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的长安,空气中已带着几分凉意。李逸站在长安城外一处刚修缮完毕的院落前,看着门楣上 “逸品纺织工坊” 的木牌,心里满是期待 —— 这里将是 “逸品棉衣” 诞生的地方,也是他实现 “让大唐百姓冬季穿暖衣” 目标的关键一步。
此前,长安周边的棉花试点田长势喜人,嫩绿的棉株已开始结出白色的棉桃,预计十月中旬就能采摘。为了赶在冬季前推出棉衣,李逸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筹备纺织工坊,从选址、修缮到设备采购,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
“公子,工坊的设备都已调试完毕,工匠也招募好了,就等您安排培训了。” 工坊主管林墨快步走来,手里拿着一份工匠名单,“咱们共招募了五十名工匠,其中二十名有纺织经验,三十名是平民巷的妇女,都很勤快好学。”
李逸点了点头,走进工坊。院内分为弹棉区、纺线区、织布区和缝制区,每个区域都摆放着崭新的设备 —— 弹花弓、纺车、织布机、缝纫机(李逸根据现代缝纫机原理,改良的脚踏式简易缝纫机),整齐排列,等待启用。
第一步:工匠培训,攻克技术难关
棉花纺织在唐朝中原地区尚属新鲜事物,大多数工匠从未接触过弹棉花、纺棉线的技术。李逸特意请来了阿木提和两位有西域纺织经验的工匠,担任技术指导,从最基础的弹棉花开始,手把手教工匠们操作。
在弹棉区,阿木提手持一把两米长的弹花弓,弓弦上缠着牛筋,他将棉花铺在木板上,轻轻拉动弓弦,棉花瞬间被弹得松软蓬松,像一团团白色的云朵。“大家看好了,弹棉花时要用力均匀,让棉花纤维充分展开,这样制成的棉絮才会柔软保暖。” 阿木提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力度太小,棉花弹不松;力度太大,容易把棉花纤维扯断。”
工匠们围在一旁,认真观察。一位有丝绸纺织经验的工匠王大娘,忍不住上前尝试。她接过弹花弓,学着阿木提的样子拉动弓弦,可棉花要么弹不松,要么被扯得乱七八糟。“这弹棉花看着简单,没想到这么难。” 王大娘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有些沮丧。
李逸笑着安慰:“王大娘,别急,刚开始都这样。你试着把弓弦拉低一点,手腕用力,慢慢找感觉。” 他走上前,握着王大娘的手,亲自指导她拉动弓弦。在李逸的帮助下,王大娘渐渐找到窍门,棉花终于被弹得松软起来。
“太好了!我学会了!” 王大娘兴奋地喊道,继续埋头练习。
纺线区的培训同样热闹。西域工匠麦麦提坐在纺车前,脚踩踏板,双手灵活地转动纺锤,将弹松的棉花拉成均匀的棉线,缠绕在纺锤上。“纺棉线要注意速度,脚踩踏板的节奏要和手的动作配合,棉线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粗影响织布,太细容易断。”
平民巷的妇女小翠,学得很快。她之前在家纺过麻线,有一定基础,不到半天就能纺出均匀的棉线。“这棉线比麻线柔软多了,纺起来也更省力。” 小翠拿着自己纺的棉线,高兴地说,“用这棉线织成布,做出来的衣服肯定很舒服。”
为了提高效率,李逸还对设备进行了改良:
弹花弓:在弓弦上增加了一个小滑轮,减少摩擦,让工匠拉动时更省力;
纺车:将传统的单锭纺车改为双锭纺车,一个工匠能同时纺两根棉线,效率提升一倍;
缝纫机:在传统脚踏织布机的基础上,增加了针线联动装置,缝制棉衣时,针脚更均匀,速度比手工缝制快三倍。
经过半个月的培训,工匠们都熟练掌握了弹棉花、纺线、织布和缝制的技术。弹棉区的工匠每天能弹制两百斤棉絮,纺线区每天能纺出五百斤棉线,织布区每天能织出五十匹棉布,完全能满足棉衣生产的需求。
第二步:棉衣设计,兼顾平民与权贵
技术难题解决后,李逸开始着手棉衣的设计。他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将 “逸品棉衣” 分为 “轻便款” 和 “豪华款” 两种,兼顾平民百姓和权贵阶层。
1. 轻便款棉衣(面向平民)
面料:外层用粗麻布(成本低、耐磨),内层用细棉布(柔软亲肤),中间填充弹松的棉絮;
款式:采用对襟设计,方便穿脱;袖口和领口用布条加固,防止磨损;衣长及腰,既保暖又不影响劳作;
颜色:以黑色、灰色、蓝色为主,耐脏易洗;
价格:定价五百文一件,比皮衣(一贯钱以上)便宜一半,比加厚麻衣(三百文,但保暖性差)略贵,但性价比更高。
