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下午,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在书房的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顾念一正对着一卷刚由少府下属工坊用新式活字印刷术刊印的《秦律》条文蹙眉苦读。
一条“弃灰于道者黥”就让她研究了半天其适用范围和判例,读得她头昏脑胀,只觉得比前世准备司法考试还难。
就在她几乎要把脑袋埋进纸堆里时,书房外传来了张伯略带欣喜的通报声:“大人,庄子上来人了,说是您吩咐做的‘豆腐’,成了!”
“成了?!”顾念一像被注入了强心剂,瞬间从法律的海洋里挣脱出来,丢下笔墨就往外冲。连日来实验失败的郁闷和对秦律的头痛,顷刻间被这巨大的喜悦冲散。
来到前厅,只见一名庄子上派来的仆役,正小心翼翼地守着一个木桶,桶里盛满了清水,水中浸泡着一板方正正、洁白细腻的物事。那熟悉的形态,那诱人的豆香,不是豆腐是什么?!
“好好好!就是这样子的!”顾念一凑近了仔细看,甚至还用手指轻轻按了按,感受到那恰到好处的弹性,脸上笑开了花。她仿佛已经看到了麻婆豆腐在铁锅里咕嘟,两面黄在油锅里滋滋作响……
正琢磨着晚上是先弄个凉拌豆腐还是小葱拌豆腐打打牙祭,她一抬眼,却发现府里的下人们似乎比平日更加忙碌,穿梭往来,搬抬着一些她叫不出名字的器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准备大事的紧张又期待的气氛。
“张伯,府里今日有何要事?大家怎地如此忙碌?”顾念一随口问站在一旁的管家。
张伯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合乎时宜的恭敬与一丝节日的喜悦:“回大人,再过几日便是‘秋社’了,大家正在准备祭祀与飨宴所需的一应物事。”
秋社?
顾念一心里“咯噔”一下,这个词对她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似乎在古诗文里见过,陌生是因为她压根不知道这秦朝的秋社具体是个什么流程、有何讲究。
为了不露出马脚,她面上不动声色,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轻轻“哦”了一声,点了点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她对送豆腐来的仆役勉励了几句,让他先回庄子上去,继续按规程制作,稳定工艺。然后,她端着那副“我什么都懂”的架子,慢条斯理地转身,踱着方步往回走。
然而,就在她转身踏入书房门槛、隔绝了外人视线的那一刹那,内心的淡定瞬间崩塌,取而代之的是疯狂的意念呼叫:
【系统!好统子!紧急求助!秋社是弄啥啊?快给我科普一下!别让我在政哥和文武百官面前露怯啊喂!】
脑海中,那略带机械却又似乎隐藏着一丝无奈情绪的电子音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咨询。秋社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源于对土地神的祭祀,旨在“秋报”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其历史可追溯至周代,与春社(春耕前祭祀)相对,形成“春祈秋报”的传统。其主要内容为祭祀土地神(社神),以报答大地哺育、庆祝五谷丰登。官方与民间皆会举行盛大祭祀仪式,杀牲献祭,奏乐歌舞。祭祀后,祭肉会分而食之,谓之‘散福’或‘社肉’,并有聚众宴饮、狂欢庆贺之风俗,是重要的全民性节日……】
系统一番详细解释,让顾念一迅速明白了过来。
【哦——原来是感谢土地爷,庆祝丰收,然后大家一起吃肉喝酒嗨皮的节日啊!懂了懂了,就是古代版的丰收节嘉年华嘛!】她心下大定。
【过节嘛,说到底,到最后不都是吃吃喝喝那点事儿?哎嘿,这还是我第一次在古代过正经八百的传统节日呢!】
想到“吃吃喝喝”,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瞟向了窗外——前厅方向,那里还放着刚成功的豆腐。
【这不巧了么!豆腐刚出炉,正好赶上秋社!】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照亮了她的脑海,【搞个豆腐宴!让政哥和大家都尝尝鲜!不对,光有豆腐好像单调了一点点……】
她立刻回忆起上次从系统那里“打劫”来的豆制品方子大全。
【豆浆!豆腐脑!豆腐皮!豆腐干!……都整出来!对,都整出来!来个豆制品全家福,闪亮秋社宴!】
说干就干!她立刻扑到书桌前,铺开一张质地柔韧的新造纸张,提起自己用顺手的炭笔,开始奋笔疾书。
凭借着记忆和系统的微弱提示,她将豆浆的磨制过滤、豆腐脑的点制关键、豆腐皮的揭取技巧、豆腐干的压制与卤制方法……一一罗列出来,写得那叫一个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
写完最后一个字,吹干墨迹,顾念一拿起那张写满了“机密”的纸,也顾不上再看那令人头大的秦律了,风风火火地就往外走。
“备车!去庄子!”
马车再次驶向城郊。到了庄子,顾念一先是仔细检查了刚刚成功的这批豆腐,确认品质稳定,然后立刻召来了那三名负责豆腐生产的工人。
三人见到顾念一神色严肃,都不由得紧张起来,垂手恭立。
“不必紧张。”顾念一摆了摆手,扬了扬手中的纸张,“之前所教的豆腐,尔等做得不错。现下,有几样与此相关的延伸之物,需尔等尽快掌握。”
她依旧是分开教学的老办法。
她先叫过负责泡豆和磨浆的那人,走到一旁,低声道:“你,除了原本的工序,还需注意,磨浆时,水量需比做豆腐时稍多,磨得更要细腻。磨出的生浆,需以细目纱布反复过滤至少三遍,务求浆液顺滑无渣。此浆,名为‘豆浆’,可直接煮沸饮用,亦是制作他物之基。此环节,独你知晓,不得外传。”她详细交代了过滤的要领和煮沸的注意事项。
接着,她叫来负责煮浆和点卤的那人。
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她格外慎重。“煮浆之法你已熟悉。此次,取部分滤好之豆浆,煮沸后,稍待降温,于特定温度时,以此种手法,加入少量特定比例的‘凝固剂’。”
她演示着极其轻柔的搅拌动作,并强调了温度控制的重要性。
“轻微搅拌后,静置勿动,便可得到一种更为软嫩、如同凝脂之物,名曰‘豆腐脑’。凝固剂的种类与用量,乃绝密,我只告知于你一人,若有泄露,唯你是问!”她将系统提供的、用这个时代能找到的物质配比的“石膏水”或“盐卤”的使用方法,仔细教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