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那一场开诚布公的谈话,如同凛冽的清泉,浇灭了初生的情愫,却也洗去了柳清漪心头的尘埃与迷雾。
她没有再刻意避开林默,依旧会去剑鸣谷,只是心态已然不同。以往那份潜藏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完全明晰的悸动与期待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纯粹、更加坦然的……求知与问道之心。
她不再将林默视为一个神秘的、可能带来不同情感体验的异性,而是真正将其放在了一个“论道者”,甚至隐隐是“先行者”的位置上。这种转变,让她在面对林默时更加自然,提问也更加直接和深入。
而林默,也乐见于此。柳清漪心思剔透,剑道天赋极高,一点即通,与她论道对自己梳理五行之理、尤其是金行力量的种种变化应用,大有裨益。两人之间的关系,反而因此变得更加清爽和稳固。
这一日,剑鸣谷中,柳清漪并未急着探讨剑理,而是演练起了《青岚剑诀》中一套极为繁复凌厉的杀招——“千岚叠翠”。剑光如瀑,层层叠叠,凌厉的剑气切割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将周围弥漫的剑意都逼开数尺。
她练得极为专注,将月下明心后愈发纯粹的金行剑意催发到极致,每一剑都追求极致的速度、力量与锋锐,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阻碍都斩碎撕裂。
然而,一套剑诀使完,她收剑而立,秀眉却微微蹙起,似乎并不满意。
“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她喃喃自语,看向一旁静观的林默,“林兄,你觉得如何?此招我已修炼至圆满,灵力运转、剑招变化皆无滞涩,威力也已达当前极致,但……似乎过于追求‘斩断’与‘毁灭’,一招使出,不留余地,若遇强敌,恐难有后续变化。”
林默静静地看着她,方才那凌厉无匹的剑招在他眼中被分解成了最基础的能量运行轨迹。他缓缓开口:“剑是杀伐之器,追求极致的锋锐与毁灭,并无错处。然,过刚易折。金性虽锐,亦需有‘韧’与‘藏’。”
他抬手指向谷中一道历经风雨、却依旧屹立不倒的古老剑意残留:“你看那道剑意,其核心并非一味外放的锋锐,而是将无匹锋芒内蕴于沉凝厚重之中,看似朴拙,实则内含万千变化,后劲无穷。此乃‘藏锋’。”
他又指向另一道如同春日细雨、无声渗透的剑意:“再看那道,其力不显,其势不张,却如细雨润物,无孔不入,专寻敌手薄弱之处,久之必溃。此乃‘韧’与‘变’。”
“金,并非只有‘斩断’一途。”林默总结道,“亦可‘承载’,如宝剑之鞘;亦可‘转化’,如金生丽水;甚至可‘包容’,如百炼精钢亦能绕指柔。你的剑心纯粹,这是优势。但若只知一味向前,不懂回环蓄势,不知刚柔并济,遇真正大道,终难走远。”
这番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击在柳清漪的心头!
她一直以来的修炼,都是将自身庚金天赋发挥到极致,追求更快、更锐、更强!从未想过“藏锋”,想过“转化”,想过“包容”!
是啊!剑出无回,固然一往无前,但也将自己置于险地。若能将那极致的锋芒稍稍内敛,于凌厉之中暗藏变化与后劲,岂不更加完美?若能将金行之力不是单纯地释放,而是巧妙地转化为其他形式的攻击或防御……
一个个念头如同火花般在她脑海中迸发!
她猛地闭上眼睛,周身剑气非但没有爆发,反而如同长鲸吸水般向内收敛,整个人仿佛变成了一柄收入鞘中的绝世宝剑,气息变得沉静而深邃。
谷中无数剑意似乎受到了牵引,开始围绕着她缓缓流转。
林默静静地看着,知道她已进入了难得的顿悟状态。
时间一点点过去。
忽然,柳清漪猛地睁开双眼!
眸中不再是以往那种逼人的锐利,而是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寒潭,深邃、平静,却又蕴含着令人心悸的力量。
她动了。
手中长剑再次施展出“千岚叠翠”,剑势依旧凌厉迅捷,却不再是那种一味外放的狂猛。剑光吞吐之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圆转与变化。时而如巨山压顶,沉稳厚重(土蕴金);时而如溪流潺潺,连绵不绝(金生水);时而又如春风拂柳,看似柔和,实则暗藏无尽切割之意(金藏于木)!