李逸拿着设计图,对工匠们说:“轻便款棉衣要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平民百姓冬天要干活,衣服不能太厚重,也不能太容易坏。咱们要把棉絮填充均匀,针脚要细密,确保保暖性的同时,还要耐穿。”
2. 豪华款棉衣(面向权贵)
面料:外层用苏府提供的上等丝绸(有红色、紫色、绿色等多种颜色),内层用细棉布,中间填充优质棉絮(经过三次弹松,更柔软保暖);
款式:采用斜襟设计,领口和袖口绣有精美的花纹(如牡丹、祥云);衣长及膝,搭配同色系的腰带,更显华贵;
细节:在棉衣内侧缝上口袋,方便放置小件物品;衣摆处增加暗扣,可根据需求调节松紧;
价格:定价一贯五百文一件,比西域进口的皮衣(三贯钱以上)便宜一半,且更轻便舒适。
为了让豪华款棉衣更显高端,李逸还邀请了苏府的刺绣艺人,在丝绸面料上绣制花纹。苏瑶也亲自参与设计,提出了 “在棉衣内侧绣上顾客名字” 的定制服务,深受权贵喜爱。
“李公子,这豪华款棉衣的设计太精美了!丝绸面料加上精致的刺绣,比皮衣还显档次。” 苏瑶看着设计好的样品,笑着说,“我已经跟几位贵妇说了,她们都很期待,想早点穿上新棉衣。”
李逸笑着说:“这还要多谢苏小姐的帮忙。豪华款棉衣不仅要好看,还要舒服,咱们用的棉絮都是最好的,确保权贵们穿得温暖又体面。”
第三步:样品测试,优化用户体验
棉衣样品制作完成后,李逸没有立刻投入量产,而是先进行了为期十天的样品测试,邀请不同人群试穿,收集反馈意见。
1. 平民测试(邀请平民巷的百姓)
一位老农试穿轻便款棉衣后,说:“这棉衣真暖和!比我的加厚麻衣暖和多了,而且不厚重,下地干活也方便。就是领口有点紧,能不能改松一点?”
一位妇人说:“棉衣的口袋要是能大一点就好了,能装下针线包和手帕。”
2. 权贵测试(邀请苏府的贵妇和朝中大臣的家眷)
一位贵妇试穿豪华款棉衣后,说:“这棉衣真柔软,比皮衣舒服多了,而且没有腥味。就是花纹能不能再精致一点?我想绣上自己喜欢的兰花。”
一位大臣家眷说:“腰带要是能换成玉带扣,会更显华贵。”
根据测试反馈,李逸对棉衣进行了优化:
轻便款:将领口改松,口袋扩大,增加一个内侧小口袋(方便放置零钱);
豪华款:邀请苏府的顶级刺绣艺人,提供花纹定制服务,增加玉带扣选项(需额外付费五十文)。
优化后的棉衣,得到了测试人群的一致好评。老农说:“改后的棉衣更舒服了,这个冬天再也不用冻得瑟瑟发抖了!” 贵妇也说:“定制的兰花刺绣太漂亮了,我要订两件,一件自己穿,一件送给我女儿。”
第四步:多渠道宣传,营造市场期待
距离冬季还有一个月,李逸开始启动棉衣的宣传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让长安百姓了解 “逸品棉衣” 的优势。
1. 门店宣传
在 “逸品轩” 西市店、东市尊客堂和平民巷便民点,设置棉衣展示区,摆放轻便款和豪华款的样品,让顾客触摸、试穿;
制作宣传海报,上面写着 “逸品棉衣 —— 比皮衣轻便,比麻衣保暖”“平民款五百文,权贵款一贯五百文”,张贴在门店门口和长安的主要街道。
2. 体验活动
在西市广场举办 “棉衣体验日” 活动,邀请百姓免费试穿棉衣,现场设置保暖测试区 —— 将棉衣盖在装有热水的陶罐上,半小时后测量水温,展示棉衣的保暖性;
邀请长安的文人墨客,试穿豪华款棉衣,写下赞美棉衣的诗文,张贴在门店内,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3. 口碑传播
向长安的贫困百姓、环卫工人赠送五十件轻便款棉衣,让他们成为 “活广告”;
邀请程处默、苏定方等官员,试穿棉衣后在朝堂上分享体验,扩大影响力。
程处默试穿轻便款棉衣后,在朝堂上对李治说:“陛下,‘逸品棉衣’真是好东西!比我的皮甲轻便多了,保暖性也不差,冬天带兵训练时穿,既灵活又暖和。我已经让禁军订购了两百件,给士兵们冬天穿。”
李治听后,也对 “逸品棉衣” 产生了兴趣,让李逸送来一件豪华款棉衣。试穿后,李治赞不绝口:“这棉衣果然轻便保暖,比朕的狐裘大衣还舒服。李逸,你做得好!要尽快量产,让更多百姓穿上暖和的棉衣。”
第五步:冬季前预售,订单突破两千件
在前期宣传和口碑传播的基础上,李逸在冬季前半个月,正式推出 “逸品棉衣” 预售活动,制定了优惠政策:
早鸟优惠:前五百名预订的顾客,轻便款减五十文,豪华款减一百文;
团购优惠:五人以上团购,每人额外减三十文;
会员优惠:“逸品轩” 会员预订,可享受八折优惠,还能优先提货。
预售活动推出的第一天,“逸品轩” 西市店就排起了长队。平民百姓大多选择轻便款,权贵和富商则青睐豪华款,还有不少人选择定制服务。
“给我来一件轻便款,我要黑色的!”
