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八,长安西市飘着零星小雪,却挡不住 “逸品小厨” 门前的热闹气息。这家紧挨着 “逸品轩” 西市店的小厨,从筹备初期就备受关注 —— 百姓们早就听说李公子要推出 “西域红果炒鸡蛋”“冰糖红烧肉” 等新奇菜品,还能 “点餐送上门”,纷纷盼着开业这天来尝鲜。
天还没亮,李逸就带着阿贵、两位厨师和三位服务员,在小厨里做最后的准备。厨房内,铁锅擦得锃亮,番茄、鸡蛋、五花肉、黄瓜等食材整齐地摆放在案台上;前厅里,十张榆木桌椅擦拭干净,靠窗的 “景观座” 铺着新的蓝布桌布,墙上挂着陈先生亲笔写的菜品介绍木牌,上面用苍劲的字迹写着:“番茄炒蛋 —— 西域红果炒鸡蛋,酸甜开胃;红烧肉 —— 冰糖慢炖,软糯入味;凉拌黄瓜 —— 蒜末香醋,清爽解腻”,一目了然。
“阿贵,外卖食盒都准备好了吗?” 李逸一边检查番茄的新鲜度,一边问道。为了推出 “外卖” 服务,他特意让工匠定制了一批长方形食盒 —— 外层是竹编框架,内层是陶土碗,碗口用油纸密封,既能保温,又能防止汤汁洒漏;食盒上还刻着 “逸品小厨” 的标识,方便识别。
阿贵连忙点头,指着墙角堆叠的食盒:“公子放心,五十个食盒都准备好了,还安排了五个伙计负责送餐,跑腿费五十文一次,不管多远,只要在长安城内,半个时辰内保证送到。”
厨师张师傅正在调试红烧肉的火候,听到两人对话,笑着说:“公子,这外卖服务真是新鲜!我在长安做了二十年厨师,还是第一次见食铺能送餐上门,百姓们肯定觉得稀奇。”
“要的就是新鲜。” 李逸笑着说,“咱们的菜品和服务都要创新,才能在这么多食铺里站稳脚跟。张师傅,红烧肉的冰糖炒色再把控一下,一定要炒出琥珀色,口感要软糯不腻。”
张师傅应了一声,将冰糖放进铁锅,小火慢炒。随着冰糖渐渐融化,变成深琥珀色,散发出清甜的香气,再倒入焯好水的五花肉翻炒,肉块瞬间裹上诱人的糖色,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肉香。
辰时三刻,“逸品小厨” 正式开业。李逸和阿贵一起剪断门前的红色绸带,伙计们敲响了悬挂在门口的铜铃,清脆的铃声在西市回荡。早已等候在门口的百姓们蜂拥而入,瞬间将小厨挤满。
“李公子,这‘西域红果炒鸡蛋’就是用那番柿做的?” 一位老大娘指着菜单,好奇地问。
“是的,大娘。” 李逸笑着解释,“这番茄是从西域传来的,我们先用糖腌制去除酸涩味,再和鸡蛋一起炒,酸甜可口,特别开胃,您要不要试试?”
老大娘犹豫了一下,点头说:“那给我来一份番茄炒蛋,再来一个玉米饼。”
“好嘞!番茄炒蛋一份,玉米饼两个,您找地方坐,马上就好!” 服务员小翠麻利地记下订单,转身往后厨传菜。
前厅里,百姓们对着菜单议论纷纷,大多选择尝试新奇的番茄炒蛋和红烧肉;也有不少人对 “外卖” 服务感兴趣,围在阿贵身边询问:“小哥,真能送餐上门?我家住在南街,能不能送?”“我要订两份红烧肉,送我家老爷府里,半个时辰能到吗?”
阿贵耐心地一一解答:“各位放心,长安城内都能送,只要写下地址和时辰,我们保证准时送到,食盒还能回收,下次订餐可以减五文钱。”
很快,第一位点外卖的顾客出现了 —— 西市绸缎铺的王老板,他要订三份番茄炒蛋、两份红烧肉,送到铺子里给伙计们当午饭。阿贵认真记下地址,让厨师优先制作,不到一刻钟,打包好的食盒就递到了送餐伙计手中。王老板看着密封严实的食盒,惊讶地说:“这么快?你们这效率,比我自己去买还方便!”
