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仓库的昏暗角落里,堆积着各种杂物,散发着陈旧的气息。在众多杂物之中,一根旧扁担斜倚着墙壁,不声不响,却承载着往昔岁月里无数次的负重与奔波。
扁担由一根粗壮的硬木制成,表面因长期与绳索和肩膀接触,磨得光滑发亮,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棕褐色。扁担的两端微微上翘,像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弧度,诉说着曾经挑起的沉甸甸的重量。在扁担的中间部位,有几道深深的勒痕,那是绳索长期捆绑留下的印记,记录着它所经历的无数次挑担行程。
陆延走进仓库寻找东西时,不经意间瞥见了这根旧扁担。他走上前去,轻轻将扁担拿起,感受着它的重量,熟悉的质感从掌心传来。“这根旧扁担,以前可没少跟着家里人干活,承载了太多生活的酸甜苦辣。”陆延的眼神中充满了回忆,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那些与扁担相伴的日子。
小时候,陆延经常看到父亲用这根扁担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父亲将两只水桶稳稳地挂在扁担两端,然后轻松地将扁担放在肩膀上,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井边。回来时,两只装满水的水桶随着父亲的脚步有节奏地晃动,扁担也在父亲的肩膀上微微颤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哼唱着一首劳动的歌谣。
到了农忙时节,这根扁担更是忙碌。陆延跟着父母去田间收割庄稼,收割完后,父母用扁担将一捆捆沉甸甸的稻谷挑回家里。陆延在一旁看着父母吃力地挑着担子,小小的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心疼和敬佩。他也会试着挑起一小捆稻谷,可那沉重的扁担差点把他压趴下,让他真切地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除了挑水和运庄稼,扁担还被用来搬运各种重物。家里盖房子时,父亲用扁担挑着砖瓦、沙石,一趟又一趟,为新的家园添砖加瓦。每次看到父亲挑着扁担艰难前行的背影,陆延都暗暗发誓,长大后要为父母分担更多。
陆延还记得,有一次村里举办挑担比赛,看谁能挑着重物在规定的距离内走得又快又稳。父亲拿着这根旧扁担参加了比赛。在比赛中,父亲凭借着多年挑担的经验和坚韧的毅力,一路领先,最终赢得了比赛。那一刻,父亲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而这根旧扁担也仿佛成为了荣耀的象征。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的运输工具逐渐取代了扁担的作用,它被闲置在了仓库的角落。但每当陆延看到这根旧扁担,那些充满汗水与奋斗的场景就会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这根旧扁担,见证了家里的辛勤劳作,也见证了父母为家庭的付出。”陆延感慨地说道。这时,你也走进仓库,点头说道:“是啊,它承载着乡村生活的记忆,是我们对过去艰苦岁月的铭记。”
陆延和你商量着如何让这根旧扁担在新时代发挥新的价值。或许可以将它清理干净,挂在农家小院的墙上,作为一种装饰,让它成为乡村生活的一个独特符号;或许可以把它捐赠给村子的民俗博物馆,配上关于扁担在乡村生活中的作用的介绍,让后人了解过去的劳动方式。仓库里,光线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旧扁担上,为它披上了一层柔和的光辉,它将继续在岁月中见证乡村的变迁,传承那份勤劳坚韧的乡村精神与深厚的家庭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