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幕揭晓那所谓的“顶级功法”竟是数学时,各时空的反应从极度的狂热瞬间跌入巨大的错愕与不解之中。
【视频似乎猜到了众人的反应,带着一丝调侃追问:“所以,大家都学得怎么样了吗?(狗头)”】
嬴政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反复咀嚼着“数学”二字:
“算......数?”
“便是那商贾计数、工匠丈量之技?”
“竟被后世奉若圭臬,甚至誉为‘左右未来’之基?”
刘彻也是目瞪口呆,无法将脑海中挥斥方遒、开疆拓土的“神功”与枯燥的算筹联系起来:
“区区算术,安能至此?”
李世民相对理性一些,但眉头依旧紧锁:
“算数固然重要,赋税、工程、历法皆离不开它。”
“然........言其能左右人类未来,是否过于夸大了?莫非后世的算数,已非《九章》所能涵盖,有了翻天覆地之变?”
朱厚熜则是彻彻底底的失望,仿佛被欺骗了感情,怒气冲冲地将那西红柿扔在地上:
“岂有此理!无用!无用至极!”
许多士大夫文人更是纷纷表示不屑与质疑:
“奇技淫巧,徒耗心力!治国平天下,靠的是圣贤文章,是道德教化!”
“这算数怎能与之相提并论?”
“此视频定是在故弄玄虚,蒙骗我等!”
【视频换了一个角度,开始阐述数学的残酷与天才属性:】
【“你以为的天才:小学次次考满分。”】
【“真正的天才:你高中辛辛苦苦学了三年都没学明白的数学体系,可能是高斯那样的天才某一个下午灵感迸发想出来的。”】
【“而且最扎心的是,人家想出来了,你学了三年还未必做得对题。”】
黎哲感觉膝盖中了一箭:“扎心了.........”
各朝代的人则好奇:“高斯?那个王说唱?竟有如此智慧?一下午抵他人三年苦功?”
【视频语气变得深邃:“数学,是一个只有‘天上’和‘地下’的学科,不存在中间地带。”】
【“‘四大天坑’专业里没有数学,不是因为它容易,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深不见底、吞噬智慧的‘深渊’!”】
嬴政更加困惑:“深渊?算数如何成了深渊?后世的算数,究竟是何等模样?”
他隐约感觉到,此“算数”恐非彼“算数”。
祖冲之看着天幕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欣慰的光芒:
“后世......后世竟将算学推崇至如此高度!好!好!唯有深邃,方能探求真谛!!”
【“数学是一门极度依赖天才推动的学科。”】
【“任何不是天才的普通人,若想踏足数学的深水区,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代价。”】
【“那么,顶级的数学,究竟能有多恐怖?”】
各朝代的人被这语气勾起了好奇心:
“能有多恐怖?”
“难不成......真能呼风唤雨?”
“推演天道?甚至.......毁灭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全球61个国家、20亿人口被卷入这场浩劫。今天我们再回头来看,究竟是谁,真正赢得了这场战争?”】
【“是鹰酱的雄厚国力?是毛熊的钢铁洪流?”】
【“一位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是——数学家赢得了世界大战!”】
刘彻觉得这说法口气太大:“数学家?一群伏案演算之人,能决定百万大军厮杀的胜负?荒谬!”
嬴政则若有所思:“数学家?莫非如同诸子百家?”
【视频用两个具体、震撼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
【“图灵,一位数学家,依靠数学理论和计算,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巨人’,成功破解了汉斯猫的‘恩尼格玛’密码机!”】
【“于是,盟军在大西洋的补给线得以畅通无阻,北大西洋的制海权易手!这背后,是数学逻辑对加密逻辑的绝对碾压!”】
【“奥本海默,另一位深谙数学的物理学家,领导了‘曼哈顿计划’。他们依靠极其复杂的数学计算,在橡树岭等地...........”】
【“用复杂的公式、演算融化了上万吨白银,来制造分离铀235所必需的巨大电磁铁线圈!”】
大清,和珅听到“上万吨白银”,眼睛都直了,心疼得直哆嗦: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如此多的白银,就........就拿来烧了做那劳什子线圈?!”
【“最终,数学计算引领他们走向了那个终极答案——世界上第一颗蘑菇蛋诞生!”】
空中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毁灭一切的能量爆发。
李世民盯着那朵熟悉的蘑菇云,想起之前观看核爆视频。
“玄龄........那般毁天灭地之物,其诞生之始,竟.......竟也是源于这......这算数的推演?”
他第一次对“数学”二字产生了敬畏。
刘彻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崩塌了:
“只需在纸笔间演算......便能造出如此灭国神器?!这......这简直........”
他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这种。
嬴政更是看得心潮澎湃,又惊惧交加:“数学......竟能如此用?!”
各朝代的普通老百姓更是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但那白银如山投入、最终化为灭世蘑菇的过程,直观地震撼了他们:
“娘咧......这算学......真能通天啊!是能造出雷公爷法宝的学问!”
【视频最后总结,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常说,科技决定未来。而人类一切科技的背后,基石都是——数学!”】
【画面出现一位儒雅睿智的东方学者——钱学森】
【“正如我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先生所言:基础学科从根本上讲,只有两门。”】
【“一门是物理,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
苏轼听得云里雾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可是格物致知之理?竟如此重要?”
【“另一门,就是数学,指导我们进行推理和逻辑演算的学问。”】
嬴政深深吸了一口气,心中对数学的敬畏感又增添了几分。
而各时空,则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
帝王将相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些他们曾经不屑一顾的“术数”。
才子士人们开始思考“格物”与“算学”的真正分量。
数学,不再是简单的计数的技巧,它在各时空人们的心中,第一次与“力量”——一种足以毁天灭地又开创新天的终极力量,画上了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