿,她手脚麻利,分类清晰,很快就能将杂乱无章的卷宗整理得井井有条。后来,一些低阶仙吏见她机灵,又得真君“青眼”(至少没被驱赶),便开始试着让她帮忙跑腿,传递一些不涉及机密的口信,或者将一些整理好的、待分发的普通文书送往府内各司。
芊芊来者不拒,无论多琐碎的事情,她都做得一丝不苟,效率奇高。更令人惊讶的是,她心思缜密,有时甚至能发现文书流转流程中的一些小疏漏——比如某份文书该送甲司却误放在了乙司的待处理筐里,或者某份公文副本缺少了必要的签印附件——她会默默地将它们纠正或补全,然后才交付,从不声张。
几天下来,司法天神府内的一些低阶仙吏、文书仙官,甚至是一些负责洒扫的仙娥,都习惯了这位总是带着温柔浅笑、言语不多却做事极为稳妥可靠的“芊芊仙子”。她不像其他有些攀附者那般谄媚或急躁,只是安静地做着事,恰到好处地提供着帮助,让人感到舒适且放心。甚至有人开始主动将一些不太重要却又繁琐的事务交给她处理,而她总能完成得超出预期。
“芊芊仙子,劳烦将这摞《三界民生概要》分册送到藏书阁丙字库。”
“芊芊,去丹霞司问问前日申请的那批宁神香何时能配发下来。”
她总是微笑着应下,步履轻快,身影穿梭在司法天神府外围的回廊与偏殿之间,如同一个无声而高效的齿轮,悄然嵌入这部庞大机器的运转之中。
杨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起初,他确实有些哭笑不得,意识到自己那句客套话,似乎真的招来了一个甩不掉的、小小的“麻烦”。他并非察觉不到芊芊那看似纯良表象下的心思,但这种心思,并非令人反感的钻营,更像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极有分寸感的自我展示与价值证明。
而且,他不得不承认,自从芊芊开始“帮忙”后,府内一些以往容易被忽略的琐碎事务,确实顺畅了不少。那些低阶仙吏似乎也因为多了个得力帮手,效率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看着芊芊那副勤奋好学、知恩图报、并且确实展现出不凡悟性和办事能力的样子,他发现自己竟有些狠不下心去点破或驱赶。她就像一株顽强而聪明的藤蔓,找到了可供攀附的墙壁,便努力地生长,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却又不至于喧宾夺主。
渐渐地,杨泽也习惯了每日清晨在殿外看到她。有时处理完一批紧急公务,略感疲惫出来透口气时,若没看到那抹纤细的身影,反而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偶尔,他还会在解答完她的问题后,主动询问一两句她近期的修行进度,或者对她整理文书时某个不易察觉的细节处理表示赞许。
而芊芊,始终保持着那份看似软糯乖巧、勤奋上进的模样。她将每一次请教都准备得充分,将每一件交托的小事都办得完美。她仔细揣摩着杨泽的性情喜好,观察着司法天神府的行事规则,调整着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一次得到杨泽的指点,每一次感受到府内仙吏对她态度的缓和与认可,她琉璃眸底那抹冷静与清明便加深一分。那并非张扬的得意,而是一种目标明确、步伐坚定的沉静。
她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将那句客套的“亦可来寻我”,变成实实在在的立足之地。这根看似纤细的“救命稻草”,在她手中,正被编织成通往更高处的、越来越稳固的阶梯。她攀爬得悄无声息,却又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