后厨内,两位厨师忙得热火朝天。张师傅负责炒番茄炒蛋,只见他将腌制好的番茄倒入热油中,翻炒出汁后,加入打散的鸡蛋,蛋液瞬间凝固,与番茄汁融合在一起,散发出酸甜的香气;另一位李师傅则负责炖红烧肉,肉块在铁锅中咕嘟作响,冰糖的甜香与肉香交织,让人闻之欲醉。
“李公子,你这番茄炒蛋太香了!我在西市逛了这么多年,从来没闻过这么特别的香味!” 一位路过的书生被香味吸引,走进小厨,当即点了一份番茄炒蛋和一碗米饭。
就在小厨忙得不可开交时,门口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李小子,听说你开了小厨,特意来尝尝你的新奇菜品!”
李逸抬头望去,只见李白穿着白衣,腰间挂着酒葫芦,带着王维等几位文人,大步走了进来。百姓们认出这位诗仙,纷纷起身行礼,李白却摆了摆手,笑着说:“大家不用多礼,我今天就是来吃菜的,不是来作诗的!”
“太白兄,摩诘兄,快请坐!” 李逸连忙迎上前,将他们引到靠窗的景观座,“你们来得正好,刚炒好的番茄炒蛋,还有炖得软糯的红烧肉,保证你们喜欢。”
李白拿起菜单,看着 “番茄炒蛋” 四个字,好奇地问:“这番茄就是西域传来的红果?我之前在西域见过,听说味道酸涩,你怎么把它做成菜的?”
“用糖腌制一下,就能去除酸涩味,还能增加甜味。” 李逸解释道,“我这就让厨房给你们上一份番茄炒蛋、一份红烧肉、一份凉拌黄瓜,再配上你们爱喝的新丰酒。”
很快,菜品就端了上来。番茄炒蛋色泽鲜艳,红色的番茄裹着金黄的鸡蛋,散发着酸甜的香气;红烧肉块大肉厚,裹着琥珀色的酱汁,看起来油亮诱人;凉拌黄瓜翠绿清爽,上面撒着蒜末和芝麻,淋着香醋,让人食欲大开。
李白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番茄炒蛋放进嘴里,酸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散开,鸡蛋的嫩滑与番茄的多汁完美融合,让他眼睛一亮:“好!好吃!这味道太特别了,酸甜开胃,比酒楼里的山珍海味还好吃!”
他又夹了一块红烧肉,入口即化,软糯不腻,冰糖的甜香与肉香在嘴里交织,让人回味无穷:“这红烧肉也好吃!比我之前吃的做法更入味,你这小子,不仅会做香膏、改良犁,还会做菜,真是个全才!”
王维也尝了一口凉拌黄瓜,清爽的口感解腻又开胃,笑着说:“这凉拌黄瓜也很有巧思,蒜末和香醋搭配得正好,夏天吃肯定更舒服。”
李白吃得兴起,连吃三碗米饭,将一盘番茄炒蛋、半盘红烧肉吃得干干净净,还意犹未尽地说:“李小子,再给我来一份番茄炒蛋,我要打包带走,回去给贺知章那老夫子也尝尝!”
周围的百姓看到李白对番茄炒蛋赞不绝口,纷纷跟风点单:“我也要一份番茄炒蛋!”“给我来两份,一份堂食,一份打包!”“我要订五份番茄炒蛋,送餐上门!”
一时间,“番茄炒蛋” 成了小厨的爆款菜品,厨师们不得不加快炒制速度,阿贵和服务员们也忙得脚不沾地,既要招待堂食顾客,又要处理外卖订单,送餐伙计们更是跑得满头大汗,却依旧笑容满面。
午时过后,雪渐渐停了,小厨的客流却丝毫没有减少。阿贵趁着空闲,匆匆跑到后厨,对李逸说:“公子,截止到现在,咱们已经卖出两百份番茄炒蛋、一百五十份红烧肉、八十份凉拌黄瓜,外卖订单也有三十多份,营业额已经突破八十贯了!”
