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若岗日冰川。
寒风如刀,卷起亿万年的冰晶,在惨白的阳光下形成一片迷蒙的死亡之雾,这里是生命的绝对禁区。
冰川腹地,军方建立的先遣基地如同一个孤悬的金属孤岛。指挥中心内空气凝固得如同冰块,弥漫着与周遭酷寒相称的沉重。
对冰盖的探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高空热成像一片混沌,宇宙射线扫描被严重扭曲干扰,钻探机器人更是接二连三失败报废。
冰层之下五百米,便是远古冻土层。零下六十度的极寒、超越钢铁的硬度,以及一股足以瘫痪一切精密仪器的强大磁场,构筑了一道无形的死亡壁垒。
最终,以无数探测机器人的牺牲为代价,换来了一个结论:地下一千米深处,存在一个覆盖两公里的巨大椭圆形区域。它在所有扫描图谱上都如同幽灵——绝对的盲区。
它深嵌于古老冻土的核心,像一枚拒绝被窥视的谜团,正是此次任务的终极目标。
基地指挥官的视线越过忙碌而沮丧的技术人员,目光落在了时寒锋身上。
“队员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目前状态很好,正在进行极地适应性训练。”
指挥官的目光扫过时寒锋及其身后的另外两名精挑细选的特战队员,他们都有电子机械学科方面的专业背景,“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钧天遗迹的悲剧绝不允许再次发生。”
“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三人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异口同声地道。
————
三台乌黑的“穿山甲”机械兽,在军用运输机的吊索下,缓缓降落在冰原。庞大身躯触地的瞬间,激起一圈翻腾的冰雾,在凛冽寒风中久久不散。
为了征服这片极寒地狱,它们经历了彻底蜕变,甚至融入了刚从钧天遗迹发掘出的神秘高维金属。
钻头基体升级为钽钨-碳化钽(taw-tac)量子相变合金,在接近绝对零度时触发量子隧穿效应,维持韧性。
钻头总成融合了等离子技术,利用高压脉冲产生等离子通道,在某些极端工况下,可以实现非接触式钻探。
表面喷涂 二硼化铼(Reb?)超导涂层(临界温度10K),利用超导迈斯纳效应排斥磁场干扰。
乌黑的鳞甲在冰原反射的惨白光芒下,隐隐流转着淡金色的混沌微光。狰狞的外表下,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坚不可摧的力量。
它们是代表着人类机械工程学的巅峰之作,内置的微型聚变装置提供着近乎无限的能量。而它们赖以生存的核心,正是那套颠覆性的三重等离子护盾系统。
尼尔·罗素站在指挥台前,指着屏幕上定格的机械巨兽,声音清晰而充满力量,逐层揭示这终极防御的秘密。
第一层护盾:
紧贴机体表面,形成一层极其微弱、近乎透明的淡蓝色光晕。这是一层超致密、惰性化的低温等离子体膜。
它的核心作用就是热隔绝,抵御常规极寒与高压,同时排斥冰晶和尘埃附着。它是维持我们铁甲战士内部温暖稳定环境的绝对基石!
第二层护盾:激活时,机体轮廓被数道流动的、明亮的幽蓝色或银白色粒子环包裹,如同环绕行星的光环。
它们是由高速旋转的、特定谐振频率的带电粒子流构成的动态环状力场。可以中和理论上逼近绝对零度时才可能存在的可怕‘冷辐射’。
还能偏转或粉碎致命的冻土碎岩,更能大幅削弱强磁场和各种未知辐射的穿透力。是深入冰川冻土核心、抵抗最极端环境的主力盾牌。
第三层护盾:
第三层全开时,目标区域空间剧烈扭曲,光线被吞噬或散射,呈现出深邃的暗紫色或黑洞般的视界效果,边缘迸发着高能粒子逸散的惨白光芒。
这是一层高度聚焦、能量密度极高的定向等离子屏障,在机体前方形成锥形或球形护罩。它的原理,是在局部制造一个被极高能量维持的‘伪真空’或‘时空畸变区’。
它代表着我们目前科技的极限——理论上能隔绝绝对零度的酷寒。
“各位,”尼尔环视指挥中心,目光灼灼,“当这三层护盾全部开启,理论上,它们就能在宇宙最寒冷的地狱中心持续为我们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极渊堡垒’。”
尼尔·罗素绘声绘色、充满自信的介绍结束后,指挥中心内原本因极端环境数据而凝重的气氛,如同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明显缓和、振奋了许多。
三台点缀着淡金色混沌光芒的乌黑巨兽静静矗立在冰原上,它们体表那层若有若无的淡蓝色光晕,此刻如同希望的灯塔,在无垠的冰原上闪烁着令人安心的微光。
“所有低温适应性、抗干扰性、结构强化、智能决策模块通过最终测试,状态完美。”尼尔·罗素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光芒。
探险队成员:队长司星墟、本杰明、尼尔·罗素、新加入的研究员赵敏、信息员王晓,以及三名安全人员:时寒锋、王朝和马涵。
指挥中心内,司星墟在作最后的动员。
基地外,后勤人员正逐一检查需要的各种物资设备。
可以说,它们将所有的问题都做了最极端的预案,防护服达到了宇航级,连所有的仪器设备都涂上了一层有机超导隔热涂层,以应对可能的极端低温。
“到了下面就只能靠你们自己了,我们在上面等你们凯旋归来。”
“出发!”指挥官一声令下。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三只巨兽沿着AI算出的最优路径分别从不同的方向切入了地表,很快消失不见。
没有丝毫停顿,三只钢铁巨兽如同投入水中的巨石,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沿着近乎垂直的角度,向着冰川深处猛扎下去。
它们身后,被高效压实或气化的冰屑迅速封闭了通道,只留下三个冒着森森寒气的黑黝黝洞口。
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代表三台穿山甲的光点稳定地向下移动,旁边实时刷新着深度、温度、外部压力、机体状态等关键数据。
第一视角影像显示着前方被金瞳光束照亮的、不断被撕裂粉碎的蓝色冰壁。偶尔能听到通过震动传导回来的、爪尖摩擦冰层那令人牙酸的“滋滋”声,以及机体结构在巨大压力下发出的低沉而令人不安的金属应力声。
“深度300米…环境温度-65c…机体核心温度稳定…钻探效率维持在理论峰值95%…磁场强度持续攀升,已超过临界值…预计通讯将受到影响…路径规划正常…” 技术员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它们正稳定地、势不可挡地接近目标。强磁场和超低温,这些让人类束手无策的天堑,在这三只为征服冰狱而生的机械巨兽面前,正在被一寸一寸地碾碎。
真正的探索,此刻才由冰冷的钢铁与炽热的智能,在万古死寂的冰层深处,拉开序幕。冻土层中的秘密,即将迎来它数万年后的第一批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