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釜底抽薪断其臂 分化瓦解巧布局
与王猛的不欢而散,让陈临海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东河区利益集团的顽固。他知道,仅凭正面强攻,难度极大,必须辅以其他策略。他决定采取“釜底抽薪”和“分化瓦解”的组合拳。
一方面,他继续给联合工作组,特别是马胜利施加压力,要求他们排除万难,必须拿到“河畔花园”项目违规的确凿证据。另一方面,他指示赵文豪,利用其在办公室工作的便利,开始有意识地搜集“宏运建筑”在东河区承揽的其他政府工程项目信息,特别是那些与张志鹏任职政府办期间有交叉的项目。
他要让张志鹏和“宏运建筑”背后的人意识到,陈临海盯上的,不仅仅是一个“河畔花园”。
与此同时,陈临海开始有选择性地接触其他区委常委。他首先选择的,是宣传部长李婉。
他主动来到李婉的办公室,就“河畔花园”事件可能引发的舆情与她进行沟通。
“李部长, ‘河畔花园’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这件事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严重的负面舆情,损害我们东河区的形象。在宣传引导上,我希望宣传部能提前介入,把握主动权。”陈临海开门见山。
李婉是个聪明人,她敏锐地察觉到陈临海此来,不仅仅是谈宣传工作。她沉吟道:“临海区长考虑得很周到。负面事件确实需要积极引导。不知道区政府这边,打算如何处理?最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舆论导向?”
陈临海知道她在试探自己的底线和决心,便坦然道:“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彻底解决问题,给群众一个交代。该整改的整改,该问责的问责,绝不姑息。舆论导向,就应该立足于‘直面问题、坚决整改、维护公平’,这本身也是正能量。我希望宣传部能基于这个基调,做好预案,必要时,可以主动发布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
他的坦诚和明确,让李婉有些意外,也让她看到了陈临海务实的一面。与王猛等人遇事只想捂盖子的作风截然不同。
“我明白了。”李婉点点头,脸上露出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作笑容,“临海区长请放心,宣传部会把握好尺度和节奏,配合好区政府的工作。客观、公正、建设性的报道,有利于推动问题解决,这也是我们宣传工作的职责所在。”
这次沟通,虽然未能立刻将李婉拉入自己的阵营,但至少建立了初步的工作信任,确保了在舆论阵线上不会出现来自内部的掣肘。
更让陈临海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在他与纪委书记赵永刚的一次“偶遇”。
那天下午,陈临海在区委大楼的走廊里遇到了赵永刚。两人点头致意后,赵永刚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临海区长,‘宏运建筑’那边,有什么新进展吗?”
陈临海心中一动,意识到这绝非随口一问。他停下脚步,同样用看似随意的语气回答道:“谢谢赵书记关心。工作组正在全力核查,遇到了一些阻力,主要是部分历史档案调阅和关键证人取证比较困难。不过,我相信只要方向是对的,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赵永刚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目光深邃地看了陈临海一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嗯,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纪委这边,也收到了一些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匿名反映。有些问题,确实值得深究。”
说完,他便迈步离开了。
陈临海站在原地,心中波澜骤起。赵永刚这番话,几乎是在明确向他释放信号:第一,他关注此事;第二,他手中可能掌握着其他相关线索;第三,他暗示陈临海的方向是对的,鼓励他继续深究。
这无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积极信号!如果能把赵永刚这位掌管纪律戒尺的常委争取过来,或者至少让他保持中立偏支持的态度,那么对于打破东河区的铁板,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文豪带来了一个关键信息。他通过梳理过往的会议纪要和报销凭证,发现“宏运建筑”在承建“河畔花园”项目期间,其公司账户与一家名为“永信咨询服务部”的个体工商户,有着频繁且数额不小的资金往来。而这家“永信咨询服务部”的注册经营者,经查,竟然是张志鹏的一个远房表弟!
“咨询服务费?”陈临海看着赵文豪偷偷复印出来的银行流水截图,冷笑连连。这几乎坐实了张志鹏通过其亲属,与“宏运建筑”存在可疑的经济关联。
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但陈临海并没有立刻抛出去。他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或者,他在等待对手先出招。
果然,对手的报复很快就来了。
这天,陈临海接到市发改委一位相熟处长的电话,对方隐晦地提醒他:“临海,你们东河区报上来的那个‘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的资金申请,恐怕有点悬了。听说……听说你们区里主要领导对这个项目的必要性有不同看法,市里这边考虑到区里的意见,可能会暂缓审批。”
陈临海心中一凛。这个项目是他分管的发改局牵头申报的,对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至关重要。这显然是刘国栋、王猛等人对他进行的反击,试图通过掐断他分管的重大项目,来打击他的威信,逼他妥协。
压力,从另一个方向袭来。
陈临海放下电话,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对手的反击在他的预料之中,这恰恰说明他们开始感到疼痛和恐慌了。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拿起电话,接通了赵文豪:
“文豪,把我们掌握到的关于‘永信咨询服务部’和张志鹏关系的材料,整理一份出来,要清晰,要有证据链。”
“另外,以我的名义,约一下赵永刚书记,就说我有些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情况,想向他做个汇报。”
他决定,不再等待。是时候,抛出第一颗真正能炸响的惊雷了。他要让所有人看看,从宋敬坤身边走出来的人,不仅有点燃烽火的勇气,更有驾驭风暴的智慧与手腕。
感谢所有书友的热心评论,希望大家继续多多评论,非常感谢您的支持,也可以使用评论新功能,按住一段文字,可以一键成图,还可以生成视频评论,功能非常强大,而且如果评论是优选,还可以在番茄小说主页显示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