“八十贯?” 李逸惊讶地挑眉 —— 之前预估首日营业额能有五十贯就不错了,没想到远超预期!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心里满是喜悦:“太好了!让大家再坚持一下,下午可能还有一波客流,千万别出岔子。”
正说着,门口又传来一阵马蹄声。苏瑶穿着一身淡粉色襦裙,带着侍女,笑着走进来:“李公子,我听说你这小厨开业,特意来捧场。刚才在门口看到好多人,看来生意很火爆啊。”
“苏小姐来了,快请坐。” 李逸连忙迎上前,“刚忙完一波,正好有位置。要不要尝尝番茄炒蛋?太白兄刚才连吃三碗,还打包带走了。”
苏瑶笑着点头:“早就听说这道菜特别,我也想尝尝。再给我来一份凉拌黄瓜,最近吃了太多油腻的,正好解解腻。”
很快,菜品端上桌。苏瑶尝了一口番茄炒蛋,酸甜的口感让她眼前一亮:“真的很好吃!番茄的酸味被糖中和了,还保留了果香,鸡蛋也很嫩滑,比我想象的还美味。”
她又尝了一口凉拌黄瓜,清爽的口感让她连连称赞:“这凉拌黄瓜也很爽口,蒜末和香醋的搭配很巧妙,夏天吃肯定很受欢迎。李公子,你这小厨肯定能火!”
李逸笑着说:“这也多亏了苏小姐之前的支持,要是没有你帮忙协调食材,我也做不出这么新鲜的菜品。”
傍晚时分,小厨打烊。伙计们开始清点当天的营业额,最终统计结果让所有人都欢呼起来 —— 首日营业额共达一百二十贯,其中番茄炒蛋卖出两百八十份,红烧肉卖出一百八十份,凉拌黄瓜卖出一百份,外卖订单五十六份,不仅远超预期,还创下了长安食铺开业首日营业额的新高!
“太好了!咱们成功了!” 阿贵兴奋地挥舞着账本,服务员和厨师们也纷纷击掌庆祝。
李逸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走到小厨门口,看着雪后的西市,灯笼的光芒照亮了街道,远处传来百姓们的议论声:“‘逸品小厨’的番茄炒蛋太好吃了,明天还要来!”“以后不想做饭,就点他们家的外卖,方便又好吃!”
苏瑶走到李逸身边,笑着说:“李公子,恭喜你,‘逸品小厨’开业大吉。现在你有了商铺、工坊、小厨,‘逸品’的品牌越来越完善了。”
“这只是开始。” 李逸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推出更多季节菜品,比如夏天的冰镇绿豆汤、秋天的桂花糕,让百姓们每个季节都能吃到新鲜的美食。等时机成熟,还要把‘逸品小厨’开到东市、洛阳,让更多人吃到这些新奇又美味的菜品。”
李白也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个空食盒,笑着说:“李小子,我把打包的番茄炒蛋给贺知章那老夫子尝了,他吃得赞不绝口,还说明天要亲自来你这小厨,再点十份打包带走!”
李逸笑着说:“欢迎贺先生来,我一定亲自招待。”
当天晚上,“逸品小厨” 开业火爆的消息就传遍了长安。百姓们都知道,西市开了一家能做 “西域红果炒鸡蛋”、还能送餐上门的小厨,纷纷计划着第二天去尝鲜;长安的其他食铺也听说了消息,派人来打探菜品和服务,想模仿 “逸品小厨” 的模式。
李逸站在 “逸品小厨” 的门口,看着远处的长安夜景,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逸品小厨” 的开业,不仅拓展了 “逸品” 的业务线,还为百姓带来了新的美食体验。未来,他还要继续创新,推出更多新奇菜品和服务,让 “逸品小厨” 成为长安乃至大唐最受欢迎的食铺,让 “逸品” 的名字,传遍每一个角落。
而他的唐朝创业传奇,也因 “逸品小厨” 的成功,翻开了新的、更加璀璨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