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确凿,圈套已成,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其公之于众。直接上奏弹劾固然爽快,但容易暴露自身,且可能被皇后势力从中斡旋化解。萧清璃要的,是让这桩丑闻以一种无法压制的方式爆发,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点燃朝野舆论。而秋砚那超越时代的算学天赋,此刻成了最锋利的匕首。
这日,萧清璃召来秋砚。此时的秋砚,在谢云止的纵容和萧清璃的默许下,已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的小厮,眉宇间多了几分属于能者的自信。
“秋砚,世子爷常赞你于数算一道有鬼神莫测之机。”萧清璃将一本看似普通的账册推到他面前,这正是青黛整理出的、关于赵志鹏贪墨太庙工程款的核心证据,只是数字部分被刻意打乱、加密,“若将此间数字,以你独有的算法重新编排,使其表面看似一本寻常的商铺流水或古籍批注,内里却暗藏玄机,可能办到?”
秋砚接过账册,快速翻阅,眼中顿时迸发出遇到挑战时的锐利光芒。他略一思索,便肯定地点头:“回殿下,可以。小的可用一种叠算与置换之法,将关键数目嵌入看似无关的数字序列中,再辅以特定页码、行数作为解码指引。非精通此道者,绝难窥破。即便被人偶然得去,也只会当作废纸或天书。”
“很好。”萧清璃颔首,“你需要几日?”
“三日足矣。”秋砚信心满满。
三日后,秋砚呈上了几份“作品”。一份伪装成了某家绸缎庄的陈旧进货单,数字冗长繁杂;一份看似某本《水经注》残卷上的批注笔记,满是古怪符号和数字;还有一份,则干脆是一张画满了奇异格子和数字的“游戏图”。每一份看起来都平平无奇,甚至有些莫名其妙,但按照秋砚提供的独特解码方式,却能精准无误地还原出赵志鹏贪墨的款项数额、时间、以及与之勾结的商人信息。
萧清璃仔细检验后,心中暗叹,此法精妙绝伦,比单纯的匿名信高出不止一筹。即便皇后的人截获,也只会一头雾水,而一旦落入有心人(比如那些以精明着称的御史,或是与皇后不对付的勋贵)手中,经过琢磨破译,其震撼力将无以复加。
“夏竹,”萧清璃下令,“将这些‘东西’,通过不同的渠道,‘无意中’散播出去。那份‘进货单’,让它‘飘’到都察院一位以较真闻名的御史家书房窗口;那卷《水经注》批注,设法让它出现在国子监一位精通数算的博士案头;至于那张‘游戏图’,不妨让它成为某家茶馆说书先生垫桌脚的废纸,但要确保能被经常在此喝茶的几位清流门客注意到。”
她要让这些证据,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地飞到那些最可能对此感兴趣、也最有能力将其引爆的人手中。而且是以一种看似偶然、无从追查的方式。
夏竹领命,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中。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看似平静,暗地里却涌动着诡异的暗流。一位御史对着书桌上莫名出现的“进货单”皱起了眉头;一位国子监博士对那卷“批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几位清流门客在茶馆对着那张“游戏图”争论不休……
秋砚的算学,成了点燃炸药桶的那根最隐秘的引线。一场针对皇后羽翼的风暴,正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酝酿。只待第一个破译出真相的人,发出那石破天惊的一击。
萧清璃坐镇锦瑟院,如同最高明的棋手,已落定杀招,静观棋局自行演变。她知道,赵志鹏的末日,以及送给皇后的这份“大礼”,即将如期而至。
(第五十三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