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顺藤摸瓜查旧账 敲山震虎露锋芒
“河畔花园”项目的安全隐患问题,经陈临海雷厉风行的现场督查和直达市里的紧急报告,已然在东河区掀起了不小的风浪。联合工作组进驻项目现场,责令“宏运建筑”全面停工整改,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然而,陈临海深知,仅仅停留在安全整改层面,不过是隔靴搔痒。他的真正目的,是要通过“宏运建筑”这个突破口,撕开东河区工程建设领域黑幕的一角。他指示联合工作组中的住建局和应急管理局人员,在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必须彻查该项目从立项、招投标、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档案,特别是要厘清当年是如何在明显存在质量和程序瑕疵的情况下,顺利通过验收并拨付尾款的。
这一下,真正触动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工作组在调阅档案时,遇到了无形的阻力。档案室的管理员推三阻四,声称部分关键时期的档案“因办公室搬迁可能遗失”或“正在数字化整理无法调阅”。负责当年验收签字的几位专家和干部,要么回忆模糊,要么出差在外,要么就直接称病回避。
压力,首先传导到了联合工作组组长、应急管理局局长马胜利身上。这几天,他接到了数个来自不同领导的“关心”电话,话里话外都是“把握工作重点”、“注意维护稳定”、“不要扩大化”之类的暗示。他如同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跑到陈临海办公室诉苦,脸色愁苦。
“陈区长,这……这调查阻力太大了!很多环节根本推不动,涉及到的人和事……水太深了!是不是……是不是可以先集中精力把安全隐患排除了,其他的……从长计议?”马胜利几乎是带着哀求的语气。
陈临海看着眼前这位被推在前台、却又缺乏担当的局长,心中了然。他知道,仅靠马胜利,根本无法突破这层铁幕。
“马局长,”陈临海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安全隐患要排除,这是底线。但问题的根源不挖出来,今天排除了‘河畔花园’的隐患,明天可能就会出现‘河北花园’、‘河东花园’!这不是扩大化,这是正本清源!你只管依法依规去查,遇到任何阻力,直接向我汇报。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他必须给马胜利,也给工作组其他人一颗定心丸。同时,他也要展现出与背后阻挠势力正面抗衡的决心。
就在工作组调查陷入僵局之际,陈临海接到了区长李卫国的电话。李卫国的语气比以往更加凝重:“临海啊,来我办公室一趟,有点事商量。”
陈临海心知肚明,真正的较量,要摆到台面上来了。
来到李卫国办公室,陈临海发现不止李卫国一人,区委副书记王猛赫然在座,正端着茶杯,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临海区长来了,坐。”李卫国指了指沙发。
王猛放下茶杯,率先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临海同志,最近关于‘河畔花园’的动静不小啊。区里几位老同志都跟我反映,说现在搞得下面干部人心惶惶,都不敢放手干活了。安全生产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好度,不能影响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嘛。”
他一上来就扣了个“影响大局”的帽子。
陈临海神色不变,从容应对:“王书记,我认为,消除重大安全隐患,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害群之马,正是为了维护东河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果连老百姓最基本的居住安全都无法保障,如果连明显的违规操作都可以视而不见,那才真正是动摇了我们执政的根基。这不仅仅是工作方式问题,更是立场和原则问题。”
他毫不退缩,直接将问题拔高到政治立场和原则的高度。
王猛脸色一沉,显然没料到陈临海如此强硬:“原则当然要讲!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宏运建筑’在我们区也承建过不少工程,为东河发展也是做出过贡献的。不能因为一点历史遗留问题,就一棍子打死,搞得企业无法经营,影响政府信誉!”
“王书记,”陈临海目光锐利地看向他,“我查的是‘河畔花园’项目的违规问题,针对的是具体的违法违规行为,而不是要否定哪个企业。如果‘宏运建筑’是清白的,调查正好还它一个公道;如果它确实存在问题,那无论它过去有什么‘贡献’,该承担的责任也必须承担!功是功,过是过,不能混为一谈。这才是真正的维护政府信誉!”
他的反驳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让习惯于用大帽子压人的王猛一时语塞。
李卫国见气氛紧张,连忙打圆场:“好了好了,都是为了工作。临海同志的工作热情和原则性是值得肯定的。王书记也是从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我的意见是,‘河畔花园’的安全整改必须到位,这是前提。至于历史问题……是不是可以先内部梳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毕竟牵扯太多,对区里影响不好。”
他试图和稀泥,寻求一个妥协方案。
陈临海知道,此刻绝不能退让。一旦退让,他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他将在东河区彻底丧失威信。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李卫国和王猛,语气沉静而坚定:“李区长,王书记,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妥协的余地。这不是简单的历史问题,它关系到公平正义,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我已经将初步情况上报市安委会和市纪委。我相信,市委市政府会支持我们依法依规处理此事。东河区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东河区的干部自己来解决,但如果我们自己都遮遮掩掩,不敢动真碰硬,那才是真正的影响不好!”
他再次抬出了市级层面的压力,表明了自己绝不妥协的态度,同时也暗含警告——如果区里处理不了,或者不想处理,那就让市里来处理!
这番话一出,李卫国和王猛脸色都变了。他们没想到陈临海的决心如此之大,更没想到他早已将事情捅到了市里。这意味着,捂盖子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王猛猛地站起身,冷哼一声:“好!既然陈区长这么有魄力,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说完,拂袖而去。
李卫国看着王猛离去的背影,又看看一脸坚毅的陈临海,长长地叹了口气,无力地挥了挥手。
陈临海知道,他与刘国栋、王猛这一系势力的第一次正面碰撞,以他的强硬和不退让,暂告一段落。但他清楚,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对方绝不会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