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前后,几场秋雨终于停歇。天空像是被彻底洗过一般,湛蓝通透,显得格外高远。阳光变得金黄而柔和,不再灼热,暖暖地照在刚刚经历过雨水洗礼的山川田野上。空气清新凛冽,带着泥土和成熟作物混合的芬芳。
最让人欣喜的是,被雨水滋养后的晚熟作物长势极好。稻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在阳光下泛着饱满的光泽。药田里,最后一批等待霜降的药材也进入了最后的养分积累阶段,叶片肥厚,根茎充实。
中秋节转眼将至。合作社的院子里,那棵老桂树已然盛放,金黄色的细小花朵簇拥成团,浓郁的甜香飘散在整个村庄,与丰收的气息交织在一起,酝酿着节日的喜悦。
今年不同往年。联合社的首次大规模采收顺利完成,效益远超预期;桃源溪治理工程进展顺利,沿岸村庄的安全得到了保障;“桃源印记”的品牌在市场上初步站稳了脚跟。这个中秋节,注定是一个值得庆祝和感恩的节日。
合作社决定,今年的中秋,要办得热闹一些。提前几天,巧婶就带着妇女们开始忙碌起来。她们用新收的糯米打年糕,用自家种的芝麻、花生做馅料,蒸制象征团圆如意的月饼。作坊里还特意用新采的桂花,尝试酿制了一批桂花蜜和桂花酒,准备在节前给社员们分发。
林晚和福伯等人则忙着结算和分红。算盘噼啪作响,账目清晰。当一份份用红纸包好的分红款发到每位社员手中时,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清溪村和柳林村的代表也来了,他们拿到联合社的分红时,激动得眼眶泛红。这笔钱,不仅仅是收入,更是对他们选择信任、参与联合发展的最好回报。
“周支书,赵大姐,”福伯笑着对他们说,“今年只是个开头,往后咱们一起努力,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一定!一定!”周支书紧紧握着福伯的手,“跟着联合社干,我们有信心!”
中秋之夜,天公作美,一轮皎洁的圆月早早挂上天际,清辉洒满大地。合作社的院子里,摆开了长长的条桌,上面放满了各家各户带来的拿手菜、瓜果,以及合作社准备的月饼、桂花酒。全村的老少几乎都聚到了一起,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林晚、福伯、墨兰、巧婶、大山叔、水生、陆子川(他特意从省城赶了回来),还有周支书、赵大姐等,大家围坐一桌,举杯共庆。
“来,”福伯作为长者,率先举杯,声音洪亮,“这第一杯酒,敬咱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它养育了咱们!”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桂花酒的甜香在唇齿间弥漫。
“这第二杯,”福伯再次满上,“敬咱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是大家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了今年的好收成!”
“干杯!”更加热烈的响应。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这第三杯,”福伯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晚身上,“敬咱们的晚丫头!是她带着咱们,闯出了这条新路子!”
“敬晚丫头!”大家齐声附和,目光都聚焦到林晚身上。
林晚连忙站起身,端着酒杯,有些不好意思,又十分感动:“福伯,各位叔伯婶子,兄弟姐妹们,大家千万别这么说。桃源村能有今天,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是靠我们团结一心。这杯酒,我敬大家!愿我们桃源村,就像今晚这轮明月,圆圆满满,今后的日子,越来越亮堂!”
“说得好!”
“干杯!”
明月当空,清辉如水。院子里,人们吃着、喝着、聊着,孩子们在月光下追逐嬉戏。桂花的香气、美食的香味、人们的笑语声,汇成了一曲幸福祥和的乐章。
林晚抬头望着那轮圆满的明月,心中充满了宁静与感恩。她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挑战,但只要有这轮明月在心,有这群可爱的人同行,她便无所畏惧。
月满人团圆,心暖秋意浓。这个夜晚,注定将留在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成为支撑他们继续前行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