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伏在地上,额头抵着冰冷的青砖,喉间似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连呼吸都变得艰涩。裕王的声音如刀锋刮骨,在他耳畔一遍遍回荡——“你若不能妥善处理,不仅是你,就连本王也会受到牵连!”
他不敢抬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裕王灼人的目光,像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斩落。
“殿下……”他声音微颤,“下官愚钝,但求不负圣恩,不负殿下所托。”
裕王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声:“不负?你以为你还有选择么?”
申时行跪在地上,头低得几乎要贴到地面,冷汗不停地从额头滑落,浸湿了面前的地砖。他的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在这紧张的氛围中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对策。
“殿下……”他声音颤抖,却又强忍着恐惧,“下官深知此事棘手,但徐高二人皆是国之栋梁,若能从中斡旋,以利害晓之,以大义劝之,或许能让他们暂时放下成见。”
裕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但也并未立刻发作。他缓步走近,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申时行,声音低沉而锋利:“徐阶老谋深算,高拱刚愎自用,朝堂之上,他们斗得越狠,本王越难掌控。而你——”他顿了顿,指尖忽然挑起申时行的下巴,迫使他抬头,“你不一样。”
申时行被迫与裕王对视,那双眼睛深不见底,像一口幽深的古井,藏着无尽的算计与冷漠。
“你是本王的人。”裕王一字一顿,“也是他们的‘磨刀石’。”
申时行喉间苦涩翻涌,几乎要呕出血来。他终于明白,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平衡之术”的执行者,而是裕王手中一枚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他缓缓坐回椅子上,目光冰冷地盯着申时行,“申卿,你说得倒是容易。可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都在盯着徐高之争,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大乱。你可有具体的办法?”
申时行的心脏猛地一紧,他知道此刻容不得半点含糊。“殿下,下官以为,可先私下分别与徐高两位大人交谈,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底线。再从中调和,提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同时,可借助其他中立大臣的力量,在朝堂上营造一种和平解决问题的氛围。”
裕王沉默了片刻,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你所说的办法,听起来可行,但关键在于你能否让他们听从你的安排。高拱刚直,徐阶老谋深算,这两人都不是轻易能被说服的。”
申时行咬了咬牙,说道:“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全力以赴。若能为朝廷化解这场纷争,就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裕王点了点头,“好,本王就给你这个机会。但你要记住,此事关系重大,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若你能妥善解决,本王自然不会亏待你;若你办砸了,休怪本王无情。”
申时行连忙磕头,“谢殿下信任,下官定不辱使命。”
离开裕王府时,夜色已深,寒风如刀,刮得他脸颊生疼。他站在街角,望着远处宫墙巍峨的轮廓,忽然觉得这座京城像一座巨大的牢笼,而他,不过是困在其中的一只蝼蚁。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会异常艰难。他首先想到的是去找徐阶,毕竟徐阶相对来说更加沉稳,或许更容易沟通。
申时行来到徐阶府上,递上名帖。徐阶很快便将他请进了书房。书房中,徐阶正坐在书桌前,看着一本古籍。他抬起头,看到申时行,微微一笑,“汝默,今日前来,可是有要事相商?”
申时行深吸一口气,说道:“徐阁老,下官此次前来,是为了徐高之争一事。如今朝堂局势紧张,若再这样僵持下去,恐对朝廷不利。下官想听听阁老的看法。”
徐阶放下手中的书,靠在椅子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邃。“汝默,你说得没错。高拱那性子,太过刚直,做事不计后果。若不加以约束,迟早会闯出大祸。但此事也并非我一人所能决定,还需从长计议。”
申时行连忙说道:“阁老深明大义,下官以为,如今之计,可先与高大人和解,共同为朝廷效力。待局势稳定后,再慢慢解决分歧。”
徐阶摇了摇头,“汝默,你想得太简单了。高拱与我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化解。而且,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申时行心中一沉,他知道徐阶说得有道理。但他也不能就此放弃,“阁老,下官明白此事艰难,但如今朝廷正值多事之秋,若能放下成见,携手共进,必能度过难关。下官愿意从中斡旋,促成阁老与高大人的和解。”
徐阶看着申时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汝默,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你先回去吧。待我考虑清楚后,再给你答复。”
申时行无奈地起身告辞。离开徐阶府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高拱府上。高拱见到申时行,哈哈大笑,“汝默,今日前来,可是为了裕王之事?”
申时行点了点头,“高大人,如今徐高之争已引起了朝堂的动荡,若不及时解决,恐对朝廷不利。下官想听听高大人的想法。”
高拱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汝默,我与徐阶之间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他在朝堂上党羽众多,打压异己,我岂能坐视不管?”
申时行连忙说道:“高大人,下官理解你的心情。但如今朝廷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内斗。若能放下成见,与徐阁老和解,共同为朝廷效力,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高拱冷笑一声,“申兄,你太天真了。徐阶老奸巨猾,他岂会轻易与我和解?而且,裕王的意思,我也明白。他是想让我和徐阶互相合作,他好坐顺利收好江山。”
申时行心中一惊,没想到高拱如此敏锐。“高大人,裕王殿下也是为了朝廷着想。如今局势紧迫,若能以大局为重,暂时放下个人恩怨,共同应对危机,才是上策。
高拱看着申时行,沉默了片刻。“申兄,你的话,我会考虑的。但此事并非我一人所能决定,还需看看徐阶的态度。
申时行心中一喜,他知道高拱已经有所松动。“高大人英明,下官相信,只要双方都有诚意,此事定能圆满解决。”
离开高拱府后,申时行感到一丝疲惫。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他回到家中,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要想促成徐高二人的和解,还需要想出一个更加周全的办法。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