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艇穿越地月空间的旅程,平稳得令人不安。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剧烈的过载,只有窗外星辰位置的无声变幻,以及脚下那颗蓝色星球逐渐展露的完整弧线。娜美坐在特制的适应性座椅上,沉默地注视着那片她曾纵横驰骋的海洋,如今在宏观视角下,只是镶嵌在星球表面的一块巨大蓝宝石,美丽,却似乎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
布琳显得有些紧张,双手交叠放在膝上,不时整理一下并不得体的、她特意带来的加勒比特色香料样品盒。唯有罗宾,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她的目光掠过舷窗,更像是一位考古学家在审视一片新发现的遗址,冷静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
降落的过程同样无声无息,仿佛只是从一个房间进入了另一个更大的房间。当舱门滑开,一股混合着清新植物气息与某种难以言喻的、洁净能量感的空气涌入。眼前豁然开朗,她们正式踏足了月球“白玉京”。
与全息影像中看到的震撼相比,亲身体验带来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压迫感。通天巨柱支撑起浩瀚的人造天穹,模拟的阳光温暖而不刺眼,将下方错落有致的生态园区、流淌的溪流和奇花异草照耀得生机盎然。空中,流线型的悬浮车沿着无形的轨道悄无声息地滑过。一切都完美、高效、秩序井然,甚至……过于完美了,缺乏自然界应有的那份随机与“噪音”。
负责接待她们的,依旧是那位气质清冷干练的助理——璃月。她穿着月宫标准的银白色行政制服,笑容得体,语气平和,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仿佛经过精准计算。
“欢迎来到白玉京,娜美女王,罗宾博士,布琳女士。”璃月微微欠身,“接下来三天,将由我陪同诸位参观交流。我们希望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增进彼此了解的机会。”
参观行程被精心安排。首先是最具冲击力的环节——月宫空港观景平台。
站在透明的强化材料之后,下方是如同钢铁丛林般的港口。巨大的“月冕”号旗舰如同沉睡的洪荒巨兽,其侧舷在修复中依旧可见与“水滴”战斗后留下的、细微却狰狞的疤痕,无声诉说着那场远在柯伊伯带的惨烈。更远处,无数工程舰、运输船、小型护卫舰如同工蚁般忙碌,构建、维护着这支庞大的舰队。
“如诸位所见,”璃月的声音在一旁平静地响起,听不出丝毫炫耀,只是在陈述事实,“我们肩负着守护整个太阳系内部安全的职责。‘水滴’只是第一个探路的石子,更深远的威胁依旧潜伏在黑暗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整合太阳系资源,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娜美看着那艘伤痕累累的旗舰,心情复杂。正是这艘船和它的同伴,刚刚粉碎了可能降临地球的毁灭。罗宾则更关注那些船体上运用的技术和材料,与她研究的百慕大遗迹及石松笔记中的某些设想,隐隐呼应。
接下来是月宫中央档案馆。这里没有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只有无边无际的、散发着柔和光芒的数据存储晶体阵列,以及悬浮在空中的交互式全息终端。
“这里收录了月球所能收集到的、人类文明几乎所有的历史、文化、科技资料,”璃月介绍道,“我们相信,了解过去,是规划未来的基石。”
罗宾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她被允许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查询。她首先尝试调取了关于“百慕大三角异常现象”的非机密历史记录。
月宫数据库中的资料远比地球任何机构都要详实,甚至包括一些她未曾见过的、早期船只的失踪报告和能量读数。然而,当她试图深入查询与“未知金属碎片”、“十二面体晶体”直接相关的核心数据时,终端屏幕上优雅地显示出一行字:“权限等级不足,该部分信息涉及最高机密。”
罗宾不动声色,转而搜索“石松”或相关谐音、代号。结果同样寥寥,仅有一些模糊的、与二十世纪中期远东地区商业活动相关的边缘记载,其核心部分同样被锁死。
璃月在一旁微笑着解释:“有些知识过于危险,或者尚未到解密之时。请理解,罗宾博士。”
罗宾点了点头,没有坚持。但这次试探让她确信,月宫不仅知道百慕大和石松的秘密,而且将这些信息视为需要严格控制的核心资产。这次邀请,与其说是交流,不如说是一次谨慎的“摸底”和“招安”。
行程的第三站是月宫生态维持区。这里模拟了地球多种生态系统,技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然而,布琳敏锐地发现,这里种植的作物、培育的食用菌类,虽然品相完美、产量稳定,却普遍缺乏她所熟悉的、源自地球特定风土的“风味层次”。
在一次关于“传统发酵工艺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交流中,布琳忍不住提出了疑问。负责生态区的月宫科学家(一位表情略显刻板的人类男性)回答道:“我们追求的是最高效、最安全的营养产出。不必要的风味变量和潜在的微生物风险,都在我们的优化排除列表之内。稳定,高于一切。”
布琳看着那些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完美无瑕的合成果蔬,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哀。这不再是烹饪,这是分子组装。失去了不可控的变量和地域的独特印记,美食的灵魂何在?