她并未改变剑招的根本,却在其基础上,融入了对五行生克、对刚柔变幻的全新理解!
一套剑诀使完,收剑而立。
谷中一片寂静,仿佛连那些躁动的剑意都被这全新的剑境所震慑。
柳清漪感受着体内愈发圆转如意、生生不息的剑气,以及那变得更加坚韧和通透的剑心,脸上难以抑制地浮现出惊喜之色。
困扰她许久的瓶颈,竟然就在这片刻的顿悟中,豁然贯通!她的剑道修为,甚至整体境界,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距离筑基圆满,似乎只剩下一层薄薄的窗户纸!
这一切,皆因林默那寥寥数语的指点!
她转过身,看向林默,美眸中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与敬佩,再无半分杂念。
“多谢林兄点拨!清漪……受教了!”她郑重地行了一个剑礼。这一礼,是弟子对师长之礼,是问道者对传道者之礼。
林默坦然受之,微微颔首:“是你自身积累足够,悟性非凡,水到渠成而已。”
柳清漪直起身,感受着体内澎湃却又控制由心的力量,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清明充盈心间。她知道,自己的剑道,从此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而引领她踏入此境的人……
她看着林默,眼神复杂,最终化为一声轻叹,唇角却漾开一抹释然且真诚的浅笑:“能遇林兄,是清漪之幸。”
此后,柳清漪修炼得更加刻苦,进境一日千里。她对林默的态度也彻底固化下来——是亦师亦友的论道者,是值得尊敬和感激的引路人。那份因好奇和惊艳而萌生的朦胧情愫,彻底转化为了纯粹的道谊与尊重。
她不再在意宗门内的流言蜚语,也不再关注李昊阳那日益阴沉的脸色。她的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手中的剑,和那条被拓宽了无数倍的、通往无上剑道的征途。
心境通明,剑心亦通明。
而林默,在点醒柳清漪的同时,自身对五行之力的感悟,尤其是对“金”之“韧”、“藏”、“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层。他体内那点微弱的金行本源真灵,似乎也变得更加凝实和灵动。
两人在剑鸣谷中的论道,变得更加高效和深入,常常一坐便是整日,忘却时间流逝。
这一日,论道间隙,柳清漪忽然想起一事,开口道:“林兄,韩长老前日问起你了。”
“韩长老?”林默抬头。
“嗯,是宗内掌管功法传授的韩立长老,为人正派,最爱惜才。”柳清漪道,“他听闻了你在大比中的表现,以及……与我论道之事,对你很是好奇。他似乎……有意破例招你入内门,甚至想直接收你为真传弟子。”
她看向林默:“这可是无数外门弟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内门资源远非外门可比,更有金丹长老亲自指点,对你恢复……应当大有好处。你意下如何?”
抛出橄榄枝了吗?
林默目光微闪。青岚剑宗内门的资源,确实是他目前急需的。尤其是那位韩长老的青睐,或许能提供更多便利。
但他沉吟片刻,却缓缓摇了摇头。
“多谢韩长老美意,也多谢柳执事代为传达。”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只是,林某闲散惯了,且身有旧疾,恐难承受内门弟子之责,更不敢误人子弟,担真传之名。”
他顿了顿,看向柳清漪,说出了早已想好的说辞:“若宗门不弃,林某愿以一客卿身份,暂留宗内。平日可阅览一些外门典籍,或许能于炼器、炼丹等方面略尽绵薄之力,换取些许修炼资源即可。待伤势稍愈,林某……自有离去之期。”
客卿身份,相对自由,既可享受部分宗门资源,又不必卷入宗门内部复杂的派系纷争和承担过多义务,最适合他目前的状况。
柳清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并无太多意外。以林默表现出来的底蕴和那股超然物外的气质,拒绝直接加入内门,似乎才是正常的选择。
“我明白了。”她点了点头,“我会将你的意思转达给韩长老。以林兄之才,即便只是客卿,宗门想必也会欢迎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