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蓝图宏伟初现钱粮窘 旧调重弹再闻反对声
开发区西片的土地平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推土机和挖掘机日夜不停地工作,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声音在空旷的土地上回荡,仿佛是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曾经,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荒草丛生,厂房破败不堪,一片死寂。然而,如今这片土地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推土机和挖掘机像两只巨大的怪兽,无情地吞噬着那些杂草和破旧的建筑物,将它们从这片土地上抹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荒芜景象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日渐开阔、平整的土地。这片土地就像一张巨大的画布,等待着艺术家们前来泼墨挥毫,描绘出美好的未来。
空气中弥漫着的不再是腐朽的气息,而是泥土的芬芳和一种名为“希望”的躁动。这种希望就像春天里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人们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它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而,站在指挥部临时板房二楼的窗前,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工地,陈临海的心情却并不轻松,甚至比面对土地困局时更加凝重。他手中拿着一份由高博团队刚刚提交的、更加细化的《东河商贸新城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及投资估算》。那上面一连串的数字,像一块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土地平整、道路管网、水电通讯、污水处理、标准厂房及市场主体建设……首期核心区3平方公里,初步估算,基础设施投入至少需要八个亿。”陈临海放下文件,声音低沉地对围坐在简易会议桌旁的几位核心成员说道。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寂静。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个天文数字被明确提出来时,还是让所有人感到了窒息般的压力。王建业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干瘪的烟盒,高博推了推眼镜,盯着图纸上那些他精心设计的线条,仿佛它们瞬间变成了吞噬资金的黑洞。赵文豪快速记录着,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掩饰着他内心的震动。
“八个亿……”陈临海重复了一遍,目光扫过众人,“这还只是基础设施投入,不包括后续的招商推广、运营补贴等等。而我们东河区,去年的全年财政总收入是多少?不过区区十五个亿。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之后,能拿出来搞建设的钱,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现实是如此残酷。宏伟的蓝图刚刚展开一角,就被“钱”这个最基本也是最无情的问题,逼到了悬崖边上。
果然,在随后召开的区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上,当陈临海通报了项目进展和面临的资金困境后,一直蛰伏的反对声音,如同闻到腥味的鲨鱼,立刻蜂拥而至。
常委副区长钱卫东几乎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他今天穿着一件崭新的条纹衬衫,却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面目狰狞。他用力敲着桌子,声音尖利:“八个亿!听听!这就是八个亿啊!我们全区干部不吃不喝,也凑不出这么多钱!陈临海同志,你当初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我们区的实际?有没有想过钱从哪里来?现在地把推了,客商也引来了一些,你却告诉大家要八个亿!这岂不是要把我们东河区拖入万劫不复的债务深渊?!”
他的话语仿佛具有一种魔力,让人不禁为之所动。尤其是那些原本就对该计划持保留意见甚至持反对态度的局长们,更是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一般,纷纷响应起来。
只见财政局局长周健满脸愁容,仿佛被千斤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那原本就略显圆润的面庞,此刻更是被愁苦的阴霾所笼罩,仿佛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周健一边无奈地摇着头,一边随着钱卫东的话语,将双手缓缓摊开,仿佛在展示着自己的无能为力。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无奈和苦涩,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内心的沉重压力:“陈区长啊,您这可真是让我们财政局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啊!我们并非不愿意支持您的工作,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您看看咱们区库里那点钱,那可都是有着明确用途的,每一分都像是被过墙等着动土的,根本就没有丝毫多余的啊!您说要八个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别说是八个亿了,就算是八千万,我们现在也绝对是挤不出来的啊!如果您非要上马这个项目,那除非是大规模举债,但您想想,那样的话,光是每年的利息,就能像一座大山一样把我们给压垮啊!”
会场上窃窃私语之声四起,怀疑和担忧的情绪在弥漫。就连之前支持陈临海的几位局长,此刻也面露难色,沉默不语。巨大的资金缺口,像一盆冰水,浇熄了许多人刚刚被土地破局点燃的热情。
李卫国区长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他的眉头紧紧地皱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着。作为这个区的政府一把手,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区财政的真实状况。
他心里其实是支持这个项目的,因为这个项目对于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当他听到那高达八个亿的资金需求时,心中还是不禁猛地一跳。这个数字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让他有些心惊胆战。
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了坐在对面的陈临海身上。陈临海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此刻他的脸色也有些凝重。
李卫国区长深吸一口气,用一种沉重的语气说道:“临海啊,卫东同志和周健同志说的话,虽然可能有些尖锐,但确实也是客观现实。资金问题,是这个项目成败的关键,甚至可以说是生死线啊!你必须得想办法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来,不然的话……这个项目恐怕很难再继续推进下去了。”
所有的压力,再次聚焦到了陈临海身上。他似乎又回到了常委会上面临围攻的那一刻,但这一次,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土地的障碍可以用谋略和铁腕清除,而钱的难题,则需要真正的智慧和魄力去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