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暴雨过后,海面暂时恢复了平静。大山药业顶住了“奥丁资本”的疯狂反扑,在国际上打响了名号,订单如雪片般飞来,股价也重回高点。可公司上下,却弥漫着一股劫后余生的疲惫感。
张承志从欧洲回来后,整整睡了一天一夜。小伙子瘦脱了相,眼窝深陷,梦里还在念叨法律条文。李秀云实验室的几个骨干累得直接病倒,被迫休假。连一向精力旺盛的王斌,也多了几根白头发。
庆功宴的狂欢褪去后,留下的是一地需要收拾的狼藉。
张大山没有急着庆祝,他先给全体员工放了一天假,然后自掏腰包,组织大家去郊外团建。没有领导讲话,没有业绩考核,就是爬山、钓鱼、烧烤。老员工们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新员工们也渐渐放松下来。紧绷的弦,总算稍微松了松。
但张大山心里清楚,真正的创伤,还没开始愈合。
最先爆雷的是财务部。审计小组在复盘时发现,在应对舆论危机期间,有几笔大额公关费用流程不规范,发票模糊,经手人语焉不详。虽然金额不大,但性质恶劣。
“查!一查到底!”张大山拍了桌子。王斌带着内审部门介入,很快锁定了市场部一个新提拔的副总监。对方在高压下,利用渠道混乱虚报费用,中饱私囊。
张大山亲自处理,果断开除并报警。他在全员大会上脸色铁青:“公司再难,也没断过大家一分钱!谁要是趁火打劫,别怪我张大山不讲情面!”这件事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
更让张大山心惊的是李秀云的一份报告。在复盘数据安全事件时,技术团队发现那次入侵尝试的路径异常精准,不像外部盲攻,更像有内应指引。虽然没抓到实锤,但这个疑点像根刺,扎在每个人心里。
“咱们的墙,可能漏风了。”李秀云忧心忡忡。张大山让她秘密组建一个可靠的内控小组,不动声色地排查。
张承志那边也不省心。海外市场虽然打开了,但管理跟不上。新合作的马来西亚加工厂质量管控不严,差点出了一批次品。当地员工文化差异大,管理成本飙升。小伙子天天越洋会议开到半夜,焦头烂额。
“爸,摊子铺大了,有点撑不住了。”视频里,张承志难得露出脆弱。张大山心疼儿子,派了周明带一个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团队飞去支援,又让梁致远帮忙物色国际化管理人才。
内部梳理的同时,外部的诱惑更多了。各路资本找上门,想参与新药上市,条件一个比一个诱人。有风投开出天价要入股,有药企想高价收购专利,还有券商鼓动他们拆分业务上市圈钱。
张大山一概回绝:“大山药业不卖身,不圈钱,就踏踏实实做药。”他知道,这些糖衣炮弹,比明刀明枪更危险。
晚上,他常一个人坐在老办公室,翻看靠山屯的老照片。妻子李秀云悄悄走进来,给他披上外套。
“累了吧?”她轻声问。
“嗯。”张大山握住妻子的手,“秀云,你说咱们这么拼,图啥?”
“图个心安。”李秀云看着照片里年轻的自己,“图对得起这身白大褂,对得起老百姓叫咱们一声‘药企’。”
张大山长长吐出一口气。是啊,胜利的光环会褪色,但做药的良心不能丢。这场恶战留下的伤痕,需要时间和诚意去抚平。而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