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整出来了,苗床也规整好了,张大山正琢磨着怎么把育苗的流程弄得更精细点,镇上的小陈干部骑着自行车来了。
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还带着上次那位县农业局的周工程师。
“大山,周工惦记着你这个试点,特意又来看看!”小陈干部一下车就笑着招呼。
张大山和李秀云赶紧迎上去。周工程师还是那副和蔼又严谨的样子,直接去了新开垦的育苗地。他看得比上次更仔细,蹲在地上扒拉土,查看畦垄的走向和排水沟,又仔细检查了刚刚冒出嫩芽的苗床。
“嗯,不错!”周工程师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脸上带着赞许,“规划得很合理,比上次更有章法了!特别是这个排水和土壤改良,做得挺到位。”
他看了一眼旁边正在认真记录的李秀云,笑着对张大山说:“还有专业人才帮忙,难怪进步这么快。”
李秀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张大山连忙说:“都是周工您上次指导得好。”
“光我指导没用,得你们自己肯干。”周工程师摆摆手,语气变得正式了些,“这次来,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县里最近开了会,要重点扶持一批有特色、有潜力的农业项目,尤其是中草药种植这一块。你们这个试点,基础不错,我和小陈商量了一下,打算把你们报上去!”
“报上去?”张大山一时没明白。
“对!”小陈干部接过话,兴奋地说,“要是被县里列为重点扶持项目,那可了不得!说不定能有专项补贴资金,技术指导也会更优先!到时候,你们就不是单打独斗了,是县里的标杆!”
专项补贴?技术优先?张大山的心猛地跳了起来!这简直是雪中送炭!他现在最缺的就是资金和技术!如果真能列入扶持项目,那发展的速度可就快多了!
“谢谢周工!谢谢陈干事!”张大山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先别急着谢。”周工程师示意他冷静,“报上去只是第一步,能不能批下来,还得看评审。你们得尽快拿出一份像样的项目计划书,把你们的优势、发展规划、预期效益,都写清楚。特别是你这个育苗技术,是关键!”
项目计划书?张大山和李秀云对视一眼,这又是个新名词。
“这个我来帮你们弄!”小陈干部自告奋勇,“我那里有模板,你们把具体情况填进去,我再帮你们润色一下!”
这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张大山和李秀云自然是千恩万谢。
送走了周工程师和小陈干部,张大山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政策的东风来了,只要能抓住,就能乘风而起!
然而,好消息传得快,坏消息传得更快。
没过两天,张大山就隐隐听到风声,说县里扶持项目的名额有限,竞争很激烈。而且,镇上好像也有别的村在申报类似项目,据说背后有“能人”推动。
这个“能人”是谁,张大山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肯定是刘胖子!
果然,王老歪很快又找上门来,这次脸色有些古怪。
“大山啊,申报项目是好事。不过……我听说,刘老板那边,也联合了隔壁小王庄,搞了个啥‘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合作社’,规模搞得挺大,也准备往县里报。他们那边,好像……有点关系。”王老歪话说得含糊,但意思很明显:刘胖子要跟你抢政策资源了!
张大山心里一沉。刘胖子有钱有关系,如果他真下力气搞个合作社,规模肯定比自己的试点大,在材料上更容易出彩。
“王叔,咱们按规矩申报,能不能成,看县里评审。”张大山不动声色地说,“咱的东西扎实,不怕比。”
话虽这么说,但张大山知道,必须把项目计划书做得漂漂亮亮,把自己的独特优势凸显出来!光靠苗子好还不够,得让人看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带动效应。
他把这个任务主要交给了李秀云。李秀云不负所托,把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查阅资料,结合实际情况,把小陈干部给的模板填充得满满当当,数据详实,条理清晰,还特意突出了他们“科学育苗、数据化管理、计划带动农户”的特色。
张大山看着那份厚厚的计划书,心里踏实了不少。
就在他们准备把材料提交给镇里的前一天晚上,张大山照例去坡地巡查,走到那片试验种植的珍稀药材区时,他猛地停住了脚步!
在左眼的视野里,那几株他偷偷用黄金瞳滋养过、寄予厚望的丹参苗,其中一株的根部,竟然隐隐散发出一圈极其淡薄、却异常纯净的紫色光晕!
这光芒非常微弱,若不是他夜间视力增强,几乎难以察觉。但这确确实实是之前从未见过的颜色!
难道……这丹参的品相,发生了某种质变?是因为黄金瞳的滋养,还是因为这片土地和泉水的特殊性?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闪现:如果能在项目评审时,拿出一株这样带有“紫光”的极品丹参苗作为实物佐证,会不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