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的雨总来得急,一场骤雨过后,菜畦里的“救命菜”像是被施了魔法,叶片舒展得愈发宽大,墨绿的叶面上还挂着水珠,风一吹就晃出细碎的光。乐乐刚拎着竹篮摘了半篮菜,准备给王奶奶送去,手机就“叮咚”响了一声,是张姐发来的照片——城里的窗台上,那盆寄去的小苗已冒出四片真叶,旁边摆着个空碗,配文写着:“孩子今天主动喝了菜汤,说比肉还香!”
乐乐笑着回复“再等两周就能摘嫩叶吃了”,刚把手机揣回兜里,就看见村口的快递车停在院门口,快递员抱着个裹得严实的纸箱朝她挥手:“乐乐姑娘,你的快递,是从城里寄来的!”拆开纸箱,里面竟挂着一面红色锦旗,上面绣着“田园送菜解民忧,善意跨越城乡路”,落款是“张姐携子敬赠”,旁边还放着个密封盒,装着孩子画的画——歪歪扭扭的绿菜叶旁,画着两个牵手的小人,一个在田园,一个在都市。
她正捧着锦旗笑,李叔扛着锄头路过,老远就喊:“乐乐,快来看!我家菜畦的‘救命菜’能摘了!”跟着李叔走到他家菜畦,只见翠绿的菜株挨挨挤挤,李叔随手摘了一把递给她:“婶子说晚上做菜饼,你一定要来尝尝!”说话间,婶子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煮好的玉米:“知道你爱啃甜玉米,特意给你留了几根,就当谢你这菜种,我家小孙子现在顿顿都要吃‘救命菜’拌豆腐。”
正说着,小宇骑着自行车赶来,车筐里放着个笔记本:“姐,学校农场社团的‘救命菜’长得可好了!老师让我问问你,能不能写篇种植心得,他们想贴在校园公告栏里,让更多同学知道‘救命菜’的故事!”乐乐接过笔记本,指尖划过封面,忽然想起“救命菜笔记”里的一页页记录——从最初的菜种,到邻里的互助,再到都市的反馈,每一笔都是善意的流转。
傍晚时分,乐乐坐在菜畦边,把张姐的锦旗挂在院墙上,又翻开“救命菜笔记”,在新的一页写下:“芒种菜盛,锦旗寄情,校园求文传故事,邻里共享丰收味。”她抬头望着天边的晚霞,看着菜畦里随风摆动的“救命菜”,忽然觉得,这株小小的蔬菜,早已不是普通的作物——它是都市人对田园的向往,是乡村邻里的温情,更是跨越距离的信任与守护,而这份来自田园的善意,还会在更多人的生活里,继续生长、传递。
刚把笔记合起,院门外又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王奶奶端着个瓷碗走来,碗里盛着亮晶晶的凉拌“救命菜”。“丫头,你尝尝奶奶这手艺,放了点香油和蒜末,比炒着吃更爽口。”王奶奶坐在乐乐身边,指着菜畦感慨,“以前总觉得种菜就是为了填肚子,没想到这菜还能帮着城里孩子吃饭香,连锦旗都送来了,真是件稀罕又暖心的事。”
乐乐夹起一筷子凉拌菜,脆嫩的口感里带着清香,心里满是踏实。这时手机又亮了,是小林发来的消息,说她把张姐家孩子喝菜汤的事告诉了小区里其他家长,好几个有挑食孩子的家庭都来问“救命菜”种子,还说想等周末组团来村里看看菜畦。
乐乐笑着回复“随时欢迎”,转头看见墙上的锦旗在晚霞里泛着暖光,又拿起笔记添了一行:“邻里赠菜显温情,都市组团盼来访,田园善意引共鸣。”晚风拂过菜畦,叶片轻轻作响,像是在回应这份热闹——它知道,这株能“救命”的菜,正把田园的生机与温暖,一点点织进更多人的生活里,让都市与乡村的联结,愈发紧密。