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时间,在人类探索星辰的宏大叙事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在这六十个地球日里,凭借“开拓者一号”不知疲倦地往返穿梭。“广寒宫”空间站早已不再是那个孤零零的核心舱段。此刻,它已然初具规模,成长为一个总质量超过两万吨的庞然大物,静静地悬浮在月球引力圈的特定轨道上,如同一位银色的钢铁巨人,沉默地俯瞰着下方的灰色世界。
它的主体由多个功能各异的巨型模块组合而成: 核心枢纽舱仍然是大脑和心脏,但其周围已经对接了能源模块(配备了小型化聚变反应堆,提供澎湃动力)、居住与生命支持模块(可容纳近百名工程师和科学家长期驻留)、以及初步的精炼与预处理车间。巨大的主桁架结构向四周延伸,如同空间的骨架,上面已经安装了大量的外部设备接口、散热板,以及为未来扩展预留的对接端口。两个大型物资仓库模块已经投入使用,里面分类存放着从地球运来的建设物资、设备零件,以及等待被运走的、由机器人初步筛选过的月球矿物样本。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初具雏形的船坞模块,虽然还不能建造新船,但已经可以为往来的“开拓者”级提供基本的停靠、维护和能源补给服务。
整个空间站结构复杂而有序,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太阳能电池板如同巨大的翅膀,偶尔调整着角度。它已然成为月球轨道上最耀眼的人造天体,是人类在地球之外建立的首个大型工业前哨,象征着文明的力量已初步扎根于地月空间。
而在寰宇航天基地,今天则迎来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巨大的停机坪上,两艘“开拓者级”工业舰正比邻而泊,如同两位即将出征的巨人兄弟。它们流线型的舰体在阳光下反射着冷硬的光泽,充满了力量感。
其中一艘是功勋卓着的“开拓者一号”,它的舰体上甚至能看出多次往返地月留下的细微痕迹,但这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此刻,它正在进行最后的装货作业,庞大的机械臂正将一批用于“广寒宫”进一步扩建的大型结构件和精密设备送入其经过加固的货舱。它的任务明确而持续:继续为“广寒宫”的成长输送养分。
而另一艘,则是崭新的“开拓者二号”舰。它的舰体光洁如新,舷号“tSm-02”熠熠生辉。与一号舰不同,它并未进行工程运输改装,而是完全保留了其最初的设计定位——太空采矿舰。今天,是它的交付与首航之日。
一场简朴而庄重的交接仪式正在二号舰的舷梯旁举行。陈天代表寰宇科技,将一枚象征着舰船控制权的数据密匙,郑重地交到了国家工业集团矿产资源司司长的手中。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今天起,‘开拓者二号’及其未来的姊妹舰,将为国家战略资源的安全与开发披荆斩棘!”司长的话语通过扩音器传遍停机坪,充满了期待。
完成交接后,国家工业集团选拔并培训的首批舰员和工程师队伍,怀着激动与紧张的心情,步入了这艘属于国家的首艘深空采矿舰。他们将驾驭这头钢铁巨兽,去往月球,乃至更远的小行星带,为祖国的工业发展汲取来自宇宙的养分。
“塔台,这里是‘开拓者一号’,货舱封闭完成,所有系统自检绿色,请求起飞许可,目的地‘广寒宫’扩建区。” “塔台,这里是‘开拓者二号’,舰员登舰完毕,各系统准备就绪,请求起飞许可,首航目的地月球风暴洋预选区。”
几乎是同时,两艘舰船的请示信号传到了塔台。
“批准起飞!祝你们任务顺利,一路平安!”
指令下达!
两艘巨舰的“泰山”反重力引擎同时启动,低沉的嗡鸣声仿佛大地深处传来的共鸣。它们在同一时刻,被无形的力量平稳托举离地,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惊人的工业制造精度和可靠性。
升至预定高度后,主离子引擎喷吐出幽蓝色的绚丽尾焰,推动着两艘舰船开始加速,刺破云层,并肩向着浩瀚的太空驶去。这一幕,如同双龙出水,气势磅礴,被地面无数的镜头记录下来,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画面——人类的太空开发,进入了规模化、协同化的新阶段。
经过数日的航行,两艘“开拓者”先后抵达了“广寒宫”空间站附近。
“广寒宫,这里是‘开拓者一号’,请求对接七号物资泊位,卸载扩建材料。” “广寒宫收到,‘开拓者一号’,欢迎回家。七号泊位已清空,对接引导已开启。”
“开拓者一号”轻车熟路地调整姿态,在空间站智能引导系统的辅助下,精准地将其庞大的身躯与指定的外部泊位对接成功。巨大的机械臂开始从它的货舱中卸下那些沉重的“建材”,空间站外部的工程机器人集群立刻上前接手,开始按照预设的蓝图,将这些构件运输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扩建工作,无缝衔接地继续着。
紧接着,“开拓者二号”也首次靠近了这座宏伟的太空枢纽。 “广寒宫,这里是‘开拓者二号’,首次到访,请求临时停靠四号补给泊位,进行最终任务确认与能源补充。” “‘开拓者二号’,欢迎来到‘广寒宫’。四号泊位已准备就绪,允许停靠。很高兴见到你,兄弟。”
一番娴熟的操控后,“开拓者二号”也成功实现了与空间站的对接。国家工业集团的舰员们怀着新奇与震撼,第一次踏入了这座传说中的月轨基地进行短暂休整,并与驻站工程师进行了最后一次任务细节沟通,补满了反应堆的燃料和生命维持系统的消耗品。
短暂的停靠后,两艘巨舰再次分离。
“开拓者一号”将继续留在轨道上,作为移动运输平台和临时工程指挥站,支持“广寒宫”的后续建设。
而“开拓者二号”,则承载着国家的期望,调整航向,向着月球表面那片已知的资源富集区——风暴洋,开始了它的下降程序。它的腹部,那些强大的钻探、采集和初步分选设备已经待命,准备第一次亲吻月壤,为地球带回实实在在的星际财富。
两艘一模一样的巨舰,在“广寒宫”这个共同的支点上,短暂交汇后又奔赴各自不同的使命。一艘致力于建造未来的巢穴,一艘负责攫取当下的宝藏。它们共同书写着人类大规模开发地外资源的新篇章,而那座日益雄伟的“广寒宫”,正是这一切壮举的见证者和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