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念一这边内心戏十足,吐槽得正欢,却不知她这些“大逆不道”却又一针见血的心声,一字不落地同步传到了已经起身、正在寝宫更衣准备上朝的嬴政脑海中。
起初,听到顾念一认出扶苏并提起“假诏书”、“自刎”等字眼时,嬴政的心猛地一沉,那股熟悉的、对既定命运的愤怒和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但紧接着,听到顾念一那如同旁观者清般的犀利点评:
“一个不会表达,一个不会思考……”
“冷暴力+挫折教育过度……”
“被儒家学傻了,一点不懂变通……”
这些话语,像是一根根针,扎在嬴政的心上,带来刺痛的同时,竟也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惊醒感!
他回想起自己将扶苏派往上郡监军时的想法。确实,他本意是让扶苏远离咸阳复杂的政治漩涡,在军中磨练意志,接触底层,了解边境安危,为他日后继承大统打下坚实基础。他以为自己的安排,扶苏理应明白其中的深意和期望。
然而,从扶苏的表现和顾念一的吐槽来看……似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扶苏真的只感受到了被放逐、被厌弃?而自己,是否真的如那丫头所说,过于强硬,缺乏与儿子的有效沟通?只知道一味地施加压力,却从未明确表达过认可和期许?
嬴政的脑海中浮现出扶苏每次面对他时那副恭谨却疏离、甚至带着畏惧的模样,再对比顾念一描述中那个因为缺乏父爱和理解而变得忧郁、甚至有些懦弱的青年……一种混合着懊恼、心疼和“恨铁不成钢”的复杂情绪,在嬴政心中弥漫开来。
是啊!好好的孩子,大秦的长公子,未来的储君,怎么就变成了那样?被儒家思想束缚住了手脚,失去了帝王家应有的果决和魄力!竟然……竟然会因为一道真假莫辨的诏书就自尽!这何止是愚蠢,简直是……枉费了他的一番苦心!(虽然他的“苦心”表达方式确实有问题。)
嬴政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既然上天让他提前知晓了这一切,既然那个口无遮拦却往往一语中的的小女子点醒了他,那么,或许……还来得及改变?
他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扶苏一味地疏远和考验了。他需要尝试……沟通?或者说,用一种更有效的方式去培养和引导这个儿子。至少,要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责任,更要让他拥有足以应对未来风雨的能力和心性!
就在嬴政内心波澜起伏、进行着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未来规划时,顾念一还在那边没心没肺地跟系统蛐蛐:
“唉,不过话说回来,扶苏这时候回来干嘛?历史上有什么大事发生吗?系统你快查查!”
【检索中……根据历史记录,并无明确记载扶苏有长期离京后又突然返回咸阳的重大事件。此次返回,可能为剧情衍生发展。】
“哦豁?那就是原创剧情了?有意思!会不会是政哥想通了,要把儿子叫回来培养感情了?”
这时,宫门沉重的吱呀声响起,打断了顾念一的思绪,也打断了嬴政的沉思。
早朝的时间到了。
百官整理衣冠,按照次序,鱼贯而入。扶苏也默默走到了皇子应站的位置,他的归来,无疑给今日的朝会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色彩。
顾念一随着人群步入大殿,心情既兴奋又好奇。她偷偷瞄了一眼站在前方不远处的扶苏的背影,又看了看御座上那个似乎比平日更显深沉的秦始皇,内心充满了对今日朝会发展的期待。
“看来今天不会无聊了!”她心想,“不知道这对别扭父子,会不会有点互动?政哥啊政哥,机会给你了,可要把握住啊!”
庄严的朝会,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正式开始。而所有人都不知道,一场因穿越者吐槽而引发的、关于帝国继承人的教育和沟通方式的悄然变革,已经拉开了序幕。
庄严肃穆的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官员们依次奏报着各地的政务、军情、刑狱。顾念一站在队列中,心里盘算着等这些常规事项处理得差不多了,就把怀里那叠新造的纸张献上去,顺便宣布造纸坊可以开始向朝廷官员供应纸张的好消息。她甚至能想象到那些老臣们见到轻便纸张时的惊喜表情。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一项事务奏报完毕,殿内出现短暂空隙时,一个清朗却带着几分固执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平静:
“父皇,儿臣有本奏。”
出声的正是长公子扶苏。他出列行礼,身姿挺拔,但眉宇间那份忧郁似乎更浓了些。
嬴政目光微动,淡淡道:“讲。”
扶苏先是简要回禀了此次外出公干(似是巡查某郡水利)的结果,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显示出他确实具备一定的政务能力。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顾念一所在的方向,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然,儿臣返回咸阳,听闻朝中近日多有新政,更闻有女子位列朝堂,官至少府丞。儿臣以为,此事实有违古制,悖于礼法!”
他声音提高了几分,引经据典:“《礼记》有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妇人预政,非国家之福!昔日妲己、褒姒之祸,犹在眼前!父皇破格擢升一女子至高官之位,参与机要,儿臣恐开不良之先例,致使阴阳失序,纲常紊乱,朝野非议,动摇国本!望父皇三思,收回成命,以正视听!”
扶苏这番话,引来了不少保守派大臣的暗暗点头。他们虽然碍于陛下权威不敢明说,但内心对顾念一女子为官之事,多少是有些芥蒂的。如今长公子出面直言,正合他们心意。
嬴政眉头微蹙,他早知道扶苏会对这件事有看法,却没想到他会如此直接地在朝堂上发难。他正欲开口,却见顾念一已然出列。
“陛下!”顾念一声音清脆,脸上并无惧色,反而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情,“长公子殿下对下官任职有所疑虑,亦是出于对国事的关心。臣恳请陛下,允臣与殿下当庭辩驳几句,若臣之理不能服众,甘愿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