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阳光变得热烈起来,催生着万物蓬勃生长。桃源村的重建工作已接近尾声,新修建的房屋粉墙黛瓦,错落有致地立在山坡上,比以往更加整齐坚固。被山洪冲刷过的土地,在村民们的精心照料下,补种的庄稼已然成片翠绿,焕发出新的生机。
合作社的新作坊选址在村尾一处地势较高、通风良好的平地上,紧邻溪流,取水方便。地基已经打好,青石垒砌的墙基看上去十分牢靠。福伯和大山叔正带着几个泥瓦匠和木工师傅忙活着砌墙、上梁,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工匠们的吆喝声,汇成了一曲充满希望的劳动乐章。
林晚几乎每天都要到工地转上几圈,查看进度,协调材料。她头上戴着草帽,脸颊被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挽起的袖口下,手臂也结实了不少。
“福伯,这墙砌得真平整!”林晚看着已经齐腰高的墙体,由衷地赞叹。
福伯抹了把汗,笑呵呵地说:“那是!咱们请的都是十里八乡最好的师傅!这作坊是咱们‘桃源印记’的脸面,可不能马虎!”他指着旁边堆放的木料,“你看这梁木,都是选的上好杉木,结实着呢!”
另一边,巧婶带领的“桃源手作”小组也没闲着。虽然新作坊还没建好,但她们已经在临时清理出的干净房间里,按照林晚和陆子川制定的初步规范,开始小批量试生产改进后的“七白膏”和几种新的草药香囊。巧婶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从草药的清洗、研磨,到配料、搅拌、装罐,都要求一丝不苟。
“咱们现在做的,可是要卖到大城市去的,不能坏了‘桃源’这个招牌!”巧婶经常这样对组里的妇女们说。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因为这意味着,她们不仅能在家门口赚到钱,还能做出受人欢迎的产品,脸上有光。
这天下午,陆子川从省城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带来了好消息。他通过朋友联系到了一家专门生产小型中药材加工设备的厂家,对方听说桃源村的情况后,很感兴趣,愿意以优惠的价格提供一套适合合作社初期使用的清洗、切片、烘干设备,并且可以派技术人员上门安装指导。
“太好了!”林晚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这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陆大哥,辛苦你了!”
“不辛苦,”陆子川摆摆手,脸上也带着兴奋,“看到咱们的计划一步步实现,我比什么都高兴。另外,包装设计稿也出来了,我带了几个样品回来,大家看看怎么样。”
他拿出几个设计简洁雅致的纸盒和瓷罐,上面印着“桃源印记”的Logo和产品名称,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不失精致感。大家传看着,都赞不绝口。
“真好看!这盒子一装,咱们的东西立马显得高档了!”巧婶爱不释手地摸着一个装香囊的锦缎小袋。
趁着大家高兴,林晚提出了下一步的想法:“设备和新包装到位后,我们的加工能力就能初步形成。我打算,等新作坊一建好,就正式向市场推出我们的‘桃源印记’系列产品。首批主打菊花茶、黄精片和‘七白膏’。销售渠道方面,除了巩固‘清心堂’这样的老客户,我想请陆大哥帮忙,尝试在省城的健康生活馆、精品民宿和一些线上平台进行推广。”
“这个思路好!”陆子川非常赞同,“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产品需要好的渠道和宣传。线上平台我来负责联系,线下我可以带样品去跟我的一些合作伙伴谈。”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收工。新作坊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晰。林晚和陆子川并肩走在回村的路上,看着远处袅袅升起的炊烟,听着溪水潺潺的声音,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林晚,”陆子川忽然开口,语气真诚,“看着桃源村一天天变好,看着你带着大家一步步往前走,我真的很佩服你。能参与到这份事业里,是我的荣幸。”
林晚转过头,对上他清澈的目光,微微一笑:“陆大哥,别这么说。没有你和大家的帮助,我一个人什么也做不成。桃源村是大家的桃源村,未来的路,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晚风吹拂,带来田野的清香。希望的种子已经播下,并且开始破土发芽。林晚知道,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而那个关于联合治水、关于更大发展的梦想,也像一颗深埋的种子,在她心中静静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