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那句“这种,不行吗?”如同一声惊雷,在弥漫着专业与严谨气息的排练室里炸响,余韵是死一般的寂静。那简单到近乎幼稚的《小星星》变调旋律,仿佛还在空气中残留着些许尴尬的回音。
蔡大鲲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紧紧抿着嘴唇,下颌线绷得如同刀锋,那双总是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难以置信、被冒犯的怒火,以及一丝“对牛弹琴”的无力感。他花费了时间和精力筛选曲目,规划舞台,是为了呈现一个配得上《天籁之战》这个舞台的、精彩的合作表演,而不是来这里玩过家家!
“江老师,”蔡大鲲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极力压抑的怒气,“我希望您能明白,我们现在是在为《天籁之战》准备舞台,这是一档专业的音乐竞技节目!台下坐着的是专业的评审和成千上万的观众!我们需要拿出有分量、有技术含量、能打动人的作品!而不是……而不是这种……”他顿了顿,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那首《小星星》,最终只能硬邦邦地说,“……儿歌!”
他的音乐指导老师和助理也站在他身后,虽然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都明确地表达了赞同和不认同。他们看向江城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怀疑,仿佛在质疑他是否具备完成这次合作的基本专业素养。
面对这几乎凝成实质的质疑和压力,江城的表情依旧没什么变化。他甚至没有看蔡大鲲那几乎要喷火的眼睛,只是低头,又用那根手指,在琴键上随意地按了几个不成调的音符,仿佛在自娱自乐。
“打动?”他重复了一下这个词,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讨论天气,“怎么算打动?喊得大声?跳得高?”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蔡大鲲那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以及他身后那堆复杂的乐谱和设备。
“那样,很累。”
“累?!”蔡大鲲几乎要被这种论调气笑了,他上前一步,声音不自觉地拔高,“这是工作!是舞台!累不是理所当然的吗?!想要呈现出好的效果,就必须付出努力和汗水!这是对舞台的尊重,也是对观众的负责!”
他指着那几份被江城否决的乐谱,语气激动:“《火焰》需要强大的气息控制和情感爆发!《逆光》需要精准的节奏感和细腻的情绪处理!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反复、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的!这才是专业的态度!”
他的话语如同连珠炮,充满了属于年轻顶流的骄傲和对自身专业的坚持。排练室里的气氛紧绷到了极点,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
林婉站在江城身边,感觉手心都在冒汗。她试图打圆场:“蔡老师您别激动,我们城哥他不是那个意思,他只是……”
“我就是那个意思。”江城平静地打断了林婉,他看向蔡大鲲,眼神里没有挑衅,只有一种近乎纯粹的困惑,“为什么,一定要用‘累’的方式,来表达‘不累’也能表达的东西?”
他这话说得有些绕,但核心意思明确——他质疑那种依靠透支体力和情绪来换取舞台效果的“传统”方式。
蔡大鲲被他这“歪理”噎了一下,随即怒火更盛:“什么叫‘不累也能表达’?音乐是艺术!艺术就需要投入!需要激情!需要技术!你那种……那种弹法,根本就是在敷衍!”
“我没有敷衍。”江城反驳,语气依旧平稳,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只是,用了我的方式。”
“你的方式就是错的!”蔡大鲲几乎是在低吼了,他感觉自己的耐心和修养正在被对方那种油盐不进的态度一点点磨光,“这是合作!不是你的个人秀!我们需要配合!需要统一!需要达到一个专业的标准!”
“你的标准,不是我的标准。”江城淡淡地说。
“你……!”蔡大鲲气得胸口起伏,他猛地转过身,对着自己的团队挥了挥手,几乎是咬着牙说道,“算了!今天没法排了!等江老师什么时候想清楚了,愿意用专业的态度来对待这次合作,我们再继续!”
说完,他拿起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地大步离开了排练室,背影僵硬,充满了压抑的怒火。他的团队也连忙跟上,留下一室凝滞的空气和面面相觑的节目组工作人员。
沟通,彻底破裂。
林婉看着蔡大鲲离开的方向,又看了看自家依旧一脸“与我无关”表情的老板,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城哥……这下……好像有点麻烦啊。”她小声说道。
江城没说话,只是从琴凳上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蔡大鲲和他团队匆匆上车离开的身影。
麻烦吗?
好像是有点。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错了。
他只是不想在排练上消耗太多不必要的精力,不想去迎合一种他觉得“吵”且“累”的表演风格。合作,难道不应该是双方都舒服的方式吗?为什么一定要一方完全迁就另一方?
系统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平静地响起:
【叮!检测到合作排练因理念冲突中断。】
【触发支线任务:‘磨合的艺术’。】
【任务要求:在不违背自身‘省力’与‘本心’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寻找与搭档蔡大鲲的共存与协作方式,完成舞台。无需完全妥协,但需展示合作诚意与可能性。】
【任务奖励:根据最终舞台效果及‘磨合’过程评估,奖励现金及‘协作理解力’(被动)小幅提升。】
系统的任务,并没有要求他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让他去寻找“共存”的方式。
江城看着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目光沉静。
或许……是需要换一种沟通方式?
或者,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切入点?
他转过身,对一脸愁容的林婉说:
“跟节目组说,歌,可以换。但方向,要改。”
他顿了顿,补充道:
“找个……安静点的。或者,有趣的。”
林婉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老板这是……让步了?虽然让步的幅度很小,但至少是个积极的信号!
“好的城哥!我马上跟节目组和蔡老师那边沟通!”她立刻拿起手机。
消息传回蔡大鲲团队那边,对方的反应依旧冷淡,只表示“希望下次沟通时,江老师能拿出更具体的、具备专业性的方案”。
首次排练,不欢而散。
但一根极细的、名为“可能性”的丝线,似乎又被江城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让步,重新连接了起来。
只是,这根线能否承受住后续排练中可能出现的更大张力,无人知晓。
一场关于音乐理念、工作态度与个人哲学的碰撞,才刚刚开始。而《天籁之战》的舞台,正静静地等待着这对“冰与火”的组合,将会带来怎样出人意料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