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丰收节”的余温还未完全褪去,社区小院又迎来了新的热闹。这天,小院门口停了几辆大巴车,下来一群肤色各异、背着相机和笔记本的人,他们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农业爱好者和媒体记者,听闻“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的故事后,特意赶来探访。
小安和街坊们有些意外,但很快热情地迎了上去。李大爷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指着菜地里的番茄藤介绍:“这是咱自己育的苗,结的果子,城里、山里的孩子都爱吃。”外国友人好奇地凑上前,轻轻触摸番茄的叶片,还有人拿出小本子,认真记录着。
一位来自法国的农业专家皮埃尔,看着育苗区里整齐的菜苗和旁边的种植指南,不禁赞叹:“你们的育苗方法很科学,而且这种城乡联动、爱心传递的模式,太有意义了,在我们国家都很少见。”他还拿出自己带来的法国香草种子,“这是我们那边的香草,希望能和你们的菜苗一起,在这片田园里生长。”
媒体记者们更是忙个不停,摄像机、话筒对准了小院里的每一处。他们采访李大爷育苗的经验,拍摄王奶奶给菜苗施肥的场景,还跟着小安看她给苏晴发菜苗成长视频。当得知这些菜苗不仅改善了山里孩子的饮食,还让城市里的人找回了田园的宁静与温情时,记者们都深受触动。
小张作为写字楼员工代表,也跟外国友人们分享了参与菜苗认养的感受:“每天看着菜苗长大,和山里的孩子通过视频交流种植心得,感觉工作的压力都减轻了,心里特别踏实。”外国友人们纷纷点头,有位外国记者感慨道:“在快节奏的都市里,能有这样一片田园,能通过种菜连接人与人,真的很治愈。”
小安带着大家参观“菜苗画廊”,当看到山里孩子画的菜苗藤蔓连成爱心的画时,一位美国记者眼眶湿润了:“这不仅仅是菜苗,更是爱和希望的传递,是跨越了距离和文化的联结。”
交流中,外国友人们还提出了不少合作想法。皮埃尔表示,回去后会在自己的农场尝试类似的城乡互动种植模式;日本记者则希望能把“都市归田园”的故事报道回去,让更多人了解。还有人提议,以后可以开展跨国的“菜苗结对”,让不同国家的孩子也能参与进来。
送走外国友人后,小安和街坊们都很激动。李大爷乐呵呵地说:“咱这小院,种的菜不光能救命,还能引来外国朋友,把咱的故事传到世界去。”王奶奶也笑着点头:“只要用心种,菜苗能结出的,可不只是果实,还有人心的温暖,世界的情谊。”
小安看着菜地里那株刚种下的法国香草,在阳光下舒展着叶片,仿佛看到了更广阔的田园图景。“都市归田园,我种的菜能救命”,如今,这救命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最初的设想,它连接起的,是城市与乡村,是中国与世界,是每一个渴望田园、渴望温暖联结的心灵,在这片小小的菜地里,谱写着越来越宏大、越来越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