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府邸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几个幕僚围坐在桌旁,脸色阴沉。高拱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手中紧紧握着那卷刚刚送来的黄绫谕旨。他的眼神中满是愤怒与不甘,读完谕旨后,猛地将其摔在桌上。
“好一个申时行,好一个徐阶!这分明是对我高拱的打压!”高拱怒吼道,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
一位幕僚小心翼翼地说:“大人,如今徐阶势大,这谕旨一下,我们怕是难有作为啊。”
高拱霍然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难道我高拱就此忍气吞声不成?徐阶如此行事,不过是想巩固他自己的地位,打压我等。哼,我高拱岂是轻易认输之人!”
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亲信匆匆进来,在高拱耳边低语了几句。高拱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徐阶竟然如此决绝,看来我不得不有所行动了。”
原来,徐阶在发出谕旨后,暗中开始调动自己的势力,对高拱一派的官员进行打压。一些与高拱关系密切的言官被调离重要职位,甚至有几个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下狱。
高拱深知,再这样坐以待毙,自己迟早会被徐阶彻底击垮。他决定召集自己的亲信,商议对策。
深夜,高拱的书房里灯火通明。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紧张而凝重。高拱环顾四周,缓缓说道:“如今徐阶对我等步步紧逼,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大家有何良策?”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大人,如今皇上年幼,徐阶把持朝政,我们想要正面与之抗衡,恐怕不易。我们不妨从皇上身边入手,设法让皇上看清徐阶的真面目。”
高拱皱了皱眉头:“皇上身边都是徐阶的人,我们如何能接近皇上?”
另一位幕僚说:“大人,我们可以通过欲王。欲王对朝廷之事也颇为关心,若能让欲王知晓徐阶的所作所为,说不定能得到欲王的支持。”
高拱眼睛一亮:“此计可行。只是,如何让欲王相信我们呢?”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一位老臣开口了:“大人,我们可以搜集徐阶的罪证。徐阶在朝中经营多年,必定有不少把柄。只要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呈递给欲王,欲王定会有所行动。”
高拱点头称是:“好,就这么办。你们即刻去搜集徐阶的罪证,越快越好。”
与此同时,徐阶在自己的府邸中,正与几位心腹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大人,高拱怕是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还需小心防范。”一位心腹说道。
徐阶微微一笑:“高拱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那谕旨一下,他的势力已被大大削弱。如今我们只需按计划行事,逐步铲除他的党羽。”
另一位谋士说:“大人,高拱若真的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过激之事,对我们也颇为不利啊。”
徐阶眼神一凛:“若他敢有异动,我定不会留情。不过,在此之前,我们还是要稳扎稳打,不能让他抓住我们的把柄。”
徐阶深知,高拱虽然暂时被压制,但他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和威望,不能掉以轻心。他安排亲信密切监视高拱的一举一动,同时继续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几日之后,高拱的亲信们陆续搜集到了一些关于徐阶的罪证。虽然这些罪证大多是一些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小事,但若是串联起来,也能给徐阶带来不小的麻烦。
高拱带着这些罪证,秘密求见裕王。裕王在偏殿中接见了高拱。高拱跪地,将罪证呈上,声泪俱下地诉说着徐阶的种种恶行。
裕王接过罪证,仔细看了一遍,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对徐阶的专权早已有所不满,如今看到这些罪证,心中更是愤怒。
“高卿,你所言可属实?”裕王问道。
高拱急忙磕头:“王爷,这些都是确凿的证据,绝无虚假。徐阶如此行事,实乃祸国殃民啊。”
裕王沉思片刻后说:“此事我会慎重考虑。你先回去,不要声张。”
高拱退出裕王的偏殿,心中既期待又担忧。他不知道裕王是否会相信自己,是否会采取行动对付徐阶。
而徐阶很快就得知了高拱求见裕王的消息。他心中一惊,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他立刻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大人,高拱此举怕是想借裕王之手对付我们。”一位谋士说。
徐阶皱了皱眉头:“看来高拱是孤注一掷了。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让裕王改变主意。”
徐阶决定亲自进宫面见太后,解释此事。在王爷面前,徐阶跪地哭诉:“王爷,高拱这是污蔑臣啊。那些所谓的罪证,都是他捏造出来的。臣一心为朝廷,为皇上,却遭此冤枉,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裕王看着徐阶,心中有些动摇。徐阶在朝中经营多年,为朝廷也立下了不少功劳。他一时难以判断谁是谁非。
“徐爱卿,你可有证据证明这些罪证是假的?”裕王问道。
徐阶说:“裕王,这些罪证都是无中生有。高拱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扳倒臣,以图自己的私利。请裕王明察啊。”
裕王叹了口气:“此事暂且搁置吧。我会派人调查清楚的。”
徐阶退出裕王的宫殿,心中虽然有些忐忑,但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裕王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事情就还有转机。
而高拱得知徐阶面见裕王的消息后,心中十分焦急。他担心裕王会被徐阶的花言巧语所迷惑。
“大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啊。”一位幕僚说。
高拱咬了咬牙:“看来我们还得再想办法。徐阶势力庞大,我们必须联合更多的人来对抗他。”
高拱开始暗中联络一些与徐阶有矛盾的官员,试图结成同盟。他知道,只有团结更多的力量,才有机会扳倒徐阶。
朝廷之上,一场更为激烈的权力斗争正在悄然酝酿。那卷黄绫谕旨所引发的波澜,远远没有平息,反而如同涟漪一般,不断扩散,将更多的人卷入其中。而高拱和徐阶这两位权臣之间的对决,也即将迎来更为关键的时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