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如同一条冰冷的绞索,越收越紧。大山药业的海外订单持续萎缩,仓库里积压的产品越来越多,现金流几近枯竭。王斌每天带着销售团队四处奔走,磨破了嘴皮子,也只能换来一些零星的小单子,杯水车薪。公司账面上的钱,连下个月的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
张承志在马来西亚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他和哈菲兹博士极力游说,强调品质和长远价值,但在绝对的价格优势面前,他们的声音显得苍白无力。那两家精品药园的认证工作进展缓慢,远水解不了近渴。更糟糕的是,有风声传来,那几家操控低价货的贸易公司,正在接触哈菲兹博士,试图用重金挖走他这个关键的合作桥梁。
国内,李秀云团队的新药申报进入了最煎熬的阶段。审评专家提出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补充实验的数据要求近乎苛刻。团队连续加班,人困马乏,李秀云自己也因为过度劳累,病倒在了实验室。新药申报的进度,被迫放缓。
周明那边,设备虽然修好了,但延误的订单导致了高额赔偿,进一步加剧了资金压力。银行那边传来的风声也越来越紧,暗示如果短期内无法改善财务状况,可能会考虑收缩信贷。
大山药业,仿佛一艘千疮百孔的木船,在惊涛骇浪中颠簸,随时可能沉没。公司内部,悲观和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甚至有几个核心技术人员递交了辞呈。
张大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根接一根地抽烟。他翻看着财务报表上刺眼的赤字,听着王斌和周明焦急的汇报,感觉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难道,十几年的心血,就要这样付诸东流了吗?他不甘心!可现实却冰冷而残酷。
就在这生死一线的关头,转机,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降临。
这天傍晚,张大山正对着窗外发呆,秘书敲门进来,说有一位姓陈的老先生来访,没有预约,但坚持要见他。张大山本无心见客,但听到“姓陈的老先生”,心里一动,想起了之前帮助过他们的县一中老校长。
他整理了一下情绪,让秘书请人进来。
来的果然是陈校长,但不止他一人,身边还跟着一位气质儒雅、穿着中山装的老者。陈校长笑着介绍:“大山啊,这位是省里退下来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同学,姓郑。郑老一直很关注咱们县的产业发展,尤其是你的大山药业,听说你最近遇到点困难,非要跟我来看看你。”
郑老摆摆手,笑容和蔼:“陈校长言重了。我就是个退休的老头子,闲来无事,喜欢研究些中医药文化。张总的企业,坚持做道地药材,有情怀,有担当,我很佩服啊。最近听说,有些外来的资本不太规矩,给我们本土的好企业使绊子?”
张大山心中一震,没想到这位素未谋面的老领导竟然如此了解情况。他也没有隐瞒,将公司目前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奥丁资本”发起的恶意价格战和资金链危机,坦诚地说了出来。
郑老静静地听着,不时点点头,末了,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中医药是我们国家的瑰宝,扶持真正做实事的企业,是应有之义。我虽然退下来了,但还有些老关系。这样,我帮你联系一下省里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和科技担保公司,看看能不能在融资方面提供一些支持。另外,价格战这种事,恶意倾销,扰乱市场秩序,相关监管部门也不能坐视不管嘛。”
这番话,如同暗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张大山的心!他激动地站起来,紧紧握住郑老的手:“郑老!太感谢您了!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郑老温和地笑笑:“别客气。好好干,把咱们的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送走郑老和陈校长,张大山久久无法平静。他立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王斌、周明和李秀云。消息传开,公司上下原本低迷的士气为之一振!
紧接着,在郑老的牵线下,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派来了考察组,对大山药业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评估。同时,科技担保公司也介入,开始评估融资担保方案。
虽然最终的资金到位还需要时间,但希望的曙光已经穿透了厚重的阴云。张大山的腰杆,又重新挺直了!
他立刻召开全员大会,声音铿锵有力:“同志们!最难的时刻,我们已经挺过来了!上级和社会没有放弃我们!现在,轮到我们拿出十二分的精神,打好这场翻身仗!海外市场,给我守住品质底线,绝不降价!新药申报,给我咬紧牙关,攻克最后难关!国内生产,给我开足马力,保证供应!我们要用行动证明,大山药业,倒不了!”
绝境之中,希望重燃。生死一线的考验,让大山药业这支队伍,凝聚出了更强大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