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馥郁芬芳渐渐沉淀,香港的六月裹挟着更炽热的暑气和潮湿的海风如期而至。浅水湾的石家别墅里,婚礼的梦幻泡沫和母亲节的温馨余韵,正被一种新的、带着青涩锐气的活力所取代——石志康和包陪庆领衔的“康庆小创客”在工业产品博览会上的小试牛刀,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涟漪。
博览会结束后,石家别墅的书房成了临时的“儿童创业总部”。那张巨大的红木书桌,平日里是石松运筹帷幄的战场,此刻却被各种电子元件、彩色宣传单、记账本和一堆零钱占据了一角。石志康小脸紧绷,眼神却亮得惊人,正拿着计算尺(他从父亲书房里“借”来的)煞有介事地核算着成本和利润。包陪庆则一丝不苟地整理着账本,娟秀的字迹记录着每一笔收入支出,甚至细心地标注了不同套件的销售情况。
“阿庆,你看,”石志康指着本子,“矿石收音机套件卖得最好,利润也最高!但好多小朋友的爸爸说,要是能收到更多台就好了。”他皱着眉,陷入了思考,“书上说,加个可变电容器就能调台,可是成本会增加……”
包陪庆点点头,翻着自己的记录:“电子门铃套件成本低,卖得也不少,但利润薄。阿康,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不一样的?”她眼睛一转,“比如,做个会闪灯的音乐盒?上次拆解的那个旧八音盒零件还在呢。”
两个孩子热烈地讨论起来,完全沉浸在他们小小的商业版图里。其他孩子也常来“总部”帮忙,罗阿秋负责清点库存零件,石志康的弟弟石志健则成了“首席产品测试员”,虽然常常把零件装反,但也提供了不少“用户体验反馈”。
这充满童趣的创业景象,成了石家别墅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周璇和叶英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模样,既觉得可爱又倍感欣慰。叶英私下对周璇感叹:“璇姐,你看阿康和阿庆,那份劲头,真像他们父辈当年创业的样子,只是更……天真烂漫些。”周璇微笑颔首,眼中满是温柔:“是啊,这是好事。让他们自己去闯闯,摔几个跟头也不怕。”
然而,平静之下,并非全无波澜。石氏电子厂在博览会上展出的新型晶体管收音机,以其精巧的设计和更优的音质,吸引了东南亚几家实力雄厚的洋行买手。初步的订单意向让石松和夜大少精神振奋,这意味着石氏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就在他们准备深入洽谈之际,一个并不令人意外的消息传来:以生产传统电子管收音机起家、根基深厚的“永利电器”,也推出了自家的晶体管收音机,并且在关键元件的采购渠道上,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设置障碍。
石松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眺望着繁忙的维港,眉头微锁。夜大少递给他一杯威士忌,沉声道:“阿松,永利那个老狐狸,动作比我们预想的快。他仗着和日本几家老牌元件厂关系深厚,想卡我们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