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李逸就已起身。他换上一身崭新的青色长衫,腰间系着素色腰带,手里提着装有账本、商品样品的木盒,在侍卫的指引下,朝着皇宫方向走去。晨雾尚未散去,长安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偶尔驶过的马车,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更添了几分肃穆。
想到即将面见的是大唐天子,李逸的心跳不由得加快,手心也微微出汗。但他深吸几口气,很快镇定下来 —— 昨日的紧张已转化为今日的从容,他不仅要为 “逸品轩” 争取机遇,更要将 “商业惠民” 的理念传递给皇帝,为大唐的商户和百姓争取更多福祉。
皇宫外,侍卫核对了李逸手中的龙纹玉佩,确认无误后,引着他穿过层层宫门。宫墙高耸,红墙黄瓦在晨光中格外威严,宫女和太监们身着统一服饰,低着头快步走过,处处透着皇家的庄重。李逸跟在侍卫身后,目不斜视,心里却在默默梳理着今日要向皇帝汇报的内容,确保每一个案例、每一个建议都清晰准确。
辰时整,李逸被引入御书房。御书房宽敞明亮,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典籍,书桌上摊着几份奏折,唐高宗李治正坐在龙椅上,手持毛笔,专注地批阅着。听到脚步声,李治抬起头,看到李逸,放下毛笔,笑着说:“李逸,你来了,快请坐。”
“草民李逸,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逸连忙跪倒在地,行跪拜大礼。
“免礼平身。” 李治摆了摆手,指了指书桌旁的椅子,“不用拘谨,就像昨日在西市那样,咱们随意聊聊。你带来的账本和样品,都放在桌上吧。”
李逸起身,将木盒放在桌上,打开盒盖,一一取出里面的物品:“陛下,这是‘逸品轩’半年来的经营账本,记录了店铺的营收、商品销售和人员雇佣情况;这是逸品犁的模型、草本香膏和玻璃镜样品,都是‘逸品轩’改良或创新的商品;这篮番茄和这盒番茄炒蛋,是特意为陛下准备的,希望陛下能喜欢。”
李治拿起逸品犁的模型,仔细查看,又闻了闻草本香膏的香气,笑着说:“昨日在西市,我已见识过这些商品的新奇,今日正好听听你背后的想法。你说的‘商业惠民’,具体是如何体现的?”
李逸定了定神,开始有条不紊地汇报:“陛下,‘商业惠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带动就业,让百姓有活干、有收入;二是优化商品,降低百姓的生活成本,提升生活品质。”
他拿起账本,翻到 “人员雇佣” 一页,递给李治:“陛下请看,‘逸品轩’目前拥有西市主店、东市尊客堂、平民巷便民点三家门店,还有工匠工坊、水车工坊和逸品小厨,共雇用工匠五十人、伙计一百人、厨师和服务员五十人,合计两百人。这些人中,有一半是平民巷的贫苦百姓,之前靠打零工或乞讨为生,如今在‘逸品轩’工作,每月能赚两百到五百文不等,足够养家糊口。”
李逸举例道:“比如平民巷的张大娘,之前靠捡柴火换钱,日子过得很艰难。自从加入便民点的香包代卖计划,每月能赚三百文,不仅能给孙子买新衣裳,还能存下一些钱应急;还有工匠工坊的学徒阿力,原本是孤儿,被王师傅收留后,在工坊学习打铁,如今已能独立制作简单的农具,每月能赚四百文,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李治看着账本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薪资记录,眼神里满是认可:“不错,能带动两百人就业,让贫苦百姓有稳定收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惠民。那优化商品、降低成本,又是如何体现的?”
