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过后,村里的空气里多了层清冽的甜——乐乐推开院门,就看见小虎蹲在石阶上翻晒柿饼,橙红的柿饼裹着层白霜,像撒了层糖,风一吹就飘来淡淡的果香。“刚从山里运下来的,奶奶说挂了半个月霜,甜得很!”小虎拿起一个递过来,乐乐咬了口,果肉软糯,甜而不腻,还带着股山野的清劲。
正说着,王爷爷提着竹篮来了,里面是刚拔的青萝卜,带着湿润的泥土,叶子还泛着绿:“菜畦里的萝卜熟了,脆得能咬出汁,做萝卜新米年糕正好!”他说着就拿起一个萝卜擦干净,递给水安,小安咬了一大口,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流:“比苹果还甜!”
陈奶奶早就在厨房忙活起来,把新米磨的粉倒进盆里,加温水揉成团。山里奶奶则坐在小板凳上,把柿饼切碎,还特意留了些完整的果肉:“碎的拌进米粉里,完整的夹在年糕中间,咬到的时候更惊喜。”乐乐和小虎则负责处理萝卜,把萝卜擦成丝,用盐腌出水分,挤干后和腊肉丁一起炒香,咸香里混着萝卜的清甜。
厨房很快飘起了两种香气——一边是柿饼新米年糕的甜香,一边是萝卜腊肉年糕的咸香。小安围着灶台转来转去,一会儿闻闻这个,一会儿嗅嗅那个,急得直问:“什么时候才能吃呀?我都等不及了!”
第一笼柿饼新米年糕刚蒸好,乐乐就切了块递给山里奶奶。老人家咬了口,新米的软糯裹着柿饼的甜霜,舌尖还能尝到果肉的纤维,忍不住点头:“比山里的柿子饼还好吃!”李爷爷也凑过来,尝了块萝卜腊肉年糕,萝卜的脆嫩中和了腊肉的油腻,新米粉的软滑在嘴里散开,连连称赞:“这萝卜年糕,冬天吃暖身又开胃!”
下午,众人一起去菜畦里收萝卜。王爷爷教乐乐辨认萝卜的成熟度,“叶子发黄、根部饱满的最甜,拔的时候要顺着根往下挖,别弄断了。”小虎则拿着竹篮,把拔好的萝卜整齐地码进去,还时不时拿起一个擦干净,递给大家尝鲜。菜畦边的空地上,陈奶奶已经翻好了土,准备种些菠菜,“冬天的菠菜嫩,做菠菜年糕也好吃。”
傍晚,乐乐坐在桌前翻“救命菜笔记”,在柿饼和萝卜旁边画了片菠菜苗,写下:“新米+柿饼=柿饼新米年糕,甜润带霜;新米+萝卜+腊肉=萝卜腊肉年糕,咸鲜脆嫩;约定——冬天收菠菜,做菠菜新米年糕。”
小虎凑过来看,掏出手机给山里奶奶发了张萝卜年糕的照片,很快收到回复:“山里的野核桃晒好了,明天送些过去,做核桃新米年糕!”乐乐看着消息,转头看向窗外——夕阳把菜畦里的萝卜叶染成暖金色,柿饼还在石阶上晒着,风里满是甜香,那些藏在冬日里的约定,正像这灶上温着的年糕,一点点攒着暖,等着酿成更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