当晚,月宫为她们举行了一场小型的欢迎晚宴。出席者除了璃月,还有几位月宫非军事领域的高级官员,气氛看似融洽。餐桌上摆满了由月宫生态区出产的、经过“优化”的食材烹制的菜肴,外观无可挑剔,味道……精准而统一。
席间,璃月看似随意地提及:“月球非常欣赏像罗宾博士这样学识渊博的学者,以及布琳女士这样致力于文化传承的专家。月宫的档案馆和生态园区,永远向真正的人才敞开。在这里,你们可以获得地球上无法企及的研究资源和支持,你们的学识将能为更宏大的事业——确保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延续——做出贡献。”
话语中的招揽之意,昭然若揭。
娜美慢慢放下手中的餐具,银质的叉子与骨瓷盘边缘发出清脆的叩击声。
“璃月女士,”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加勒比海很小,但那里有我们的根。我们习惯了大海的风浪,也习惯了……自由的滋味。月宫的蓝图很宏伟,但对我们这些老家伙来说,或许那片偶尔会有飓风、却总能看见星空的海域,更像个家。”
她没有直接拒绝,但态度明确。她代表的不只是她自己,更是那个不愿被完全“整合”的加勒比联盟。
璃月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冷光。“理解。月宫尊重每一种选择。只是,在宇宙的尺度下,个体的‘自由’与文明的‘存续’,有时需要权衡。”
晚宴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紧绷的气氛中结束。
返回休息区的路上,三人沉默着。月宫为她们安排的居所奢华而舒适,窗外是模拟的地球夜景,美轮美奂,却虚假得令人心慌。
“他们在展示力量,也在招安。”罗宾率先打破沉默,站在观测窗前,望着外面那个悬浮在漆黑太空中的、巨大的“白玉京”主体结构,“他们需要父亲(石松)留下的知识,需要布琳对生命和文化的理解,甚至需要娜美你作为旧时代象征的号召力。但他们忌惮路飞、凌云他们代表的,无法被完全掌控的个体力量和……反抗意志。”
布琳叹了口气:“他们把一切都变得……太完美了,完美得没有灵魂。”
娜美推动轮椅,来到罗宾身边,一同凝视着那片冰冷的、宏伟的月球城市。
“他们或许真的在保护太阳系,”娜美缓缓说道,声音低沉,“但他们的方式,是要把所有星星,都变成他们棋盘上按规则移动的棋子。”
她转过头,看向罗宾和布琳,眼神在月宫虚假的夜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我们该回去了。这片天宫很好,但不是我们的战场。”
她们的访问尚未结束,但最重要的信息已经获取。月宫的面纱揭开了一角,露出的并非单纯的善意或恶意,而是一个为达目的(生存)可以不择手段(包括抹杀个性、强制统一)的、极度理性的文明机器。
而她们,这些来自蔚蓝星球的老水手,必须回到自己的船上,思考如何在这台庞大机器的阴影下,为那份原始的、不甘被定义的“自由”,寻找到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