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开场的两粒进球点燃了战火,不如说是两记突如其来的闷棍,将激战正酣的双方都敲得有些发懵,迫使他们在炽热的情绪中迅速冷静下来。
斯特林那记如同弹珠台碰撞般诡异的进球,让荷兰全队上下都憋着一口难以咽下的闷气。
他们觉得这记丢球带着十足的运气成分,愤懑不平。
而范佩西那脚堪称完美的凌空抽射,其技术难度之高,就连场上的对手李昊都在内心暗自叹服。
他自认,即便是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自己也未必能完成得如此无可挑剔——
要知道,范佩西射门之前,卡希尔虽然冒顶失误,但他的起跳动作本身就对落点判断和射门发力时的身体平衡构成了干扰。
范佩西能在电光石火间调整到最佳状态并打出如此高质量的射门,确实展现了一位顶级射手的超凡功力。
或许正是这两记过于刺激的进球,让此后的比赛节奏并未如人们预想的那样朝着进球大战的方向狂飙突进,反而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骤然慢了下来,甚至显得有些沉闷。
原因无他,这是一场定生死的世界杯淘汰赛,没有哪一方敢在试探出对方虚实前,轻易地押上全部筹码去冒险。
每一次疏忽,都可能意味着万劫不复。
李昊也主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中后场的防守之中。
他非常清楚,眼前这支被称为“无冕之王”的荷兰队,其整体实力永远被外界所低估。
在李昊看来,这支由范加尔精心调教的橙衣军团,或许是本届世界杯上整体性最强、几乎找不到明显短板的球队。
他们阵中人人能攻善守,执行着极其严密的整体战术纪律。
实际的比赛进程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李昊发现自己很难像之前比赛那样,轻松地完成一对一的摆脱。
荷兰队展现出的全攻全守体系,总给人一种在局部人数上占优的压迫感。
很多时候,即便他凭借个人能力过掉了第一名甚至第二名防守球员,总会有第三名橙衣球员及时出现在最危险的位置,用极其强硬的防守将球断走。
这种高强度、高密度的身体对抗和围抢,让球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保护自己,因为一个不留神,就有关键球员受伤的风险。
上半场比赛时间过半,场上的比分依旧定格在1比1。
别说进球了,双方连一脚像样的射门都没有再创造出来。
皮球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场区域来回易主,比赛彻底演变为一场惨烈的绞杀战。
李昊身上那件原本洁白的英格兰战袍,已经因为多次的滑铲、对抗和倒地,快被草屑和泥土染成了“泥色”。
他和鲁尼都不得不频繁回撤到很深的位置,承担起大量的中场拦截和扫荡任务,这完全打乱了赛前部署的进攻节奏。
当然,荷兰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们引以为傲的边路尖刀罗本,同样被英格兰队的针对性防守困在中场,难有作为。
所谓的边路进攻,在双方肌肉森林的层层堵截下,几乎找不到任何缝隙。
僵局一直持续到第33分钟。
李昊在中场线附近背身接到杰拉德的传球,他敏锐地捕捉到荷兰队防守阵型一刹那的松动,突然一个转身加速,仿佛在密不透风的防守中看到了一条稍纵即逝的通道!
灵光乍现之下,他毫不犹豫地将球向着前方空当大力一趟,试图上演一招“人球分过”,传给三秒后的自己!
这一次突破极其突然,眼看就要撕开荷兰队的中场防线!
就在这关键时刻,经验丰富的荷兰核心斯内德毫不犹豫地放出一记精准的战术滑铲!
两人双双倒地,人仰马翻。
主裁判的哨声及时响起,并向斯内德出示了一张黄牌。
斯内德率先从草皮上爬起来,他并没有走开,而是主动走到正站起身拍打泥土的李昊面前,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开口说道:
“这是我的使命。”
语气中没有得意,也没有歉意,只有一种尽到职责的坦然。
李昊迎上他的目光,点了点头,同样平静地回应:
“我理解。”
李昊对斯内德只有尊重。
他们同样身披10号球衣,同样是球队的进攻组织核心,但在这场生死战中,却都不得不首先在防守端倾尽全力,用自己的方式来影响比赛。
李昊心里清楚,如果刚才斯内德没有果断地采取战术犯规,他真的有极大信心带球杀入危险区域,届时会对荷兰队球门造成巨大威胁。
这次犯规,从战术层面上看,是斯内德必须完成的任务。
第41分钟,荷兰队还以颜色,打出一次快速反击。
皮球再次交到右路罗本的脚下,他依旧祭出自己招牌的内切射门绝技,试图强吃年轻的左后卫卢克-肖。
就在罗本起脚打门的瞬间,一道白色的身影全速回追到位,飞身封堵!正是李昊!
他用一记精彩的滑铲,将罗本的射门线路完全封死,皮球重重地打在他的身上弹出了边线。
完成这次关键防守后,李昊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地喘着粗气,同时朝着队友们大声呼喊:
“注意防守!集中精神!”
荷兰队持续施加的巨大压力,让每一位英格兰球员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点。
当主裁判吹响上半场结束的哨音时,双方球员带着1比1的比分走向更衣室。
李昊的感受异常清晰和强烈。
他觉得自己踢得异常别扭,浑身不自在。
这种不适并非源于自身状态低迷,也不是队友支援不力,完完全全是荷兰队这支强大的对手所施加的窒息性压迫造成的。
他同样能感觉到,对面的荷兰球员也绝不舒服,连一向专注于进攻的罗本都多次回到本方半场参与防守,比赛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这,大概就是真正的强强对话,真正的世界杯生死战吧。”
李昊一边擦着汗,一边在心中默想。
他对此役的艰难已经有了无比清晰的认识:
这很可能不是一场能在90分钟内解决的战斗,甚至加时赛的120分钟也未必足够。
最终的结局,或许真的要由最残酷的十二码点球决战来书写。
但他也绝不会放弃在某个时间节点给“无冕之王”致命一击的。
“吾剑.......未尝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