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战场格局新 雏凤清于老凤声
休整一天后,陈临海和田娇娇返回了新河市。将妻子安顿好,陈临海立刻驱车返回东河区。
一路上,他望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情却与离开时截然不同。少了些许之前的审慎和摸索,多了几分经过大风大浪洗礼后的沉静与坚定。
他知道,东河区的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他个人,也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果然,他人刚一回到办公室,各种微妙的变化便接踵而至。
首先是他经过区委大院时,遇到的每一位干部,无论熟识与否,态度都变得格外恭敬,眼神中除了以往的尊重,更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敬畏和探究。
显然,婚礼上的风波,已经以各种版本在东河区乃至新河市的官场传开了。
接着,区委书记李卫国亲自来到他的办公室,与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推心置腹的谈话。
李卫国再次表达了祝贺,然后话锋一转,提到了商贸新城下一步的发展,以及区内几个重要的人事安排。在这次谈话中,李卫国明显更多地征求陈临海的意见,在一些关键岗位上,甚至主动做出了让步,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合作诚意。
陈临海明白,这是实力带来的必然结果,他也没有恃宠而骄,依旧保持着对书记的尊重,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双方相谈甚欢。
从李卫国办公室出来,陈临海在走廊遇到了政法委书记张强和纪委书记赵永刚。这两人以往与陈临海只能算是工作关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张强率先笑着开口:“临海区长,恭喜啊!婚礼办得……可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话语中带着一丝难得的亲近。
赵永刚也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补充道:“是啊,省纪委陈书记亲自坐镇,这可是最高规格的‘廉洁认证’,值得我们全区干部学习啊!”
陈临海连忙谦逊地回应:“两位书记过奖了,只是遵循规矩办事。以后在工作上,还需要两位老大哥多支持、多监督。”
“互相支持,互相支持!”张强和赵永刚连连点头。这一次简单的碰面,似乎悄然拉近了他们与陈临海之间的关系。这种班子里微妙的力量变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李卫国这样“识时务”。
区长赵东升的态度就变得愈发微妙。在随后召开的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赵东升虽然对陈临海表示了祝贺,但语气平淡,在讨论几个具体项目时,明显能感觉到他试图在一些细节上设置障碍,或者提出一些看似合理实则掣肘的意见,似乎想通过这种方式,重新确立他在政府班子内的主导权。
例如,在讨论智慧物流园区二期资金分配时,赵东升提出:“临海区长推动商贸新城升级,功不可没。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区里其他板块的平衡发展,不能把所有资源都过度集中在商贸新城一个点上,还是要‘撒胡椒面’,雨露均沾嘛。”
若是以前,陈临海或许会选择更迂回的方式争取。
但此刻,他直接而清晰地回应道:“赵区长考虑平衡是对的。但经济发展有其客观规律,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核心增长极,形成示范效应和产业集群,这是被无数成功经验证明过的路径。智慧物流园区是省级战略的关键支点,它的成功,带来的税收、就业和产业拉动效应,将惠及整个东河区。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握紧拳头,重点突破!只有在核心引擎足够强劲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带动其他板块发展。这笔资金,必须优先保障,而且要及时足额到位!”
他的语气平和,但立场坚定,不容置疑。引用的是省级战略和经济发展规律,站在了道理的制高点上。赵东升被他这番有理有据、气势十足的话顶了回去,脸色有些难看,但一时也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反驳,只能悻悻地不再坚持。
会议结束后,陈春兰来到陈临海办公室汇报商贸新城近况。汇报完工作,她略显犹豫地说道:“区长,您不在的这几天,赵区长那边……对管委会的工作过问得比以往更细致了,尤其是几个正在洽谈的招商项目,似乎……想安排他那边的人介入。”
陈临海目光一闪,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春兰主任,你们按既定方案推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是原则。其他的,我来处理。”他明白,赵东升这是想在他可能离开之前,加紧抢夺商贸新城的实际控制权和利益分配权。这场博弈,远未结束。
会议结束后,组织部长周明华特意慢走几步,与陈临海并肩而行,低声笑道:“临海区长,看来经过江州一行,你这把剑是彻底开刃了,锋芒更盛啊!” 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示好。
陈临海微微一笑:“周部长过奖了,我只是就事论事。东河区的发展,离不开班子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经历了婚礼的喧嚣与震撼,回归工作的平淡与琐碎,他并没有感到失落,反而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充实感。大佬的认可固然重要,但真正衡量他价值的,是脚下这片土地的发展,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他拿起笔,摊开一份关于东河区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的建议稿。这是他在婚礼前就开始构思的,旨在为东河区寻找商贸物流之外新的经济增长点。
他知道,无论自己将来去往何处,在东河区的工作都必须有一个圆满的交代,并且为继任者打下更好的基础。
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他的思路格外清晰,将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及对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势的理解,都融入了笔下的规划之中。
他仿佛看到,东河区不仅仅是一个商贸中心,更在未来可能的区域竞争中,占据了科技转化、绿色生态等新的制高点。
他知道,与赵东升的博弈不会停止,未来的道路也绝不会一帆风顺。吴家那边是否真的会偃旗息鼓?那个看似精明的孙子聪会不会暗中使绊?省委党校的学习通知何时会来?新的岗位又会在哪里?
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他无所畏惧。大家与小家的责任共同在肩,淬火成钢的初心依旧滚烫。
东河区的故事还在继续,而陈临海的征程,已然掀开了新的一页。雏凤清音,即将响彻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