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团部的院子里就挤满了人。战士们扛着缴获的武器,抬着回收的物资,整齐地排在院子两侧;村民们也来了不少,有的帮忙搬运粮食,有的帮着清点弹药,整个院子里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张大山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身边围着各营营长和后勤负责人。“现在开始清点战果,一个营一个营报,要准确,不能漏!”张大山的声音洪亮,压过了院子里的嘈杂声。
一营营长王铁柱首先站出来,大声说:“报告团长!一营在这次战斗中,歼灭日军156人,击毁装甲车1辆,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53支、手榴弹120颗、子弹2500发,还有压缩饼干10箱!”
“好!”张大山在笔记本上记下,又看向二营营长刘勇。
刘勇上前一步,笑着说:“报告团长!二营歼灭日军144人,击毁装甲车1辆,缴获步兵炮1门、重机枪1挺、步枪47支、子弹2000发,还烧了鬼子的补给站,缴获粮食50袋!”
院子里立刻响起一阵掌声,战士们都兴奋地议论起来——两门重机枪、一门步兵炮,这可是大收获!
张大山也笑着点点头,继续问:“三营和支援队呢?”
三营营长和李铮一起上前。三营营长说:“报告团长!三营歼灭日军30人,缴获步枪10支、子弹500发,还俘虏日军2人!”
李铮接着说:“报告团长!支援队在战场回收弹壳3000多发,修复步枪23支、轻机枪2挺,回收完好子弹500发、手榴弹30颗,还有日军的指南针、地图等物资一批!另外,军工作坊的三个备用点都完好无损,机床零件、原材料和已生产的武器弹药都没损失!”
“太好了!”张大山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说,“这次咱们一共歼灭日军330人,击毁装甲车2辆,缴获重机枪2挺、步兵炮1门、步枪110支、子弹7500发、手榴弹170颗,还有粮食50袋、压缩饼干10箱!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军工作坊没受任何损失,这可是咱们以后打鬼子的本钱!”
院子里的战士和村民们立刻欢呼起来,有的互相拥抱,有的举起步枪朝天开枪,喜悦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一个老大娘提着一篮鸡蛋,走到张大山面前:“张团长,你们打跑了鬼子,保护了咱们的家园,这鸡蛋你们拿着,给战士们补补身子!”
张大山接过鸡蛋,感动地说:“谢谢大娘!不用这么客气,保护老百姓是咱们八路军的本分!”
清点完战果,张大山让后勤人员把缴获的武器和物资分类存放:重机枪和步兵炮架在团部的制高点上,作为防御武器;步枪和子弹分发给各营战士;粮食和压缩饼干交给炊事班,保证战士们能吃饱饭。
李铮则带着维修小组和作坊的工人,赶回三个备用点,准备把机床零件和原材料运回作坊。西北方向的山洞里,孙师傅正带着几个工人检查机床零件,看到李铮进来,赶紧迎上去:“李队长,你可来了!这些零件都好好的,没受潮,没损坏,只要运回作坊,咱们明天就能重新开工!”
李铮点点头,走到装着车床主轴的木箱子旁,打开箱子检查:主轴用浸了机油的棉布裹着,一点锈迹都没有。“好!咱们现在就开始搬,争取今天天黑前把所有零件和原材料都运回作坊!”
工人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扛着木箱子,有的抬着原材料,小心翼翼地往洞外走。村民们也赶来帮忙,有的牵着骡马,有的背着布包,把零件和原材料往作坊运。山路上,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脸上满是笑容。
到了下午,所有的机床零件和原材料都运回了作坊。李铮带领工人们,按照之前的编号,开始组装机床。孙师傅负责组装车床,刘姐负责调试铣床,王小柱则帮忙搬运零件,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作坊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李队长,你看这车床组装好了,试一下吧?”孙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对李铮说。
李铮点点头,走到车床旁,启动机器。车床“嗡嗡”地转动起来,声音平稳,没有任何杂音。他拿起一块钢材,固定在车床上,用高速钢刀具加工了一个简单的零件——零件的精度和之前一样,甚至比之前更光滑。
“太好了!车床没问题!”李铮高兴地说,工人们也欢呼起来。
就在这时,张大山走进了作坊。他看着组装好的机床,又看了看旁边堆放的原材料,笑着说:“李铮,你们效率真高!这么快就把机床组装好了,看来很快就能恢复生产了。”
李铮点点头:“明天就能开始生产迫击炮和子弹,咱们缴获的重机枪和步兵炮,我想拆开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改进咱们的土造武器,让咱们的火力更强。”
张大山赞同地说:“好主意!你需要什么支持,尽管跟我说,团部一定全力配合。这次战斗证明,咱们的军工生产太重要了,有了足够的武器和弹药,才能打胜仗!”
傍晚时分,作坊里的机床都组装完毕,原材料也分类存放好了。李铮站在作坊门口,看着夕阳下的太行山,心里充满了信心。这次扫荡,八路军不仅守住了根据地,还缴获了大量武器物资,军工作坊也完好无损——这为以后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转身对身边的工人们说:“同志们,明天咱们就开始生产!多造一门迫击炮,多复装一发子弹,就能多消灭一个鬼子!咱们一定要努力生产,和前线的战友们一起,把小鬼子彻底赶出太行山,赶出中国!”
工人们齐声响应,声音坚定而有力。作坊里的灯渐渐亮了起来,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太行山谷,也照亮了八路军抗击日寇的希望之路。李铮知道,这场战斗虽然结束了,但新的战斗还在等着他们——恢复生产、改进武器、迎接鬼子的下一次进攻……但他有信心,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打不赢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