“陛下,这就要从‘逸品轩’的商品说起了。” 李逸拿起一块肥皂,递给李治,“陛下可知,百姓之前清洁衣物,多用皂角,不仅去污能力弱,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捶打;而‘逸品轩’改良的肥皂,用猪油和草木灰制作,去污能力是皂角的三倍,价格却比皂角便宜 —— 一块肥皂三十文,能使用一个月,而一斤皂角要二十文,只能使用十天,算下来,百姓用肥皂清洁,每月能节省四十文。”
他又拿起草本香膏:“之前长安的香膏多依赖西域香料,价格昂贵,一盒高端香膏要十贯钱,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逸品轩’用本土的艾草、薄荷制作草本香膏,一盒只需一贯钱,既能驱蚊又能提神,普通百姓也能买得起,如今每月能卖出五千盒,惠及数万百姓。”
李治拿起肥皂,仔细看了看,又闻了闻草本香膏,点头称赞:“你说得对,好的商品不仅要好用,还要让百姓买得起。之前朝廷只关注农业和税收,却忽略了商业对民生的重要性,今日听你一说,才知道商业也能成为惠民的重要力量。”
李逸抓住机会,继续说:“陛下,商业不仅能惠民,还能为国家创收、促进边疆稳定。如今西域战乱渐平,商旅往来逐渐恢复,臣有一个‘扩大西域贸易’的建议,想向陛下汇报。”
李治眼睛一亮:“哦?你说说看。”
“陛下,‘逸品轩’有不少改良商品,如逸品犁、脚踏式水车、草本香膏、玻璃镜等,这些商品在中原深受百姓和军队喜爱,在西域也一定有广阔的市场。” 李逸语气诚恳,“我们可以以‘逸品轩’为纽带,与西域商户建立长期贸易合作 —— 用我们的改良农具和日用品,交换西域的稀缺资源,如香料、玉石、良马等。这样一来,既能让西域百姓用上高效的农具,提升当地的农业产量,促进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又能为朝廷增加税收,充实国库;还能通过贸易往来,加强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维护边疆稳定。”
他进一步补充:“比如逸品犁和脚踏式水车,西域多沙漠和绿洲,农业灌溉和耕地效率较低,这些农具能帮西域百姓解决实际困难;而西域的香料和玉石,又是中原稀缺的资源,运回长安后,既能丰富‘逸品轩’的商品种类,又能为朝廷缴纳关税。臣还建议,在西域的重要城镇设立‘贸易驿站’,由朝廷和商户共同管理,保障商旅安全,促进贸易有序开展。”
李治听得频频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这个建议很好!既兼顾了民生,又考虑了国家利益和边疆稳定,比单纯的军事管控更有温度,也更可持续。你之前在农具改良、商业经营上都有出色的表现,对西域贸易也有独到的见解,朕觉得,你很适合协助朝廷处理西域商事。”
李逸心里一紧,不知道皇帝接下来会有什么安排。
李治站起身,走到李逸面前,语气郑重地说:“朕决定,任命你为‘西域贸易副使’,兼职,不脱离‘逸品轩’的经营,主要职责是协助西域贸易主使,对接西域商户,推广中原的改良商品,协调贸易中的商事纠纷,促进西域贸易的有序开展。你可愿意?”
“西域贸易副使?” 李逸惊讶地看着李治,没想到皇帝会直接任命自己为官。他连忙跪倒在地,激动地说:“草民多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竭尽全力,促进西域贸易发展,为大唐的繁荣和边疆稳定贡献力量!”
“好!” 李治扶起李逸,笑着说,“你不用谢朕,这是你用才华和实力换来的。明日吏部会将任命文书送到你府上,你可以先回‘逸品轩’筹备,半个月后,与西域贸易主使一同前往西域,开启首次贸易合作。”
“是,陛下!” 李逸恭敬地应道。
李治又拿起桌上的番茄炒蛋,尝了一口,笑着说:“这番茄炒蛋的味道,果然和昨日一样美味。你在西域贸易之余,也可以将这些新奇的农作物和烹饪方法推广到西域,让西域百姓也能尝尝中原的美食,增进彼此的了解。”
“臣谨记陛下教诲!” 李逸说。
随后,李治又与李逸讨论了西域贸易的具体细节,如首批运往西域的商品清单(逸品犁五十具、脚踏式水车二十台、草本香膏两千罐、玻璃镜一百面)、贸易合作的西域商户名单(由苏府推荐,与苏府有长期合作的西域商队)、贸易驿站的选址(初步选定龟兹、疏勒等重要城镇)等,直到午时,才结束谈话。
离开御书房时,李治特意叮嘱:“西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你要注意安全。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随时通过驿站传信回京,朕会为你撑腰。”
“臣多谢陛下关心!” 李逸躬身行礼,心中满是感激。
走出皇宫,阳光已洒满长安的街道。李逸握着手中的任命文书,心里既激动又充满了使命感 —— 从一个穿越而来的普通人,到 “逸品轩” 的店主,再到朝廷任命的 “西域贸易副使”,他在唐朝的人生,翻开了全新的篇章。
回到 “逸品轩”,李逸将入宫面圣、被任命为 “西域贸易副使” 的消息告诉了核心团队。陈先生、阿福、王师傅等人都兴奋不已,纷纷向李逸道贺。
“公子,你真是太厉害了!竟然被陛下任命为西域贸易副使,这可是天大的荣耀!” 阿福激动地说,“以后咱们‘逸品轩’的商品,不仅能卖到洛阳、扬州,还能卖到西域去,成为真正的‘逸品天下’!”
