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晕,煤窑里却很凉爽。李铮正和陈婉儿研究周青传来的密信——信里说,敌占区的临城县里,有个废品收购站,老板是伪军贾贵的远房亲戚,收购站里囤积了不少废旧金属,包括锡罐、铜丝、旧农机零件,还有少量废弃的子弹壳。
“贾贵?”刘满仓凑过来看信,眉头一皱,“这个贾贵是临城县的警备队队长,手下有五十多个伪军,平时在城里欺软怕硬,还帮鬼子搜刮粮食,老百姓都恨透他了!”
王铁锤把手里的铁钳往地上一磕:“既然是汉奸的亲戚,那咱们就去把他的废品收购站端了!不仅能弄回金属,还能给老百姓出口气!”
李铮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贾贵的警备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收购站在县城里,周围有鬼子的据点,咱们不能硬来,得悄悄行动,速战速决。”他看向刘满仓,“满仓,你熟悉临城县的地形,你制定个突袭计划,咱们选晚上行动,避开鬼子的巡逻队。”
刘满仓立刻拿出一张手绘的地图——是他之前侦察时画的,上面标着临城县的街道、鬼子据点和废品收购站的位置。“收购站在县城的西北角,离鬼子据点有两里地,晚上九点后,鬼子的巡逻队会减少,咱们可以从城墙的排水口进去,那里的守卫只有两个伪军,很好解决。”他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圆圈,“收购站的后门有个小仓库,金属应该都放在那里,咱们进去后,直接去仓库搬东西,得手后从原路撤退,前后不超过一个小时。”
众人都觉得计划可行,立刻开始准备。王铁锤带着学徒,用剩下的火药和陶罐,做了十个简易炸药包——要是遇到伪军阻拦,就用炸药包威慑;陈婉儿准备了医疗包,里面有纱布、酒精和止血药,还带了两瓶辣椒水——对付伪军,不用真枪实弹,辣椒水就能让他们失去反抗能力;孙小虎则找了根长竹竿,顶端绑上铁钩,用来翻城墙;李铮挑选了十名身手好的战士,加上刘满仓、王铁锤和孙小虎,一共十四人,组成突袭小队。
傍晚时分,突袭小队趁着夜色,往临城县出发。山路崎岖,众人走得很快,两个多小时后,就到了临城县外的树林里。刘满仓先去侦察,没过多久就回来报告:“城墙排水口的守卫果然只有两个伪军,正靠在墙上抽烟,没什么警惕性。”
李铮让众人隐蔽好,自己和刘满仓、孙小虎先去解决守卫。三人猫着腰,悄悄靠近排水口——两个伪军正聊着天,手里的步枪斜挎在肩上,根本没防备。孙小虎突然冲上去,用竹竿上的铁钩勾住一个伪军的脖子,另一个伪军刚想喊,刘满仓立刻捂住他的嘴,把辣椒水喷进他的眼睛里。两个伪军疼得直打滚,李铮和刘满仓赶紧把他们绑起来,堵上嘴,藏进旁边的草丛里。
众人从排水口钻进县城,按照地图指引,往废品收购站走。晚上的街道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狗吠声。快到收购站时,突然遇到了一队伪军巡逻队——有五个人,正摇摇晃晃地走着,嘴里还哼着小调。
“快躲起来!”李铮压低声音,带着众人躲进旁边的胡同里。巡逻队走得很慢,眼看就要到胡同口,王铁锤悄悄拿出一个炸药包,拉开引信,往远处的空地扔去——“嘭”的一声巨响,巡逻队吓得赶紧趴在地上,以为是八路军的大部队来了,纷纷往鬼子据点的方向跑。
“快走!”李铮带着众人,趁机冲到收购站的后门。孙小虎用铁钩撬开后门的锁,众人悄悄进去,直奔仓库。仓库的门没锁,推开一看,里面堆满了废旧金属——有半人高的锡罐堆,还有几箱旧弹壳,角落里还放着几个废弃的农机齿轮,都是能用的好东西。
“快搬!”众人立刻行动起来,把锡罐、弹壳和齿轮往带来的布袋里装。每个人都背了满满一布袋,有的甚至怀里还抱了几个锡罐。就在这时,收购站的老板被动静吵醒,穿着睡衣跑了出来,看到众人,刚想喊,陈婉儿立刻把辣椒水喷了过去,老板疼得捂着眼,倒在地上直哀嚎。
“别管他,赶紧撤!”李铮看东西搬得差不多了,立刻下令撤退。众人按原路返回,从排水口钻出城墙,一路狂奔,等回到树林里,才松了口气——前后正好用了五十分钟,没被鬼子发现。
回到煤窑时,天已经快亮了。众人把缴获的金属卸下来,清点了一下:三百多个锡罐,五百多个旧弹壳,还有十几个农机齿轮,足够作坊生产一千多发复装子弹,还能用来做机床的零件。
“这个贾贵,倒是帮了咱们大忙!”孙小虎拍着锡罐,笑得很开心,“以后要是缺原料,咱们再去他的收购站‘拿’!”
李铮却皱起了眉头:“贾贵肯定会发现收购站被偷,他要是上报鬼子,以后咱们再去敌占区弄原料就难了。不过他是个贪生怕死的人,说不定不敢上报,怕被鬼子追责——毕竟收购站里的金属,很多是他私藏的,没上报给鬼子。”
果然,没过多久,周青就传来消息:贾贵发现收购站被偷后,气得跳脚,但真的没上报鬼子,只私下里让警备队加强了巡逻,还把废品收购站的老板骂了一顿,说是“自己没看好门,跟鬼子没关系”。
“看来这个贾贵,以后还能‘帮’咱们不少忙!”刘满仓笑着说,“只要咱们不把他逼急了,他肯定不敢跟鬼子说实话,咱们以后缺原料,就找他的麻烦!”
众人都笑了起来,之前的原料焦虑一扫而空。王铁锤立刻带着学徒,开始处理缴获的金属——把锡罐剪开,熔化成锡液;把旧弹壳筛选一遍,好的留下修复,坏的熔成铁水,用来做手榴弹的弹体;农机齿轮则交给孙小虎,看看能不能改造成机床的零件。
陈婉儿看着忙碌的众人,对李铮说:“有了这些原料,咱们不仅能生产复装子弹,还能加快机床的组装进度。之前缺的齿轮,说不定能用农机齿轮改造,这样机床就能早点造好,以后生产武器就更方便了。”
李铮点了点头:“没错!现在子弹原料解决了,咱们就把重心放在机床组装上。等机床造好,咱们就能加工更精密的零件,比如步枪的枪栓、手榴弹的引信管,不用再靠手工锻打,效率能提高好几倍。”
中午时分,煤窑里又响起了熔锡的“噼啪”声、敲打弹壳的“叮叮”声和讨论机床改造的说话声。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因为他们知道,每多处理一块金属,每多改进一个零件,就离打败鬼子更近一步。
而在临城县的警备队据点里,贾贵正对着手下发脾气,把收购站被偷的气都撒在他们身上,却绝口不提要上报鬼子的事。他不知道,自己的贪生怕死,反而成了八路军作坊的“原料供应商”,为抗战事业“贡献”了一份意想不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