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刚爬过了院墙头,金色的光就落在了那口亮闪闪的蒸笼上,把笼屉的纹路照得清清楚楚。王爷爷正蹲在灶台边,往灶膛里添了把干柴,火苗“噼啪”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很快就冒起了细泡,白汽顺着蒸笼缝往上飘,裹着米粉的甜香漫了满院。“第一笼先蒸桂花的!”王爷爷直起身,接过山里奶奶递来的笼布,仔细铺在笼屉里,再把搓好的桂花面团切成方块,一个个码得整整齐齐,金黄的面团上还能看见细碎的桂花,在蒸汽里泛着软润的光。小虎凑在旁边,眼睛盯着蒸笼缝,连呼吸都放轻了:“什么时候能好啊?我都闻到香味了!”
乐乐赶紧翻开“救命菜笔记”,在昨天画的蒸笼旁添了团升腾的白汽,笔下的桂花年糕块透着粉润,旁边标注:“九月初十午后,蒸桂花年糕,水开后中火蒸两刻钟,需盖严笼盖防漏气。”刚写完,就听见张婶的声音从院外传来,她手里提着个小陶罐,罐口还沾着红油:“酸豆角炒好了!等年糕蒸出来,拌着吃正好解腻!”
说着,张婶就把陶罐放在了石桌上,掀开盖子后,酸香混着油香立刻飘了过来。乐乐忍不住探头看了看,罐里的酸豆角裹着碎辣椒,红亮亮的特别诱人,她赶紧在笔记上画了个小陶罐,旁边写着:“张婶炒酸豆角,红油拌味,配甜年糕绝佳。”
这时,灶膛里的火苗更旺了,蒸笼缝里的白汽越来越浓,连院角的桂树都像是罩了层轻纱。王爷爷时不时揭开笼盖边的布角看一眼,点头道:“差不多了,年糕已经发起来了。”小虎立刻踮起脚,伸手就要去掀笼盖,却被山里奶奶拦住:“再等会儿,焖五分钟更软乎。”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李叔手里拿着包新笼布走了进来,笑着说:“刚在镇上碰到小虎爸妈,说他们明天一早就到!”小虎一听,眼睛瞬间就亮了,蹦着说:“那明天就能给爸妈蒸豌豆年糕啦!”乐乐也跟着开心,在笔记上添了个小小的日历,旁边画了两个赶路的小人,标注:“小虎爸妈明日归,待蒸豌豆年糕。”
终于到了焖好的时间,王爷爷小心地掀开笼盖,白汽“呼”地涌了出来,带着浓郁的桂香。蒸笼里的桂花年糕胀得胖乎乎的,粉润的颜色里嵌着金黄的桂花,看着就特别喜人。他用筷子夹起一块放在瓷盘里,递给小虎:“尝尝看,软不软乎?”
小虎吹了吹,咬了一口,甜香瞬间在嘴里散开,还有桂花的清味,他含糊着说:“好吃!比上次吃的还甜!”乐乐也尝了一块,软乎乎的不粘牙,桂花的香和米粉的甜正好,她赶紧在笔记空白处画了块咬了一口的年糕,旁边写着:“蒸笼里蒸出的不只是年糕,是等团圆的甜,是盼人归的暖,每一口都是烟火里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