陈先生也笑着说:“这不仅是公子的荣耀,也是‘逸品轩’的机遇。借助西域贸易的平台,咱们的改良农具和日用品能惠及更多百姓,‘商业惠民’的理念也能传播得更远。”
李逸笑着说:“这只是一个开始。半个月后,我要随贸易主使前往西域,这段时间,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 王师傅负责赶制首批运往西域的逸品犁和水车;阿贵负责准备草本香膏和玻璃镜,确保商品质量;陈先生协助阿福管理店铺,保证日常运营不受影响;苏小姐那边,我会亲自去拜访,请她帮忙对接西域的商户资源。”
众人纷纷点头,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
当天下午,李逸前往宰相府,将被任命为 “西域贸易副使” 的消息告诉了苏定方和苏瑶。苏定方听后,非常高兴,笑着说:“李逸,你果然没让陛下和我失望!西域贸易事关边疆稳定和民生福祉,你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做出一番成绩。”
苏瑶也为李逸感到高兴:“李公子,恭喜你!西域的商户资源,苏府会全力支持,我父亲已经与西域的几位重要商队首领联系过,他们对‘逸品轩’的商品很感兴趣,愿意建立长期合作。”
“多谢苏大人和苏小姐的支持。” 李逸感激地说,“这次前往西域,还需要苏府帮忙协调贸易中的各项事宜,比如商品的运输、与西域官员的对接等。”
“你放心,苏府会全力配合。” 苏定方说,“我会向陛下奏请,让沿途的官府协助你们的贸易队伍,确保路途安全。”
离开宰相府时,苏瑶送李逸到府门口,轻声说:“李公子,西域路途遥远,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会在长安帮你打理好‘逸品轩’和苏府的商事,等你回来。”
李逸看着苏瑶关切的眼神,心里一暖:“多谢苏小姐,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等西域贸易步入正轨,我带你去西域看看,那里的风土人情,一定很有趣。”
苏瑶脸颊微微泛红,点了点头:“好,我等你。”
接下来的半个月,“逸品轩” 上下都忙碌着西域贸易的筹备工作。工匠工坊加班加点,赶制出五十具逸品犁和二十台脚踏式水车;“逸品小厨” 制作了大量的芝麻酥和桂花糕,作为贸易队伍的干粮;阿福和陈先生则仔细核对商品清单,确保每一件商品都符合要求。
出发前一天,李逸召集所有员工,在 “逸品轩” 西市店前召开动员大会:“各位,半个月后,我将随贸易队伍前往西域,推广咱们的商品,开拓新的市场。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我不在的日子里,希望大家能继续坚守岗位,做好商品和服务,不辜负百姓和陛下的信任。等我从西域回来,咱们再一起庆祝‘逸品轩’的新辉煌!”
员工们纷纷鼓掌,眼神里满是期待和自豪。
夜幕降临,李逸站在 “逸品轩” 的门口,看着 “逸品天下” 的匾额,心里充满了憧憬。他知道,前往西域的路途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他不仅要将 “逸品轩” 的商品带到西域,更要将 “商业惠民” 的理念传递到边疆,让中原与西域通过贸易连接得更紧密,让大唐的百姓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在被任命为 “西域贸易副使” 的这一刻,正式从长安的市井,走向了更广阔的大唐疆域,未来,还将书写出更加波澜壮阔、惠及天下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