“我订两件豪华款,一件红色,一件紫色,都要绣上牡丹花纹。”
“我们村有十户人家,想团购十件轻便款,能不能再便宜点?”
阿福忙得不亦乐乎,一边登记订单,一边回答顾客的问题:“各位放心,预售的棉衣会在十月底前全部交付,定制款可能会晚几天,但绝不会耽误大家过冬。”
为了方便顾客预订,李逸还开通了 “外卖预订” 服务 —— 顾客可以通过 “逸品小厨” 的送餐伙计,预订棉衣,伙计会上门测量尺寸、登记需求,收取定金(轻便款一百文,豪华款三百文),大大提升了预订的便利性。
预售活动持续了十天,订单量每天都在增长。截至预售结束,轻便款棉衣共接到订单一千五百件,豪华款棉衣接到订单五百件,总订单达两千件,远超李逸预期的一千五百件。
其中,禁军订购了两百件轻便款,用于士兵冬季训练;苏府和其他大臣家眷,共订购了一百件豪华款,大多选择定制花纹;长安周边的村庄,通过团购的方式,订购了五百件轻便款,准备分发给村民。
第六步:量产筹备,确保按时交付
面对两千件的订单,李逸立刻扩大生产规模,将工匠人数从五十人增加到一百人,分为两班,日夜不停地生产。
弹棉区:增加十把弹花弓,每天能弹制四百斤棉絮,确保棉絮供应充足;
纺线区:增加二十台双锭纺车,每天能纺出一千斤棉线;
织布区:增加十台织布机,每天能织出一百匹棉布;
缝制区:增加五台改良缝纫机,三十名裁缝分为两组,一组缝制轻便款,一组缝制豪华款,每天能缝制两百件棉衣。
李逸每天都会去工坊查看生产进度,检查棉衣质量。他对工匠们说:“大家一定要严把质量关,每一件棉衣都要检查棉絮填充是否均匀、针脚是否细密、尺寸是否准确,不能让一件不合格的棉衣流入顾客手中。”
为了确保按时交付,李逸还制定了详细的生产计划,将两千件订单分为四批,每批五百件,第一批在十月二十日前交付,最后一批在十月三十日前交付,确保所有顾客都能在冬季来临前穿上新棉衣。
第七步:交付与口碑
十月二十日,第一批五百件轻便款棉衣如期交付。禁军士兵穿上棉衣后,纷纷称赞:“这棉衣真暖和!比之前的厚麻衣舒服多了,训练时也不影响动作。”
平民巷的百姓拿到棉衣后,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位老大娘穿着新棉衣,来到 “逸品轩”,对李逸说:“李公子,这棉衣太暖和了!我活了六十岁,第一次穿这么舒服的棉衣,真是太感谢你了!”
十月三十日,最后一批豪华款棉衣交付。苏瑶穿着定制的红色牡丹花纹棉衣,来到 “逸品轩”,笑着说:“李公子,这棉衣真漂亮,朋友们都问我在哪里买的,我已经给你介绍了好几位顾客了。”
“逸品棉衣” 的口碑迅速传遍长安,不少没赶上预售的顾客,纷纷来到 “逸品轩”,希望能购买棉衣。李逸只能让工坊继续生产,满足顾客的需求。
到十一月初,“逸品棉衣” 的总销量已突破三千件,成为长安冬季最受欢迎的服饰。百姓们都说:“今年冬天有了‘逸品棉衣’,再也不用怕冷了!” 权贵们也将 “逸品棉衣” 视为冬季的必备服饰,甚至作为礼物送给外地的亲友。
李逸站在 “逸品轩” 的棉衣展示区,看着顾客们满意的笑容,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逸品棉衣” 的成功,不仅是一次商业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民生上的突破 —— 它让普通百姓也能穿上轻便保暖的棉衣,彻底改变了唐朝冬季 “平民穿麻衣、权贵穿皮衣” 的服饰格局。
苏瑶走到李逸身边,笑着说:“李公子,你又成功了!‘逸品棉衣’不仅卖得好,还帮了百姓大忙,陛下都在朝堂上表扬你了,说你‘以商济民,造福一方’。”
李逸笑着说:“这只是开始。明年,我们要将棉花种植推广到洛阳、扬州,让‘逸品棉衣’卖到更多地方,让大唐的每一个百姓,冬天都能穿上温暖的棉衣。”
秋风拂过 “逸品轩” 的牌匾,带着几分凉意,却挡不住店内的热闹与温暖。李逸知道,他的唐朝创业传奇,因 “逸品棉衣” 的研发成功,又翻开了新的、更加温暖人心的篇章。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惠民商品等着他去研发,更多的传奇等着他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