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周才手中如同变戏法般多了一个温润的白玉瓶。
他拔开瓶塞,一股沁人心脾、令人精神一振的奇异药香瞬间弥漫开来,甚至将空气中的血腥味都压了下去。
他走到廖九面前,倒出一颗筷子大小、色泽碧绿、圆润莹澈的丹药,递了过去。
“谢谢周爷……又给您添麻烦了……”廖九挣扎着想要行礼,却被周才用眼神制止。
他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丹药,入手只觉一片温润,那浓郁的生机药力仿佛透过皮肤都能感受到。
他看着周才,脸上血迹未干,眼眶通红,表情似哭似笑,充满了无尽的感激、羞愧、后怕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他感激周才又一次如同天神下凡般拯救了他们;他羞愧于自己的识人不明和无能,竟需要周爷亲自来处理这等烂摊子;他后怕于刚才那真正的生死一线;更震撼于周才那深不可测、宛若神魔的手段。
周才淡淡道:“服下,运功化开药力。”语气虽淡,却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
廖九重重点头,毫不犹豫地将清灵丹纳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瞬间化作一股磅礴却又无比温和清润的药力洪流,如同甘霖般涌入他几乎干涸撕裂的经脉和受创的内腑!难以言喻的舒坦感瞬间驱散了剧痛。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断裂的骨骼处传来阵阵麻痒,受损的脏腑被快速滋养修复,甚至连消耗殆尽的体力都在飞速恢复!
“神药!真是神药!”廖九心中狂震,不敢怠慢,立刻依言盘膝坐好,全力运转内功,引导药力疗伤。
周才又将玉瓶递给旁边一个伤势较轻、看得目瞪口呆的帮众:“每人一颗,分下去。”
那人如梦初醒,双手近乎虔诚地接过玉瓶,手都在发抖。
他们这些刀头舔血的汉子,何曾见过如此神奇的丹药?
光是闻一闻药香,就感觉精神好了不少!他们看着周才的眼神,充满了无尽的敬畏、狂热和感激!
“多谢周爷赐药!”
“周爷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
镖师们激动地低声说着,小心翼翼地分服丹药。
丹药入腹,效果立竿见影。重伤者的痛苦呻吟很快变成了惊喜的抽气声,轻伤者几乎瞬间就感觉伤势好了大半!一股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周才的死心塌地之情,在每个人心中汹涌澎湃。
他们之前或许对这位神秘的“周爷”只是敬畏,但经过今日之事,亲眼目睹他弹指间灭杀四品强敌,又随手拿出如此珍贵的丹药救治他们这些“卑贱”之人,这种敬畏早已转化为了近乎信仰般的忠诚和狂热!
廖九一边运功,一边感受着身体的快速恢复,心中的波澜难以平复。
他知道,从今天起,他这条命,以及这百余兄弟的命,就彻底卖给周爷了。
周爷给予的,不仅仅是救命之恩,更是给了他们新生和无法想象的希望。
破庙前,阳光正好。
之前弥漫的杀气和绝望已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焕然一新的生机和无比坚定的凝聚力。
……
周才看着廖九等人伤势在清灵丹的神效下迅速稳定,气息逐渐平稳,这才再次开口,语气中多了一丝此前未有的审慎:“伤好之后,将此地的痕迹处理干净。豪州之事,倒是我先前考虑不周了。”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那些堆积的粮袋,“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你们手握两万斤精粮,却又无足够实力震慑宵小,犹如稚子抱金过市。经此一闹,杜心五等人虽除,但消息难保不会走漏,只怕会有更多贪婪的目光盯上这里。”
廖九经过这番生死磨难,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只凭一腔热血行事的莽夫,他深感赞同地重重点头,脸上带着后怕与忧虑:“周爷所言极是!树大招风,若无雷霆手段镇守,这两万斤精粮非但不是依仗,反而是催命符!我担心……后续麻烦会接踵而至。”
“嗯。”周才颔首,“既然如此,我便在豪州多逗留几日。”
他目光变得深远起来,一个更为现实和长远的问题摆在了面前。
廖九他们如今占据这破庙,犹如一盘散沙,连个稳定的据点都没有,人员吃住都成问题,谈何发展壮大?
仅靠这两万斤粮食,坐吃山空,最多也只能啸聚一时,根本无法形成可持续的基业,最终难免重蹈覆辙,甚至可能沦为流寇,这与他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
在江州时,目睹朱雀的困境,他便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要想真正发展成一股强大且持久的势力,绝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拉帮结派、占地为王的模式。那无异于沙上筑塔,难以长久。
他的思维不由地跳脱出这个时代的框架,回到了重生前的认知体系。
“必须像经营一家现代企业一样……”周才心中暗道,“要有统一的名称、明确的目标、核心的产业、可复制的模式以及……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唯有如此,才能将高霸天、廖九、朱雀这三股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最终像连锁店一样,将影响力铺遍全国乃至更远的地方。”
目前,他只是给了他们启动资金和物资,却并未提供一个清晰、可执行的发展蓝图和制度保障。这确实是他之前的疏忽。
“所以,当务之急,是先确立一个共同的名号,规划出核心的产业方向。”周才的思路愈发清晰,“这对于我掌控全局,以及对于这股势力本身的长远发展而言,才是正道。”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眺望着破庙外连绵的山峰,思维却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构想中。
“起个什么样的名字?”他沉吟着。一个深植于灵魂深处的名字自然而然地率先涌现——
“华夏。”
这个词,承载着太多厚重的情感与记忆。最初,它指的是中原沃土,是黄河文明的心脏;历经五千年的风霜雨雪,它早已成为那片土地上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图腾与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