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龙遁去,光雨消弭,淤泥河畔却依旧笼罩在一片神圣而肃穆的氛围之中。
河水清澈,微波荡漾,仿佛先前那吞噬生命的恐怖泥沼只是一场集体噩梦。然而,岸边泥泞中遗留的战靴、散落的兵器,以及那些被拖拽上岸、惊魂未定、浑身沾满污秽的士卒与战马,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
李世民立于高岗,明光铠上虽沾有点点泥渍,却丝毫未损其威严,反而因那金龙托渡的神迹,周身仿佛萦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辉光。他目光沉静,俯瞰着正在迅速整队的将士。劫后余生的恐惧已被一种狂热的信仰所取代,每一个士兵望向他的眼神,都充满了近乎虔诚的崇拜。无需再多言鼓舞,“真龙天子,受命于天”的信念,已如同种子般深植于每一颗心中。
“陛下!”尉迟恭与张俭等人已设法渡过变得温顺的河道,快步登上高岗。尉迟恭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臣等护驾不力,致陛下身陷险境,罪该万死!幸赖上天庇佑,真龙显圣……”
李世民伸手将他扶起,目光扫过张俭、程名振、长孙无忌等一众心腹重臣,见他们人人面带愧色与后怕,温言道:“此非尔等之过,乃天意使然,亦是朕轻敌冒进之失。然,天既佑朕,便是昭示东征大义在我。今日之事,不必深究缘由,当务之急,是整顿兵马,安抚士卒,速离此地。”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凝重:“那坌达廷的伏兵虽退,盖苏文主力未损。此地不宜久留,传令下去,轻点伤亡,救治伤者,丢弃不必要的辎重,全军即刻向东南方向,往凤凰山一带转移。据探马此前回报,那里地势较高,且有水源,可暂作休整。”
“遵旨!”众将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清点结果很快报来,虽遭遇如此险境,但因金龙显圣及时,加之救援得力,唐军实际陷没损失不过百余人,多为后军辎重辅兵,战兵主力得以保全,已是不幸中的万幸。只是军械物资,尤其是粮草,被淤泥吞没不少,给后续行军带来了压力。
大军迅速开拔,离开这片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淤泥河。队伍之中,再无之前的沉闷与不安,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昂扬的斗志。士卒们低声交谈着,兴奋地回味着那不可思议的一幕,将皇帝的脱险与大唐的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李世民策马行于中军,心中却远非表面那般平静。金龙托渡,固然解了燃眉之急,却也引来了更深层次的思虑。这辽东之地,果然诡异重重。那河床突然软化,狂风骤起,当真只是自然现象?还是如程咬金等人私下议论的那般,是高丽方面有精通异术之人作法?若真是后者,那接下来的征途,恐怕不仅仅是刀兵相见那么简单了。
他回想起出关以来的种种异象,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牵引着局势。这金龙,是顺应天意而来,还是……另有因果?
“陛下,前方再有三十里,便是凤凰山。”斥候的回报打断了李世民的沉思。
他抬头望去,只见远方天际处,一片连绵的山峦轮廓已然显现。山势不算险峻,却蜿蜒如凤翼展翅,在夕阳映照下,披着一层瑰丽的霞光,果然有几分凤凰翱翔的神韵。
“传令,加速行军,务必在日落前,抵达凤凰山麓安营。”
凤凰山,并非一座孤峰,而是由数座山头连绵而成的山脉。主峰形似凤首,两侧山脊延伸,如双翼环抱,形成了一片相对封闭的山谷。谷中有溪流穿行,草木丰茂,确是一处理想的扎营之地。
唐军抵达时,已是暮色苍茫。
长途跋涉加之白日惊魂,人困马乏。李世民下令依山扎营,中军大帐设于山谷中央靠近溪流的一片平坦之地。营寨迅速立起,篝火点点,炊烟袅袅,总算有了片刻安宁。
然而,李世民心中的那丝不安,并未随着营寨的稳固而消散。他登上一处矮坡,仔细观察着四周地形。这凤凰山谷,入口狭窄,内部宽阔,看似易守难攻,但若被敌军堵住出口,截断水源,便是绝地。
“辅机(长孙无忌字),你看此地如何?”李世民问道。
长孙无忌捻须沉吟:“陛下,此地利于休整,却不利于久驻。我军新遭挫折,士气虽旺,实则疲惫,需借此恢复元气。然,需谨防敌军窥伺,尤其需加强谷口及两侧山脊警戒。”
李世民点头:“正合朕意。命尉迟敬德领精兵五千,驻守谷口,多设鹿角拒马,严防死守。程名振领三千人,巡视两侧山脊,不得有误。另,多派斥候,探查方圆五十里敌情,尤其是盖苏文主力动向。”
“臣即刻去办。”
安排妥当,李世民稍感心安。回到御帐,他屏退左右,只留一盏孤灯。
白日里金龙托渡的景象再次浮现脑海,那威严的龙眸,那温暖浩大的力量……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感受着空气中似乎仍未完全散去的、若有若无的神圣气息。
“真龙……天子……”他低声自语,目光深邃,“若朕果真是天命所归,为何征途依旧如此坎坷?若这金龙是来助朕,它又从何而来?此番东征,究竟是对是错?”
一连串的疑问,无人能答。帐外,传来巡夜士兵整齐的脚步声与刁斗敲击之声,更显帐内寂静。
一夜无事。
次日,唐军开始全力休整。救治伤员,清点剩余粮草,修理军械,士气在稳定的环境中逐渐恢复。秦琼在后队医护的精心照料下,病情也略有好转,虽仍不能骑马,但已能坐起与人交谈,听闻淤泥河惊变与金龙显圣,亦是嗟叹不已,深恨自己未能亲见,更未能护驾。
然而,平静只持续了两日。
第三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凄厉的警号声便划破了山谷的宁静!
“报——!”一名斥候满身血污,连滚带爬地冲入中军大帐,“陛下!大事不好!盖苏文亲率大军八万,已将我凤凰山团团围住!谷口之外,旌旗蔽日,敌军正在架设炮车、云梯!”
帐内众将闻言,皆尽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